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背手册06: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清(常用字词+常见意象+常用典故+语言风格+思想情感)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北京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记背手册06: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清(常用字词+常见意象+常用典故+语言风格+思想情感)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北京专用)

资源简介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记背手册06
(常用字词+常见意象+常用典故+语言风格+思想情感)
清单一 常用字词
01.不得
用在动词后,意思是“不能够”+(动词)。
【例句】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02.不遑
无暇,没有闲暇。如《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03.不那
同“不奈”,即无奈。
【例句】晴烟漠漠柳毵毵(读sānsān,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离别》)
04.处
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
【例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05.等闲
(1)平常。
【例句】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张谓《湖上对酒行》)
(2)随便。
【例句】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3)无端,平白地。
【例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再
【例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
06.风流
(1)风俗教化。
【例句】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2)遗风。
【例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风度。
【例句】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07.合
(1)应当,应该。
【例句】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2)配合,匹配。
【例句】文王初载,天作之合。(《诗经·大雅·大明》)
08.会
应当。
【例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09.浑
简直,几乎。
【例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0.将
(1)助词,加在动词后,无实义。
【例句】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白居易《长恨歌》)
(2)读qiāng,意思是“请”。
【例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将进酒》)
11.可堪
哪堪,怎堪。
【例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李商隐《春日寄怀》)再
【例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可怜
(1)值得怜悯,哀怜。
【例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可惜。
【例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可叹。
【例句】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4)可爱。
【例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可羡。
【例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3.肯
(1)愿,愿意。
【例句】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2)表示反问,岂肯。
【例句】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杨万里《野菊》)
14.阑干
(1)纵横或横斜的样子。
【例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栏杆。
【例句】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三)》)
15.来
语气词,表祈使、劝勉,略等于“吧”“啦”。
【例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漫
莫,不要。
【例句】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罗隐《始皇陵》)
17.那堪
哪能忍受。
【例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8.弄
(1)用手把玩,戏耍。
【例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2)玩赏。
【例句】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李白《别山僧》)
(3)妆饰。
【例句】弄姿帷房之里,从容顾眄。(《与嵇茂齐书》)
19.傍
旁边。
【例句】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
20.凭
请,请求。
【例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再
【例句】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杜牧《赠猎骑》)
21.其
(1)句中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例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助词,用在单音节形容词或象声词之前,起加强形容、状态的作用。
【例句】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22.却
(1)退,退回。
【例句】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白居易《琵琶行》)
(2)副词,还,再。
【例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3.忍
岂忍,怎忍,不忍心。
【例句】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宋祁《落花》)
24.杀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例句】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孙元晏《晋·卫玠》)
25.煞
副词,极,很。
【例句】为别后、相思煞。(柳永《迎春乐》)
26.生
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例句】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
27.无
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否”。
【例句】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白居易《山中五绝句·岭上云》)
28.无端
无因,无缘无故。
【例句】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苏轼《红梅》)
29.无赖
(1)调皮可爱。同“亡赖”。
【例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再
【例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2)无才,无能。
【例句】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史记·高祖本纪》)
(3)撒泼放刁,蛮不讲理。
【例句】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黄宗羲《柳敬亭传》)
(4)无奈。
【例句】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杜甫《绝句漫兴》)
30.无那
无奈。
【例句】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杜甫《奉寄高常侍》)再
【例句】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
31.些
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例句】东邻蚕种已生些。(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32.言
句首语气助词,无实义。
【例句】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王维《青溪》)
33.伊
句中语气助词,无实义。
【例句】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张九龄《感遇》)
34.争
怎,怎么。
【例句】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胡曾《咏史诗·细柳营》)
35.坐
(1)由于,因为。
【例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再
【例句】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2)因犯……罪。
【例句】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汉书·龚遂传》)
36.安 
①怎么、哪里。
【例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
②安逸、安乐。
【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安稳、安定。
【例句】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养。
【例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⑤何处,哪里。
【例句】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37.案
①文书、案卷。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②几案、矮长桌。
【例句】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蒲松龄《劳山道士》)
③同“按”,按着。
【例句】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王充《订鬼》)
38.把
持着、端着、拿着。
【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9.比
①靠近、挨着。
【例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表比较。
【例句】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及、等到。
【例句】莫邪子名赤,比后壮。(干宝《干将莫邪》)
40.别
另外。
【例句】别有深恩酬不得,向君歌舞背君啼。(毛先舒《吴宫词》)
41.才
①仅仅、刚刚。
【例句】初极狭,才通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才能。
【例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司马光《孙权劝学》)
42.彻
①尽。
【例句】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通达,这里引申为思想的改变。
【例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愚公移山》)
43.诚
①确实、的确。
【例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诚心。
【例句】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愚公移山》)
③表假设,假如。
【例句】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司马光《祖逖北伐》)
44.辞
①告别。
【例句】停数日,辞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推辞、不接受。
【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司马光《孙权劝学》)
③言辞。
【例句】未尝稍降辞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5.从
①采纳、听从、顺从。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②跟随。
【例句】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柳宗元《小石潭记》)
清单二 常见意象
一、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市井(城市)常表现繁荣热闹、富贵美好。
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青鸟、鱼、鹧鸪:多表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早莺: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草木: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飞蓬、枯草:随风飘飞、居无定所。
