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章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1.《汉谟拉比法典》刻于一根黑柱之上(下图),柱子上方浮雕体现了( )A.母子关系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君授神权 D.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2.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A.火的使用 B.直立行走 C.使用工具 D.集体协作3.人们“既知其父,又知其母”是在( )A.父系氏族时期 B.母系氏族时期 C.原始社会时期 D.人类形成初期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的意思是( )A.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B.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D.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5.下图中的金字塔的主人是( )A.胡夫 B.图坦哈蒙 C.特雷奥帕特拉 D.哈佛拉6.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印度 D.古埃及7.下边这尊雕塑与下列哪一城市的起源有关( )A.开罗 B.伦敦 C.罗马 D.斯巴达8.世界最早出现奴隶制国家的地区是( )A.长江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母系氏族社会以农耕生产为主B.厄瑞斯特的传说,反映的是母系社会的情况C.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D.父系社会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10.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是在(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4世纪 C.公元前2世纪 D.公元5世纪11.“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自( )A.《民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12.侵入古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A.达罗毗荼人 B.雅利安人 C.日耳曼人 D.苏美尔人13.不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生产活动的是( )A.农耕 B.采集 C.狩猎 D.捕鱼14.下图中弯月形状的地带被称为“新月沃地”,在这里诞生的文明古国是( )A.中国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15.我们辨别世界三大人种的依据是( )A.智力发展水平 B.人的眼睛的颜色 C.生活的地理位置 D.人的体貌特征16.汉谟拉比制定法典是为了(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扩大疆域 C.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D.做到民主公正17.为夺取地中海霸权同罗马进行了三次战争的国家是( )A.俄国 B.迦太基 C.波斯 D.斯巴达18.西欧奴隶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A.罗马帝国分裂 B.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C.恺撒遇刺 D.西罗马帝国灭亡19.古代印度、巴比伦、埃及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A.都地处大河流域 B.都较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都位于亚洲 D.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20.在古代雅典公民家庭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必须学习的是( )A.格斗 B.跑步 C.角斗 D.演奏乐器21.下列不属于两河流域居民的是( )①苏美尔人②希伯来人③印第安人④阿卡德人⑤雅利安人A.①③ B.②③ C.③⑤ D.①④⑤22.空中花园的建成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 )A.美尼斯 B.汉谟拉比 C.尼布甲尼撒二世 D.图坦哈蒙23.“新月沃地”位于(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长江流域24.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和迦太基进行了长期的战争B.476年东罗马帝国灭亡C.到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D.罗马帝国开始的约200年时间史称“罗马和平”时期25.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要想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你会选择去( )A.埃及 B.印度 C.斯巴达 D.雅典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20分)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一般提案,则举手表决;有关选举或放逐事宜,就采取抽签或投票方法解决。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2)这个城邦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什么?(3)这个城邦在谁统治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鼎盛?(4)材料中提到的民主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有关系吗?什么关系?(5)谈谈你对材料中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看法,并说说你的理由。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古代西方人称A国为塞里斯国,意思为丝国。罗马著名学者普林尼在他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自然史》中记载“塞里斯林中,多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请回答:(1)材料中的A国指的是哪个国家?(2)《自然史》中的描述哪里出现了错误?(3)当时东西方之间出现了一条通道叫什么?(4)下图中的两个人和罗马的历史有着怎样的关系?28.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种姓制度在印度的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在事实上却未被消灭。材料二:《印度快报》曾报道: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男女,由于恋爱,竟被家人吊死。请回答:(1)种姓制度形成的时间 (2)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分成了哪几个等级 他们分别由什么人组成 (3)种姓制度的形成对印度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