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1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备战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精讲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3第1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备战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精讲课件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材概览】
必修3《政治与法治》: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主线,讲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奠定学生政治立场与法治思维的基础。
党的
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
治国
根本保证
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三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坚实基础
坚实基础
坚强保障
坚强保障
【教材概览】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三者统一)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1.为什么
2.怎么办
第1、2课
第3课
1.我国的国家性质
第4课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5课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6课
1.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法治中国建设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教材体系
(1)历史人民选择
(2)党的先进性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人民民主专政
人大制度
基本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政府、社会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第一单元知识体系:
党的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的先进性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近代中国国情与主要矛盾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坚持党的领导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全面领导
从严治党
执政方式
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党员先锋模范
性质和宗旨
根本立场
执政理念
执政合法性
执政科学性
具体要求
为什么
怎么做
【体系构建 思维导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4)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三种方案及其结果
中国
共产党领导
人民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改革开放的开启标志
(2)改革开放的地位
(3)改革开放的目的
(4)改革开放的意义
(1)新时代的地位
(2)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3)新时代的内涵
(4)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历史任务
决定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历史意义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
(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近代中国
基本国情
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
两大历史任务
决定
决定
决定
(政治: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经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二、考点梳理: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1、农民、地主、资产阶级
结果:未能改变国家的社会性质和人民命运
2、中国共产党
结果:建立新中国
各种力量的努力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
(1)是什么
(2)造成原因
(3)重要性:
丧失了部分主权
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没落
外因:帝国主义的入侵
-----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帝国主义VS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2、各种政治力量及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861-1891
洋务运动
1898.6.11
戊戌变法(103天)
1899-1900
义和团运动
1901-1911
清末新政
1912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
自强运动,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爱国救亡运动,政治改革,思想启蒙
"扶清灭洋"的农民运动
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工人阶级
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
失败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代表、主张、结果)
第一种方案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第二种方案
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三种方案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结果:被推翻,被抛弃!
不认可,无法实现!
人民拥护,实现!
思考:请说说以上三种方案的成功失败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符合国情、
社会发展规律、人民根本利益
没有认清国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
不能团结朋友打击敌人,没有发动群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共产党诞生
①产生条件: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意义:
(1)推翻三(帝、封、官僚资本主义)座大山
--3个彻底结束了:“双半社会”、极少数统治广大人民、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历史,
---彻底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2)实现了: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伟大飞跃,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主人
3、中国共产党诞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②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
③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考点梳理:
考点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
建立新中国
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
改革开放
新时代成就
站起来
强起来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富起来
---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P9
----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P12
---创造了
根本社会条件
----提供了(P14)
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贡献(1949--1978)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6年
土改完成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五计划开始
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第一部宪法颁布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恢复经济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
1978年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949-1952年,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国民经济
(2)1953-1956年: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一化三改”
②民主政治建设新成就: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标志(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1956-1978)
(1)主题: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都有很大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3)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结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P9
(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贡献(1978--2017)
1、改革开放的目的:
(1)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改革开放的成就(还要结合必修一)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小结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P12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贡献(2017---)
1、科学内涵(新在哪里)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是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是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三个意味着
(1)对
中华民族:
(2)对科学社会主义:
(3)对其他国家和民族:
从站-富—强的伟大飞跃…
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特社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奋斗目标
历史脉络
国际地位
关键词:1推进中特、2建设强国、3共同富裕、4民族复兴、5为人类做更大贡献
【拓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时间顺序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贡献(2017---)
3、进入新时代的标志: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VS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小结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P14)
中国共产在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贡献:
1840年
鸦片战争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至今
1978年
改革开放
2017年党的十九大
1919五四运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小结: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
建立新中国
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
改革开放
新时代成就
站起来
强起来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富起来
---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P9
----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P12
---创造了
根本社会条件
----提供了(P14)
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结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是历史的选择,
是人民的选择,
是正确的选择。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1、近代中国的国情、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背诵)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易错熟悉)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意义(易错熟悉)
4、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贡献(背诵)
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初心和使命(背诵)
本课必备知识:要求:理解、背诵并能默写
THANK YOU钱小琳中学思政骨干教师提升高层次名师工作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