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丝绸之路开辟 ②实行闭关政策 ③郑和下西洋 ④鉴真东渡日本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的了解。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鉴真东渡发生于唐朝,明初郑和下西洋,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正确答案为A。2. 乾隆二十二年,清廷下令关闭宁波等港口,仅留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是指( )A.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易C.不许外国人来华 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朝闭关政策概念的了解。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不是禁止对外贸易和交往。正确答案为B。3.台湾统一之后,康熙皇帝在与大臣的谈话中说道: “先因海寇(郑成功),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从中可知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是因为( )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统治者无视商业利益C.防范西方列强的入侵 D.抵御郑成功抗清力量【解析】本题考查清初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材料分析,可以得出清初统治者实行全面的海禁政策是应对郑成功海外抗清力量的具体措施。正确答案为D。4.乾隆二十二年(1757)四月,英国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洪仁辉第二次率领商船到宁波贸易。 乾隆皇帝担忧“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一澳门矣,于海疆重地,民风土俗,均有关系”,于是,下令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这表明乾隆实行闭关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法律意识欠缺 B.防止清统治出现危机C.应付中外的不满情绪 D.清政府骄傲盲目自大【解析】本题考查清朝中后期实行闭关政策的主要原因。材料主要说明乾隆皇帝因为担心洋人来华贸易制造事端,从而关闭通商口岸。正确答案为B。5.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 )①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②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③使得中国更加闭塞停滞 ④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带来的影响。在审题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影响”两字,“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并不符合历史情况,“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也未得到体现。正确答案为C。6.尽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横向比较,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A.倭寇入侵 B.闭关锁国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解析】本题考查闭关政策带来的严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将清王朝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会发现当世界积极对外开放并进行殖民扩张时,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使得中国进一步地远离世界潮流。正确答案为B。7.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 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力 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前夜危机的构成因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王朝除在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时,政治上腐败黑暗,经济上重农抑商,思想上专制愚昧,这些内因使得清王朝危机四伏。正确答案为B。8.读《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表》,清朝中后期的危机表现为(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 1.84 735.22 4.001766 2.08 780.73 3.751784 2.86 760.57 2.661812 3.34 788.93 2.361822 3.73 756.21 2.03A.人多地少问题突出 B.皇室铺张浪费严重C.官员贪污之风盛行D.农民起义频繁爆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危机的构成因素。从表格数据的分析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中后期的人口总量越来越大,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反映了人多地少,谋生困难的社会状况。正确答案为A。二、材料题9.(2012·江苏扬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测算,1700-182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扬州即属于其中之一。──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鸦片贸易史》(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扬州再次成为全国著名的重要商业城市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马克思所说的“帝国”指的是哪国?“殊死”的决斗”指的是什么战争?从马克思对“帝国”的论断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有益的历史教训?答案:(1)扬州居交通要冲,是我国中部各省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盐供应的基地和清王朝南北漕运的咽喉;商品经济特别是盐业的发展;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更使扬州经济发展锦上添花,出现空前的繁华。(2)中国或清朝;鸦片战争;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度解读扬州在清代再次成为全国著名的重要商业城市的原因,从中一窥清朝经济的繁盛,而材料二强调了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对比之下,能够有效地得出历史教训。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1)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其主要表现是什么?答案:(1)目的:宣扬中国皇帝的德威;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但是耗费了大量物力、人力、财力。(2)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并从正反两面分析影响。再对比明初的海上远航壮举,强调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然后基于材料二的分析,指出其主要表现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1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旨令材料二: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康有为材料三: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南京条约》(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对外政策?(2)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新”在哪里?(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答案:(1)闭关政策。(2)中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国家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中国处于农耕文明时期,西方国家步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中国厉行思想文化专制,西方国家倡导思想解放。(3)与外界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解析】解 读清廷旨令,可以知道当时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闭关的对外政策。再把清王朝置于世界背景下进行考察,当欧美国家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思想文化方面不断创新和进步时,清政 府统治下的中国停滞不前,而闭关政策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闭塞,致使在世界潮流中落伍,最终受到西方列强铁蹄蹂躏。这也告诉我们要始终秉持对外开放交流的 积极心态。三、综合探究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明太祖实录》材料二 “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清世祖实录》(1)以上材料反映了明清王朝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策?(2)结合明清(鸦片战争前夕)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1)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2) ( http: / / www.21cnjy.com )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导致西方列强在19世纪中期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力图打开中国市场,造成中国社会逐渐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解析】根 据材料信息“滨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等可知是指明清时期海禁政策或闭关锁 国政策。这一政策严格限制中外交往。再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明清(鸦片战争前夕)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