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5题: 21*cnjy*com1.这场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矛盾的尖锐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矛盾的尖锐C.山东人民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的尖锐D.义和拳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矛盾的尖锐答案:B2.下列对于义和团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B.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D.是在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后得出的分析:本题属否定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和正确全面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农民阶级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对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分析。答案:D3.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A.清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是由其阶级本性决定的,“剿灭”“招抚”只是手段不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义和团。解题的关键是认清清政府的阶级本质及国内阶级矛盾。清政府和义和团的矛盾是尖锐的阶级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清政府未从根本上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也不可能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21教育网答案:C4.义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是在A.北京西什库教堂B.杨村、廊坊C.北京东交民巷D.天津大沽口答案:B5.这场运动的直接作用是A.抗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D.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分析:本题属限制性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概念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试题所要求的“直接作用”,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斗争目标是帝国主义,它所起的直接作用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的狂妄计划,使帝国主义认识到“瓜分一事,实属下策”。答案:C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根据相关知识回答6~8题:21cnjy.com6.之所以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主要是指A.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进一步扩大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D.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答案:C7.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21·cn·jy·com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③需要调整侵华政策 ④认识到中国人民具有不屈的斗志21·世纪*教育网A.①② 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分析:本题属材料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时可用排除法。19世纪末,由于中国人民巨大反抗斗争的威力,迫使外国侵略者改变了侵略中国的策略,由直接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变为采取“以华制华”的策略。但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质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所以将②排除。这样,只有B项符合题目要求。www.21-cn-jy.com答案:B8.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答案:A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庚子京畿拳祸,其始由二三愚妄大臣,逢迎亲贵(迎合慈禧太后),以攘除夷患为名,将欲撼动神器(动摇光绪帝的地位),邀非常之利,遂致乘舆远播(皇室离京外逃),生灵涂炭,款议屈就,岁币(赔款)无厌。【来源:21·世纪·教育·网】——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材料2 (按:1900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看到一份伪造的外国“照会”)该“照会”要求慈禧把政权交给光绪,慈禧阅后,益怒曰:“彼族竟敢干预我家事,此能忍孰不能忍!外人无理至此,予誓必报之!”www-2-1-cnjy-com——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卷67材料3 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大蹙(急促),深恐各使(外国使馆)保护不及,激成大祸。2-1-c-n-j-y——故宫明清档案《义和团档案材料》材料4 (按:下文出自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其故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雪耻,以积愤思报怨,其处也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回答:(1)材料1、4关于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发展的原因的认识有何不同?哪一个比较正确?(2)依据材料2说明慈禧太后改变对义和团态度的直接原因。(3)依据材料3说明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真实态度。(4)材料4是如何评价义和团的?这种评价是否可取?为什么?参考答案:(1)材料1认为义和团运动是由几个大臣引起的,材料4认为是由于外国侵略不断深入,人民仇视侵略而发生的。材料4的见解较为正确。2·1·c·n·j·y(2)看到让她归政的假“照会”。(3)迫于义和团的声势不敢公开镇压,但必将进行剿除。(4)认为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正确,但肯定了义和团的反抗精神。这种评价是基本可取的。义和团盲目排外及被统治阶级利用,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其抗击外国侵略有重大意义。10.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参考答案:①从战争的爆发来看,都是资本主义列强联合发动的。②从战争的性质来看,两次战争都是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③从战争的经过来看,侵略者都曾攻占北京,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也都曾外逃;侵略者都在北京进行了抢掠和破坏,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侵略者都建立了殖民统治机构,进行殖民统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④从战争的经过和影响来看,中国最后都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外反动势力都曾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都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