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筒大变身》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筒大变身》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笔筒大变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与教材地位
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聚焦于创意手工制作,《笔筒大变身》这一课在单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改造意识。通过前两课对基本手工制作技巧和创意启发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笔筒大变身》则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创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美感的笔筒。
(二)教材内容剖析
教材中展示了丰富多样的笔筒示例,有利用废旧易拉罐、塑料瓶、纸盒等制作而成的创意笔筒。这些示例从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给予学生启发。例如,有的笔筒被设计成动物造型,如可爱的小兔子笔筒,长长的耳朵作为把手,既实用又有趣;还有的笔筒在表面绘制了精美的图案,如五彩斑斓的花朵、活泼的卡通形象等。教材中的文字部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思考如何将其变废为宝,并且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提示。
(三)教材育人价值
从育人角度来看,这一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废旧物品经过创意加工可以重新焕发生机。同时,在动手制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空间想象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学生通过对笔筒的设计与制作,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分享交流自己作品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整体设计思路
(一)以兴趣为导向
一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学设计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展示有趣的创意笔筒作品,如会发光的笔筒、带有迷宫的笔筒等,引发学生的惊叹和兴趣,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参与到课程中来。
(二)实践与理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的示例,了解笔筒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适时地给予理论指导,如色彩搭配原理、造型设计的稳定性等。
(三)小组合作与个性发展
鼓励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想法、互相帮助。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独特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跨学科融合
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进行融合。例如,在设计笔筒上的装饰图案时,可以结合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元素;在计算材料尺寸和比例时,运用数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材质废旧物品可用于制作笔筒,了解笔筒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裁剪、粘贴、绘画等,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将废旧物品制作成独特的笔筒。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和个人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兴趣。
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对美术学习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品的可利用之处,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创意设计。
掌握制作笔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制作出一个完整的笔筒。
(二)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出独特、新颖的笔筒造型和装饰。
在制作过程中,解决材料组合、固定以及装饰效果呈现等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收集各种创意笔筒实物和图片,制作成教学课件。
准备丰富的废旧物品材料,如易拉罐、塑料瓶、纸盒、旧衣物布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和彩笔,用于小组讨论记录创意。
(二)学生准备
提前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带到课堂,如饮料瓶、卫生纸筒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情景导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示一个小朋友的书桌,书桌上文具摆放杂乱,然后一个魔法精灵出现,将一个普通的笔筒变成了一个有魔法的笔筒,文具们都自动跳进了笔筒里,书桌变得整洁又漂亮。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个像这样神奇又漂亮的笔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让废旧物品大变身,制作属于自己的独特笔筒。”
(二)新授
观察与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意设计奠定基础。
教师展示各种废旧物品,如易拉罐、塑料瓶、纸盒等,将它们分发给学生小组进行观察。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废旧物品,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有什么特点呢?你觉得可以把它们变成什么样的笔筒呢?”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观察结果和创意想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物品的独特之处,如易拉罐的金属质感、塑料瓶的透明性、纸盒的可塑性等。
欣赏与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优秀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创意笔筒图片,包括不同材质、造型、装饰风格的作品。
在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例如,展示一个以城堡为造型的笔筒时,教师提问:“这个笔筒的造型有什么特别之处?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颜色搭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欣赏图片并回答问题,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补充。通过分析不同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如将废旧物品组合、变形、添加装饰等。
知识讲解
设计意图:向学生传授制作笔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教师结合实物笔筒,讲解笔筒的基本结构,包括筒身、底座、装饰部分等。
示范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如何用剪刀安全地裁剪废旧物品,如何使用胶水粘贴更牢固,以及如何运用颜料进行简单的色彩装饰。
强调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剪刀时不要对着他人、颜料不要弄到眼睛里等。
(三)实践创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组合作
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和创意想法,自由分组,每组4-6人。
在小组内,学生进一步讨论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确定制作步骤。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个人制作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方案,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笔筒。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大胆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材料。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材料的固定、造型的调整等。对于学生的创意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展示与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评价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
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将制作完成的笔筒放在展示台上。
自我评价
请学生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笔筒,包括创意来源、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
同学互评
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笔筒,为什么喜欢。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
教师评价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全面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作品中的优点给予表扬,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向。最后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团队合作奖等。
(五)拓展与延伸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进行创意改造呢?我们可以如何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创意制作,将环保理念传递给家人和朋友,共同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