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34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34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地表是高低起伏
地图是平面的

怎么绘制的?
等高线地形图
2.2 地形图的判读
内容
概要
01 课标解读
02 自学提纲
03 讲授新课
04 本课小结
05 巩固练习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课标解读
自学提纲
自学要求:1.找答案。2.标问题。3.圈关键词。4.秒记。
垂直
垂直
海拔相同
增大
低处
高处
重叠
陡峭
和缓
500
和缓
500
陡峭
500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等高距?等高线?
(2)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等高线地形图
1、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海拔
某地点高出另一低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甲:15 00米
乙:500 米
甲-乙=1000米
学以致用
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上海拔最低的等高线是哪条 其海拔是 米。
2.图上海拔最高的等高线是哪条 其海拔是 米。
3.该图的等高距是 米。
4.A、B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5.B、C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1100
200
100
550
0
等高线地形图
学以致用
等高线 。
陡坡
缓坡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笔记1: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爬山省时,适合冒险;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爬山省力且安全。
等高线地形图
A.1:10万 B.1:20万   
C.1:30万    D.1:40万
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陡的示意图是
A
挑战一下
笔记2:等高距相同时,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口诀:“小缓大陡”)
《精编》第7题。
等高线地形图
2.判读等高线地形部位
等高线地形图
观看视频,说出五种地形部位的名称和特点。
 说出五种地形部位的名称和特点。
笔记3:(1)山顶:中部高四周低。
(2)洼地:中部低四周高。
等高线地形图
山 脊
山 谷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凸低为脊)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凸高为谷)
不可能发育成河流、可开凿隧道
可发育成河流,可架设桥梁
笔记3:(易错常考)
等高线地形图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300
400
200
300
200
400
学以致用:判断下图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哪个?流向是怎样的?
等高线地形图
鞍 部
相邻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两组闭合等高线中间部位。
山谷的最高处是鞍部
笔记3:
等高线地形图
陡崖(悬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
笔记3:
 说出五种地形部位的名称和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
以下地形图分别表示哪种地形部位?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S
等高线地形图
F
A : B : C:
D : E: F:
(AB处填缓坡还是陡坡。)
陡坡
缓坡
鞍部
山谷
陡崖
山脊
判断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
等高线地形图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读出海洋的深浅)
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等高线地形图
什么是等深线?(模仿等高线的含义)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说明各种颜色表示的海拔范围
400
300
200
400
300
200
500
1. 对比两张图片,说出其不同点。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如何绘制?
在0~200m 之间涂上绿色,表示平原,颜色越绿表示海拔越低
在200~500m 之间涂上黄色
表示低山、丘陵
在500~2000m之间涂上棕色
表示 高山、高原
在2000~5000m 之间涂上棕褐色
表示更高的高山、高原
分层设色地形图
3.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上怎么识别呢?有什么特点?
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高度
地表起伏程度
等高线 特征
4.据图总结五种地形类型的等高线特征
中间疏四周密
密集
稀疏
中间疏四周密
稀疏平直
500m以上
500m以上
500米以下
0-200m
外部较陡,内部和缓
地形起伏较大
坡度较缓
内部和缓边缘陡峭
平坦广阔
无特定
海拔范围
分层设色地形图
5.什么是地形剖面图?它是怎么绘制出来的?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中国沿36°N地形剖面图
澳大利亚地形剖面图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2.建立剖面图坐标系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6.地形剖面图是怎么绘制出来的?
分层设色地形图
本课小结
下图是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大约
是( )
A.600m
B.800m
C.1200m
D.1800m
2.B处所示地形是( )
A.盆地 B.山地 C.平原 D.高原
3.土地平坦开阔易开发,最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经济发达地区的是( )
A.E地 B.A地 C.B地 D.C地
课堂训练
A
A
D
巩固练习
青檀树皮是制作宣纸的优质原料,檀皮的晒场主要位于地势较高、坡度较陡的朝南山坡上。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示意宣纸原产地某区域的位置。 完成下面小题。
4.青弋江的流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5.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晒制檀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为了保护和传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的措施是( )
①机械代替手工②健全保护机制③培养专业人才④加强宣传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B
B
课堂训练
巩固练习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丁点所处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盆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8.关于图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点可以看到瀑布景观
B.甲点在丁点的西北方向
C.A、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为192米
D.丙点所处的山体部位是鞍部
B
D
课堂训练
巩固练习
以下备用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等高线
等深线
-300m
-300m


绘制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B
E
D
A
F
C
提示: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路线,如果是轻松的徒步之旅,选择缓坡前行,如果为了刺激挑战,选择陡坡。
备用1
25.(10分)图6、图7分别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1)图6中甲乙丙三处坡度最大的是_______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图6中A处,是_______(填山谷或山脊)。(2分)
(3)图6、图7均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定向法。(2分)
(4)若两图的图幅大小相同,那么哪幅地图实际范围更大(填图6或图7)?为什么?(3分)
图6
图7
0 20 40km
0 10 20km
100
300
500
700
500
100
300
500
500
700
600
A
800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
山谷
指向标
图6,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
备用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