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2分。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16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研究细胞结构,首先要研究组成细胞结构的分子。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DNA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拟核 D.核糖体
2.内环境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流的媒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等同于血红蛋白 B.血液等同于血浆
C.脑脊液属于内环境 D.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
3.关于常见的神经系统生理或病理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记忆和情绪都是人脑的高级功能
B.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高位截瘫患者脊髓受损伤,其他部位正常
D.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舞蹈时,言语区的H区参与
4.对多株豌豆花进行解剖、观察、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完整的豌豆花中,雄蕊数与雌蕊数相等
B.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不相等
C.不能观察到雌蕊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
D.能观察到雄蕊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5.下列关于生物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学者通过研究细胞膜的张力推测膜成分可能还含有脂质
B.毕希纳从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对酶进行直接鉴定
C.罗伯特·霍维茨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6.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只能将葡萄糖中少量能量存储在ATP中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中间产物丙酮酸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在第二阶段产生CO2
D.有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和NADH
7.GUS基因作为一种报告基因,编码β-葡萄糖苷酸酶,该酶可催化特定底物水解,产生蓝色化合物,借此用来观察转入植物中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U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由多个核糖核苷酸构成
B.GUS基因编码β-葡萄糖苷酸酶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C.多个核糖体同时结合mRNA将大量快速翻译出蛋白质
D.外源基因的表达量可用蓝色的深浅来表示
8.AGPAT2基因中的启动转录区域的6个位点的甲基化程度如下表,该基因表达的下调会延缓脂肪生成,其在湖羊和广灵大尾羊的尾部的表达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位点 24 33 63 67 83 102
湖羊组 100% 37.5% 100% 100% 100% 100%
广灵大尾羊组 100% 0 37.5% 100% 100% 100%
A.湖羊的尾部脂肪表达量比广灵大尾羊的尾部脂肪表达量高
B.DNA甲基化直接阻碍翻译过程实现了对AGPAT2基因表达的调控
C.甲基化程度的差异会导致两种羊尾部AGPAT2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
D.第33和63位点上的甲基化差异是影响AGPAT2基因表达量的关键因素
9.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种ABC转运蛋白均具有物质运输的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A.图中小分子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ABC转运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运输速率
C.K+和氨基酸转运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
D.温度变化会影响ABC转运蛋白的转运过程
10.某种伞形花科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乌凤蝶可以将香豆素降解,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推测此种植物内部叶片中香豆素毒性较低
B.植物与乌凤蝶、织叶蛾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C.乌凤蝶降解香豆素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织叶蛾取食策略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11.完成膝跳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下图是该反射弧部分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有神经节的是传出神经,图中蝴蝶型区域是脊髓的灰质部分
B.蝴蝶型区域中,与“ ”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 ”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C.与膨大部分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D.切断某神经,刺激向中段、外周段,肌肉分别不收缩、收缩。该神经是传入神经
12.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患者因为不能将摄取的铜排出体外造成“铜中毒”。目前在人群中肝豆状核变性携带者的频率为1/9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要尽量多吃富含铜元素的食物
B.人群中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是51%
C.调查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D.两个正常人结婚生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概率大于1/32400
13.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靠近,共同形成突触。如图,利用微电极测得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分别用PSP1和PSP2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a前膜释放的递质使后膜通透性变大,突触b前膜释放的递质使后膜通透性降低
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
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变化幅度增大、PSP2 变化幅度减小
14.某玉米品种紫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研究人员将两个都不含有紫色素的纯系玉米杂交,所有F1植株都产生了紫色的种子,F1自交,得到的F2中,56%能产生紫色素,44%不能。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则F1植株的基因组成最可能的情况是(  )
