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2分。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16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 2 3 4 5 6 7 8D A D B A B B B9 10 11 12 13 14 15 16D B C C C C C D10.选B 视觉中枢控制的是能否看见,而不是理解,A错误;手语也是语言形式的一种,其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言语区,B正确;躯体感觉中枢与感觉有关,躯体运动中枢与运动有关,两者都与理解手语无关,C、D错误。14.选C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无论是静息状态还是兴奋状态,膜内外都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A错误;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小,B错误;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导致的,b、d区域Na+、K+不能进出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局部电流由正电位向负电位处流动,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由c向两侧双向传导,D错误。16.选D 由图乙可知,单独给轴突A刺激,突触后膜电位没有达到阈值;单独给轴突C刺激,突触后膜电位下降,说明轴突C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刺激A、C不能引起D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A错误;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与突触的数量无关,B错误;图乙中没有单独刺激B的实验结果,不能得出需要同时刺激A和B才能引起D兴奋的结论,C错误;由图乙实验4可知,相同来源的或不同来源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D引起的小电位可以累加,D正确 。17.(22分)(1) ① (2分) 淋巴液(2分)(2)蛋白质(2分) 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2分) 无机盐、蛋白质(2分)(3)循环(2分) 内环境(2分)(4)①(2分) NaHCO3(2分) (5)①缺少对照组,应再增设两个试管中加蒸馏水(代替血浆)的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试管(2分)②增设两个试管中加缓冲液(代替血浆)的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试管(2分)18.(16分)(1)③线粒体(2分) ⑤⑥⑦⑧(2分) (2)②④①⑩(2分)(3) K+和葡萄糖(2分) (4)有氧呼吸受抑制,没有足够能量将大量钠离子主动转运出细胞,导致细胞中渗透压较高,吸水量增加(2分) (5)突触(2分)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2分 (6)Na+内流依靠细胞膜上的特殊通道(或河鲀毒素与构成Na+通道的糖蛋白结合后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影响Na+内流)(2分)19.(10分)(1)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心血管中枢→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心脏和血管(2分)(2)神经冲动/动作电位(2分)(3)减弱(2分)(4)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随灌流液在一定时间后到达心脏B,使心脏B跳动变慢(2分)(2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2分。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16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肝脏细胞的正确途径是A.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肝脏细胞B.血浆→淋巴液→组织液→肝脏细胞C.淋巴液→组织液→肝脏细胞D.血浆→组织液→肝脏细胞2.水、无机盐、蛋白质等都属于血浆的化学成分,以下不属于血浆的成分来源是A.组织细胞代谢产生B.从消化道吸收而来C.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D.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关于该“媒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是大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该“媒介”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网络C.剧烈运动后,该“媒介”的pH将明显下降D.该“媒介”的作用之一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4.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b、c、dB.内环境稳态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条件C.只要保持内环境稳态,生命活动就可以正常进行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b、c、d中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5.当一个人过度紧张时,会出现手足发凉现象,此时A.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收缩B.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舒张C.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收缩D.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舒张6.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间有2个突触B.据图示可知,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手部C.手指不经意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该过程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被蔷薇针刺后,再看到蔷薇时会有意识躲避的反射类型是条件反射7.学海一固定投放鸭食的地方,一只鸭子每听到“嘎、嘎”声,都会跑来吃食,此时的“嘎、嘎”声对鸭子来说属于A.非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C.无关刺激 D.气味刺激8.如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便失禁患者甲区域可能受伤B.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C.图中的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D.e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9.神经解剖学研究证明,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大鼠,其大脑皮层厚度大,而生活在简单环境中的大鼠,其大脑皮层厚度小。在动物学习训练后,可以见到标记氨基酸向中枢蛋白质的掺入量增加,而应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则能破坏记忆的巩固过程。由此推断错误的是A.学习记忆活动多的大鼠,大脑皮层发达B.学习记忆活动多的大鼠,突触联系多C.蛋白质的合成有利于形成长时记忆D.长时记忆是感觉性记忆,不会遗忘10.聋哑人理解同伴的“手语”,下列哪一项最为关键?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C.躯体感觉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11.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它通过捕捉大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控制。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脑机接口技术不依赖外周神经和肌肉B.脑机接口技术模拟了人体的神经调节C.大脑的神经元电信号不需要经过处理,就可以转换成命令D.首台用于全肢体中风康复的脑控人工神经机器人在我国问世12.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刺激b点,指针偏转2次B.刺激c点,指针偏转2次C.刺激a点,指针偏转1次D.刺激d点,指针偏转1次13.细胞代谢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发生在人体细胞外液中的生化反应是A.血浆蛋白的合成B.丙酮酸转化成乳酸C.乳酸转化成乳酸钠D.氨基酸转化成尿素14.如图为有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K+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Na+、K+进出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离子均为阳离子B.a区域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C.b、d区域的电位为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a→c和e→c15.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 NP),3 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如图甲表示突触结构,图中③表示乙酰胆碱,能够被胆碱酯酶分解。如图乙所示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可卡因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和多巴胺都属于神经递质B.乙酰胆碱和多巴胺都经过胞吐释放C.乙酰胆碱和多巴胺作用后都被回收D.3 NP与可卡因都使后神经元持续兴奋16.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科学家为了探究突触后电位的特点,做了如下实验(图甲中A、B、C为不同神经元的轴突,图乙中字母及箭头分别代表轴突类型及刺激时间点,阈值代表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突触数量越多,越容易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B.刺激A、B、C均能引起D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单独刺激A不能引起D的兴奋,需同时刺激A和B才能引起D的兴奋D.相同来源的或不同来源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D引起的小电位可以累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8分。17.(22分)甲图是人体某组织的模式图,乙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液体, A、B、C、E表示系统, D 表示器官。 (1)图甲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液体是___(填数字序号),④表示的液体是__;(2)与②相比,③含有更多的_____(化学物质)。③中该物质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__________。③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3)图中E表示_____系统,具有运输体内物质的作用;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F才能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则F还可以称为_____。(4)正常情况下,图甲_____(填数字序号) 中的CO2浓度最高。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缓冲对]H2CO /NaHCO3中的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5)为了探究血浆能否维持pH的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滴1滴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乙试管中滴1滴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 min,之后分别测定pH并记录。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为验证他的观点,请在以上实验(完善后)的基础上写出相应的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6分)下图为蟾蜍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主要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结构是[ ]_________;体现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该细胞能分泌神经肽,若向细胞质基质中注入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则之后放射性同位素集中出现的结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相关序号依次表示)。(3)此时Na+、K+、葡萄糖都从胞外进入胞内,肯定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____________。(4)严重缺氧,神经细胞会出现水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神经细胞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细胞,主要通过__________结构。该结构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河鲀毒素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结合。实验前先用河鲀毒素处理神经细胞,一段时间后再将神经细胞移至高浓度NaCl溶液中,给予足够刺激,结果膜电位不出现波动。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0分)机体心血管活动和血压的相对稳定受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血压是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人在运动、激动或受到惊吓时血压突然升高,机体会发生减压反射(如下图)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减压反射的反射弧______。(2)在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形式传导。(3)血压升高引起的减压反射会使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______。(4)为了探究神经和效应器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电信号还是化学信号,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①制备A、B两个离体蛙心,保留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剪断支配心脏B的全部神经;②用适当的溶液对蛙的离体心脏进行灌流使心脏保持正常收缩活动,心脏A输出的液体直接进入心脏B。刺激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心脏A的收缩变慢变弱(收缩曲线见下图)。预测心脏B收缩的变化,补全心脏B的收缩曲线,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25学年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docx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