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 责任意识:自觉分担家庭责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教学 重点 知道如何建设美好家庭。教学 难点 明白解决家庭矛盾的做法。 教学过程导入 国际家庭日,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自1994年起,联合国宣布将每年的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2024年5月15日,我们迎来了第31个“国际家庭日”。 思考:为什么要设立国际家庭日 建设图片中的美好的家庭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授新课 议题一:建设美好家庭 从我做起 交流讨论:爱的表达 小王:小的时候,我只要不好好吃饭,我的妈妈都会严肃批评我直到现在,当我吃零食的时候,我的妈妈还会说:“少吃点,整天就知道吃这些没营养的……” 小明:小的时候,每次吃饭我爸爸都要给我讲很多道理,后来才知道他是怕饭不够营养,给我加点心灵鸡汤…… 思考:面对父母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应该怎样做 提示:面对父母不同的表达方式,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启示: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情境创设: “不去不去我不去!”我愤怒的呼喊。这已不知是我n+几次与母亲的争吵了。唉!我也是无奈呀。自上初中以来我妈就逼着我去上笛子训练班,每个星期六早上大马路都会出现一个背着笛包狂踏车的女孩。大家可想我是一个上初中的人了,哪有时间去做这些呀!老妈一点都不体谅我,还总是说我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真的是不知该怎么办啊!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面对这种情况,主人公应该怎样做 提示: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关爱。对父母长辈,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要相携相助。学会换位思考,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交流,主动化解矛盾。 启示: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化解家庭矛盾的实用小方法: 保持冷静。在情绪高涨时,容易说出伤人的话。尽量在冷静下来后再进行沟通,更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倾听对方。给予家人充分的时间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认真倾听,不要打断,让家人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表达感激。即使在与家人有分歧的时候,也要记得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感激他们为你所做的一切,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 换位思考。尝试从家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期望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并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保持耐心。化解矛盾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要期望一夜之间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保持耐心和积极的态度是关键。 知识小结:如何建设美好家庭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 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议题二:担负家庭责任 传承家庭美德 材料分享: 《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释义:拳顺父母,尊敬、顺从兄长,是仁爱的根本。 《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小尊亲,其次弗忍,其下能养。”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大的孝顺就是充分尊重自己的亲人长辈,其次使父母不受辱没,最下等的是仅仅只赡养他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思考:孝亲敬老的原因及法律规定。 提示:(1)原因: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相关链接: 家规是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以俭持家。——曾国藩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思考:结合材料和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传承这些家规、家训 提示:因为这些家规、家训体现着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构建美好的家庭。 启示: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图片分享: 思考:观察图片,说明图片中人物的做法对构建美好的家庭有何启示 提示: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知识小结:如何建设美好家庭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一首诗写道:“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温暖/缺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边训你/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父母。”对这首小诗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父母的爱是千万次的嘱咐,让你总想冲出这个家 B.父母的爱是一种唠叨,让你觉得很烦 C.父母的爱是一种教训,让你觉得很没面子 D.父母的爱是埋藏在柴米油盐中的智慧,抚育儿女茁壮成长 2.某中学布置的寒假作业中有这么一项:任选一天,由学生负责当天的主要家务,包括:叠被铺床;与父母协商之下,利用有限的经费买菜、做饭、饭后收拾、洗碗;洗衣服;擦地。下列能正确表达这项作业意义的有( ) ①体会家长平日的辛苦,学会感恩、理解父母 ②让学生改正自己懒惰的缺点,弥补不足 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④共建共享家庭美德,为家庭建设贡献力量 A.123 B.124 C.134 D.234 3.“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和睦。建设文明家庭,需要( ) ①家庭成员间消除彼此差异 ②家庭成员间相互理解、信任 ③家庭成员间和睦相处 ④家庭成员间相互体谅和包容 A.123 B.134 C.1234 D.2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