烂柯:喻离家时间之长。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或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李璟《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东风:旷达、欢愉、希望。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夕阳(斜阳、落日):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或表达清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草莺:融合骀荡的春意。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寒蝉:悲凉、哀怨。
燕子:因结伴而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雁:候鸟,故有思乡之情,乡愁的代表。
蝴蝶:夫妻梦幻、空虚惆怅、理想幻灭、宁静安谧生活环境。凤凰生命、重生、吉祥。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兰高洁。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珍珠:洁净、美丽、无瑕。
玉:高洁、脱俗、尊贵美好。
杨花:飘零之意。郑谷《淮上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松: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愁苦。
露:人生短促、生命的易逝。
霜:人生易老、环境恶劣、路途坎坷。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黄昏:孤寂、感伤、悲愁、落寞、惆怅。
烟雾:情感朦胧、前途渺茫、理想幻灭。
春秋季:对生命的困惑和悲哀、内心的不宁、感伤和新鲜感。
二、伤春、作别诗常用意象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能到辽西。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温庭筠《菩萨蛮》:赖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月相辉映。
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落花(落红、残红):“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舟、湖、长汀、霸陵(桥)、镜、灯(烛、蜡、炬):多表达离愁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欧阳修“古屋醉吟灯艳艳,画廊愁听雨潇潇。”
孤帆:伶仃、漂泊。
孤舟:孤寂、飘零。
三、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
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鹂: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曾几《山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空山: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王维的《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杨柳(垂柳、柳枝、柳):表怨别、伤感、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江枫:游子思乡、羁旅之思。
枫叶:愁思、悲凉。
青苔:田园之景、寂寥之情、沧桑之变。
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荷:高洁、雅致、宁静等。
残荷:衰败、对逝去光阴的叹惋,生活环境破败。
杏花:梦幻理想、热烈奔放、春残留恋、追求爱情。
桃花:明净喜悦、清新明朗。
春山:渲染静寂的环境。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云: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白云:望云思友。
孤云:孤独、游子、漂泊。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白鹭: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鸡狗: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鱼:自由、惬意。
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细雨:写环境的宁静、恬淡。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勃勃、潜移默化式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污秽的力量。
梅雨:悠悠愁绪。
春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
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山村(渔村):归隐、厌俗、田野风光、淳朴美好,安逸。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四、羁旅、行役诗常用意象
月亮(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嫦娥):对月思亲思乡,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杜鹃(子规):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猿啼: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蟋蟀:惆怅。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流水:多表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风、烟、霜:多表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人生易老、环境恶劣、人生坎坷等。《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
孤雁:孤独、思亲、思乡、音信消息。
红豆: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江枫:游子思乡、羁旅之思。
日暮: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落日:表现迟暮的老年。或优美、恬淡、雄壮、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高楼: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茅店: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白云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吹笛、吹箫、吹笙:多表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月楼”。
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捣衣:捣衣有时是为了给远行之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风送砧声,凄冷的砧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築声催”。
五、咏史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柳营:指军营。温庭筠《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登楼、凭栏多表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和激情。《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清单三 常用典故
1.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
《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
《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5.鸿雁:
《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谎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6.尺素: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7.青鸾:
《山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 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9.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0.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表现高雅、疏淡、飘逸的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1.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2.劳歌: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3.长亭:
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4.南浦:
“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屈原《九哥 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15.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李贺《南园十三首 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16.柳岸: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7.风骚:
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8.雕虫:
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李贺《南园十三首》“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雕虫,诗中的意思是说吟诗作赋是没有什么大用的技艺。
19.鸿鹄 :
《史记 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鸿鹄飞得很高,后来就以“鸿鹄”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20.杜鹃:
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1.鹧鸪:
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喻旅途艰险、离愁别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这种鸟生在南方,所以在古代诗人看来,它的叫声更让南来的北方人伤心。白居易的《山鹧鸪》诗说它“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张咏的《闻鹧鸪》诗说“画中曾见曲中闻,不是伤情即断魂。北客南来心未稳,数声相应在前村。”
22.黍离:
《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
23.桑榆:
《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4.商女: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5.杜康:
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6.瑟瑟:
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27.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28.鸡黍:
《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9.染指:
典出《左传》: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公子宋,郑国贵戚)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后用以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
30.掣肘:
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吕氏春秋》中有个故事说:两名书记官在作记录时,他们的主人宓子贱不断地拉扯摇晃他们的手臂,结果写不好字,主人反倒大发其火,把他们打发走了。元朝萨都剌《登歌风台》诗:“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31.方寸:
方寸是一个汉语词汇,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心烦意乱,没有主见谓之方寸已乱。语出列御寇《列子 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32.捉刀:
捉刀人:指拿着笔的旁侍。古代的侍从,有专门的刀笔隶,所以,这里的“刀”为修改竹木简错字的小型工具,和笔的作用类似。比喻替别人代笔写文章的人。典出《世说新语》: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33.下榻:
典出《后汉书 陈藩列传》:东汉陈蕃,为人正直,对有才能的人非常重视。南昌徐稚,品德好,学问深,很有名望。徐稚来时,陈蕃热情相待,并在家里专门为他设了一张榻(相当现在的床)。徐稚一来,就把榻放下来,让徐稚住宿,以便作长夜之谈;徐稚一走,这张榻就悬挂起来。这样,人们就把陈蕃的这一做法称为“下榻”,后人就把留客住宿叫做“下榻”。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唐 刘长卿 《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34.春秋:
典出《诗经 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35.梨园:
