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三大题型】【人教版2024】【题型1 噪声的来源、强弱等级和危害】 2【题型2 噪声的控制】 4【题型3 综合实验探究】 6知识点1: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如:家庭装修时电钻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2.噪声的来源(1)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2)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3)社会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4)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要点诠释:噪声和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3.噪声的强弱等级(1)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一些声音的声级和人们相应的主观感觉声音 声级/dB 主观感觉风吹落叶沙沙声 10 极静睡眠的理想环境 20-30 安静阅览室、办公室 40-50 较静一般说话 60大声说话 70 较吵繁华街道的喧哗 80汽车鸣笛 90 很吵摇滚音乐会 100电锯工作 110 震耳飞机起飞 120 感到疼痛喷气式飞机起飞、火箭起飞 140-150 无法忍受、永久性耳聋4.噪声的危害(1)>90dB,会破坏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2)>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3)>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题型1 噪声的来源、强弱等级和危害】【例1】某小区安装了一种噪声监测仪,某时刻监测仪的显示屏如图所示,其中“48 dB”表示的是此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时环境的声音是否超标 简述你判断的理由。 【变式1-1】(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 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 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 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 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变式1-2】(2023北京怀柔期末)下列情境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演出时,音乐厅中的演奏声B.晨读时,教室里的读书声C.进行典礼时,报告厅中的演讲声D.午夜时,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变式1-3】(2023·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知识点2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控制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货架一些消声装置;如: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或摩托车排气管处加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传输的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如: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3.在接收处控制噪声:阻止噪声进入人耳。戴防噪声耳塞、耳罩、防声头盔,或用手指塞住耳朵等。要点诠释:(1)噪声往往只能减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为在一些生产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噪声的。(2)噪声的减弱我们常常采取“隔”、“吸”和“消”的方法。如隔声墙、剧场墙上的吸音小孔、机器减震等。【题型2 噪声的控制】【例2】(23四川成都)如图是公安部门实弹射击训练现场的照片。为了保护现场训练人员的听力以及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采用了许多减弱噪声的措施,其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枪筒上安装消声器 B.配备专业的降噪耳机C.每个隔间安装玻璃板 D.训练场周围装上隔音墙【变式2-1】(23·四川成都)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B.图乙: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图丙: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图丁: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变式2-2】(2023·东营)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 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变式2-3】(2023·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题型3 综合实验探究】【例3】(2021山西晋中榆次)近几年,一些城市的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小明发现汽车经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通过路面产生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如表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的同一辆汽车通过不同路面产生噪声的实验数据:实验 次数 车速/ (km·h-1) 水泥路 面噪声 沥青路 面噪声1 72 85.4 78.52 108 92.6 80.6(1)汽车速度72 km/h= m/s。表中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写出噪声的单位,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汽车通过路面产生的噪声除了与路面材料有关外,还与 有关。可以得出的结论分别是 ① ; ② 。 (3)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通过路面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 有关。(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变式3-1】(2022·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八年级期末)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1)他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依然能分辨出闹铃的声音,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___(填声音的一种特性),同时也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不传声;(2)小刚将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声音能够_________,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与以下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字母)的控制噪声方法相同。A.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射击运动员戴上耳罩C.公路旁安装“隔音板”【变式3-2】(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如图甲图所示,速度______km/h;由乙表可知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2)学校门口立着如图丙所示的标志牌,它的作用是提醒司机,所驾驶车辆的速度不允许超过________;如图丁的含义为________,目的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3)测圆的直径如图戊所示,读数是________cm;(4)他把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他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己所示,纸带环绕了圈。则纸带的厚度是________(用、、表示)。【变式3-3】(22-23八年级上·河南商丘·期中)奶奶爱听戏,小明为目不识丁的老奶奶新买了一台如图甲所示的听戏机,可是奶奶听一段戏后,不知道怎么关掉听戏机,于是老奶奶把播放的听戏机盖到被窝里,可是还能听到声音;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干脆在耳朵里塞了团棉花。小明听说这件事后用如图乙、丙在学校做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1)老奶奶把正在播放的听戏机盖到被窝里之后,听到的声音变小了,奶奶采用的方法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耳朵里塞了团棉花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2)如图乙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3)如图丙所示,小明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直到基本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于是他得出了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 ;(4)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并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选填“实验验证”“推理假设”或“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三大题型】【人教版2024】【题型1 噪声的来源、强弱等级和危害】 2【题型2 噪声的控制】 4【题型3 综合实验探究】 6知识点1: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如:家庭装修时电钻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2.噪声的来源(1)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2)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3)社会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4)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要点诠释:噪声和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3.噪声的强弱等级(1)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一些声音的声级和人们相应的主观感觉声音 声级/dB 主观感觉风吹落叶沙沙声 10 极静睡眠的理想环境 20-30 安静阅览室、办公室 40-50 较静一般说话 60大声说话 70 较吵繁华街道的喧哗 80汽车鸣笛 90 很吵摇滚音乐会 100电锯工作 110 震耳飞机起飞 120 感到疼痛喷气式飞机起飞、火箭起飞 140-150 无法忍受、永久性耳聋4.噪声的危害(1)>90dB,会破坏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2)>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3)>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题型1 噪声的来源、强弱等级和危害】【例1】某小区安装了一种噪声监测仪,某时刻监测仪的显示屏如图所示,其中“48 dB”表示的是此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时环境的声音是否超标 简述你判断的理由。 【答案】响度 见解析【解析】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测的是此时环境声音的响度。星期六22时36分,多数人已经开始休息和睡眠,此时环境的噪声为48 dB,小于50 dB,能保证人们休息和睡眠,故此时环境的声音不超标。【变式1-1】(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 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 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 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 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答案】A。【解析】AB.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分贝(dB)是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故A正确,B错误;C.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2048Hz的音不属于次声波,故C错误;D.声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048Hz的声音音调更高,故D错误。故选A。【变式1-2】(2023北京怀柔期末)下列情境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演出时,音乐厅中的演奏声B.晨读时,教室里的读书声C.进行典礼时,报告厅中的演讲声D.午夜时,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答案】D。【解析】D 从环保角度来看,演出时音乐厅中的演奏声、晨读时教室里的读书声、进行典礼时报告厅中的演讲声都没有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属于噪声;午夜时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妨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属于噪声。【变式1-3】(2023·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答案】D。【解析】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2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控制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货架一些消声装置;如: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或摩托车排气管处加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传输的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如: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3.在接收处控制噪声:阻止噪声进入人耳。戴防噪声耳塞、耳罩、防声头盔,或用手指塞住耳朵等。要点诠释:(1)噪声往往只能减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为在一些生产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噪声的。(2)噪声的减弱我们常常采取“隔”、“吸”和“消”的方法。如隔声墙、剧场墙上的吸音小孔、机器减震等。【题型2 噪声的控制】【例2】(23四川成都)如图是公安部门实弹射击训练现场的照片。为了保护现场训练人员的听力以及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采用了许多减弱噪声的措施,其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枪筒上安装消声器 B.配备专业的降噪耳机C.每个隔间安装玻璃板 D.训练场周围装上隔音墙【答案】A【详解】A.枪筒上安装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配备专业的降噪耳机,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D.每个隔间安装玻璃板与训练场周围装上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2-1】(23·四川成都)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B.图乙: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图丙: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图丁: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答案】C【详解】A.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小提琴发声时的音色与其它乐器不同,故A错误;B.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出减弱噪声,故B错误;C.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正确;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而不是次声波,故D错误。故选C。【变式2-2】(2023·东营)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 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答案】B。【解析】ACD.安装消声器、建筑工地停工和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CD不符合题意;B.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2-3】(2023·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中考考场很安静,若监考的老师穿硬底鞋,则鞋底敲碰地面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声音,为避免影响考生答题,监考时规定老师不能穿硬底鞋,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型3 综合实验探究】【例3】(2021山西晋中榆次)近几年,一些城市的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小明发现汽车经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通过路面产生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如表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的同一辆汽车通过不同路面产生噪声的实验数据:实验 次数 车速/ (km·h-1) 水泥路 面噪声 沥青路 面噪声1 72 85.4 78.52 108 92.6 80.6(1)汽车速度72 km/h= m/s。表中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写出噪声的单位,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汽车通过路面产生的噪声除了与路面材料有关外,还与 有关。可以得出的结论分别是 ① ; ② 。 (3)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通过路面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 有关。(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变式3-1】(2022·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八年级期末)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1)他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依然能分辨出闹铃的声音,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___(填声音的一种特性),同时也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不传声;(2)小刚将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声音能够_________,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与以下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字母)的控制噪声方法相同。A.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射击运动员戴上耳罩C.公路旁安装“隔音板”【答案】 音色 信息 真空 液体能够传声 B【解析】(1)[1][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依然能分辨出闹铃的声音,这是在描述声音的音色,同时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3]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声音变小,指声音的响度小;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2)[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这说明了水能够传播声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能够传声。[5]小刚同学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属于在人耳处减弱了噪声。A.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射击运动员戴上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公路旁安装“隔音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3-2】(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如图甲图所示,速度______km/h;由乙表可知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2)学校门口立着如图丙所示的标志牌,它的作用是提醒司机,所驾驶车辆的速度不允许超过________;如图丁的含义为________,目的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3)测圆的直径如图戊所示,读数是________cm;(4)他把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他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己所示,纸带环绕了圈。则纸带的厚度是________(用、、表示)。【答案】 140 32 40km/h 禁止鸣笛 声源处 1.55 【解析】(1)[1]由图甲得,速度仪的分度值为20km/h,此时车的速度为140km/h。[2]秒表中,小盘的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0~1之间,偏向1位置,大盘的分度值为0.1s,指针在32s位置,秒表的读数为32s。(2)[3]由图丙得,学校门口的车辆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4]图丁中符号表示的含义是禁止鸣笛。[5]禁止鸣笛,是减少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6]由图戊得,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圆的左端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在2.55cm位置,圆的直径是(4)[7]由图得,纸带的厚度是【变式3-3】(22-23八年级上·河南商丘·期中)奶奶爱听戏,小明为目不识丁的老奶奶新买了一台如图甲所示的听戏机,可是奶奶听一段戏后,不知道怎么关掉听戏机,于是老奶奶把播放的听戏机盖到被窝里,可是还能听到声音;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干脆在耳朵里塞了团棉花。小明听说这件事后用如图乙、丙在学校做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1)老奶奶把正在播放的听戏机盖到被窝里之后,听到的声音变小了,奶奶采用的方法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耳朵里塞了团棉花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2)如图乙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3)如图丙所示,小明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直到基本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于是他得出了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 ;(4)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并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选填“实验验证”“推理假设”或“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答案】(1) 传播过程 人耳(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 介质 传声(4)推理假设【详解】(1)[1][2]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以及在人耳处减弱,把正在播放的听戏机盖到被窝里,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耳朵里塞了团棉花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将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3)[1][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传声的介质,因此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因玻璃罩内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4)用抽气机抽气并不能得到真空,所以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假设后得出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三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2024)(学生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举一反三.docx 专题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三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2024)(教师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举一反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