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36.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此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7.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此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 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38.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抬起脚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此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39.还珠:
古时合浦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40.青眼:
相传三国魏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41.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 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42.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43.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44.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45.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46.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47.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后人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8.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49.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50.问鼎:
《左传》:“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晋书 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51.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52.逐鹿:
《汉书 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53.击楫:
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 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 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54.娥眉(蛾眉): 
美女,高尚的德行。
55.青青子衿:
出自《诗经 郑风》,“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后用在诗词中,指代有才能的人。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6.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57.碧血: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58.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59.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 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60.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 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61.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经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62.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63.南冠:
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李白《流夜郎闻酺不预》:“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64.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65.彭祖:
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66.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沁园春 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 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67.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三国志 武帝纪》。
68.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69.献芹:
《列子》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70.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诸候盟,谁执牛耳?”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71.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含贬意。《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72.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73.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74.精卫:
古代神话。典出《山海经》,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75.鸡口牛后:
《战国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76.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77.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78.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 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79.人杰:
典出《史记 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80.仁人:
典出《论语 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81.传人:
典出《荀子》,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82.玉成:
比喻为人成全好事。《水浒传》:“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幸甚。”
83.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84.璧还:
敬词,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85.方家:
典出《庄子》,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86.等身:
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87.西席:
古人席次尚右,右为宾师之位,居西而面东,故西席(西宾)代指旧时家塾教师或幕友。《红楼梦》第二回:“知他正要请一西席,教训女儿。”。
88.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89.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
90.洗耳:
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许由听到尧让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临水洗耳。后遂以“洗耳、许由洗耳”等表示以接触尘俗的东西为耻辱,心性旷达于物外。李白《山人劝酒》诗:“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又《笑歌行》:“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91.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92.抱璞:
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典出《韩非子 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献璞玉于厉王 ,玉工说:“石也。” 厉王以和为诳,断其左足。武王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泣于楚山之下,泪尽继之以血。文王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郁达夫《杂感》:“俊逸灵奇宰相才,卞和抱璞古今哀。
93.班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4.螟蛉: 
《诗经》:“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清单四 语言风格
1.豪迈雄奇。此类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强烈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八月塞外飞雪的奇观,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颇为豪迈雄奇。
2.悲壮慷慨。此类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语出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其中,巧妙使用动词能取得独特的效果。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穿”“拍”“卷”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4.绚丽飘逸。诗歌辞藻华丽,色彩繁多,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具有绚丽飘逸的特点。
5.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顿挫,一般为音节、音韵有节奏,有力量。
杜甫的《登高》和《蜀相》二诗,就是沉郁顿挫的典型代表。
6.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7.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语言非常朴素自然,而蕴含了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的意蕴。
8.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9.通俗明快。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语言明白而流畅,往往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
10.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11.含蓄委婉。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人要考试了,怕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清单五 思想情感
【思想情感分类1】
1.咏史怀古诗:
(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
(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
(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
(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
(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
(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
(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
(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
(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思想情感总结1】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思想情感分类2】
1.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岁暮》。
2.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的《涉江》。
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4.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锡的《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的《雨霖铃》。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思想情感总结2】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