A. B.
C. D.
15.实验操作顺序、操作是否规范将影响实验结果。下表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向待测样液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
B 观察叶绿体流动 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室温下将底物与酶溶液混匀后,在设定温度下保温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清水漂洗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
16.果蝇体细胞中 X染色体的数目(X)与常染色体染色体组数目(A)之比决定果蝇的性别,若X:A≤0.5,果蝇表现为雄性;若X:A≥1,果蝇表现为雌性。果蝇的Y染色体只决定果蝇的育性。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致死。现让基因型为X X Y的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为 XBY的红眼雄果蝇交配,假设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性染色体组成为 XYY的果蝇表现为雄性可育
B.子代白眼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XY和XYY两种
C.子代红眼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与亲代雄果蝇完全相同
D.可育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4:1:1: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8分。
17.(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打出若干个圆形小叶片,经处理后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将其分别放在实验室提供的质量分数为0.5%、1.5%、2.5%、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观察叶片上浮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钠质量分数(%) 0.5 1.5 2.5 3.5
单位时间内叶片上浮片数(片) 4 18 20 8
(1)绿叶通过________(填叶片结构)从外界吸收的CO2, 最终在叶绿体基质中与C5结合形成C3,接受能量后,被______还原,最终转化为糖类和C5。这样,暗反应阶段就形成从C5到C3再到C5的循环,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下去,因此暗反应过程也称作________。
(2)沉降到烧杯底部的圆形小叶片在适宜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会上浮,小圆叶片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超过一定数值后圆形小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为探究该问题,小组成员作出假设并进行探究。
①假设:较高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溶液中,保卫细胞______________,致使光合作用减弱。
②为验证该假设,设置两组实验,对该植物的气孔开度作检测,检测结果符合预期。
③若用上述实验中的菠菜叶为材料,验证该假设提出的光合作用减弱原因,你的研究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ubisco酶(R酶)是植物光合作用时固定CO2的一种酶,现试图改善其自然状态下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科研人员发现某种自养型细菌的R酶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将细菌的R酶基因导入已经敲除自身R酶基因的植物体内,获得转基因植物。已知地球表面平均大气CO2浓度在400μmol mol-1左右。发现在低于1500μmol mol-1时,转基因植物固定CO2速率低于野生型植物;直到大约为10000μmol mol-1时,转基因植物CO2吸收速率明显提高。请对此科研结果的价值进行评价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6分)基因什么时候表达、在哪种细胞中表达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是受到调控的,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miRNA基因调控survivin基因(凋亡抑制基因)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图中A、B、C表示过程,①②③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转录过程的是     (填字母);图中C为翻译过程,核糖体沿着①滑动,其滑动方向是  (填“→”或“←”)。
(2)DNA的复制与转录过程不同:从原料角度分析,               ;从酶的角度分析,                           。
(3)基因表达的产物不一定都是多肽或蛋白质,请结合图示说明:          。
(4)根据图示miRNA基因抑制了Survivin基因的表达,其抑制机理是        。若需进一步验证该机理,请提出一个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6分)唐代诗人白居易饲养鹦鹉(ZW型),发现当时鹦鹉市场有4种不同毛色的极品鹦鹉,他的诗《鹦鹉》“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流传千古。下图是鹦鹉毛色遗传机理图,1、3号均为常染色体;当个体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现将多只纯合雄性绿色鹦鹉和多只雌性白色鹦鹉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四种毛色个体,回答下列问题。
(1)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4种毛色个体,这种可遗传变异是    。
(2)若鹦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则雌性鹦鹉体细胞中有  种形状不同的染色体。
(3)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在于                  。据图推断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判断一只F2中的雄性绿色鹦鹉的基因型,可以选择       与之交配,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5)若将F2中绿色鹦鹉相互交配,则F3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           。
(6)宠物市场黄色鹦鹉颇受欢迎,请你叙述从F2个体中选择出纯合黄色雌、雄鹦鹉个体的方法。                               。 茂名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2分。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16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D C D B C D A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C C D B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8分。
(16分)
(1)气孔(2分) NADPH(2分) 卡尔文循环(2分)
叶片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释放氧气,氧气充满细胞间隙,叶片上浮(3分)
①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气孔开度变小,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2分)
③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分别用质量分数为2.5%、3.5%的碳酸氢钠溶液处理,观察气孔开度的变化情况(3分)
(4)实验是不成功的;因为转基因植物高CO2吸收速率需要的CO2浓度远远高于正常大气中的CO2浓度,没有达到实验目的。(2分)
18.(16分)
(1)A、B(2分) ←(2分) 
(2)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2分) 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而转录需要RNA聚合酶(2分) 
(3)图中miRNA基因表达的产物是Pre-miRNA(2分) 
(4)miRNA基因与survivin基因转录出的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RNA,从而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4分)抑制miRNA基因的表达,观察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1)根据图示,A和B在细胞核中进行,以DNA为模板合成RNA,是转录过程;图中核糖体上肽链的长度②长于③,所以核糖体沿着“←”方向滑动。(2)转录和复制不同,DNA的复制是以DNA为模板合成DNA,所以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而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需要RNA聚合酶。(3)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B过程,miRNA转录形成了Pre-mi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也没有翻译形成蛋白质,所以基因表达的产物不一定都是多肽或蛋白质。(4)从图中可以看出,miRNA基因表达的产物Pre-miRNA经过酶切割和组装形成RISC-miRNA复合物,然后与survivin基因表达的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RNA,从而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若需要进一步验证该机理,研究方向之一可以是抑制miRNA基因的表达,观察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
19.(16分)
(1)基因重组(2分)
(2)N+1(2分)
(3)两者的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2分)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
(4)亲本白色鹦鹉或F2中雌性白色鹦鹉(2分)
(5)绿色∶蓝色∶黄色∶白色=64∶8∶8∶1(2分)
(6)从F2中选择黄色雌性鹦鹉与白色雄性鹦鹉多次测交,若测交后代不出现白色鹦鹉的雌性黄色鹦鹉即为纯合子。从F2中选择黄色雄性鹦鹉与白色雌性鹦鹉多次测交,若测交后代不出现白色鹦鹉的雄性黄色鹦鹉即为纯合子(4分)
解析:(1)F2出现了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4种毛色个体的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2)鹦鹉属于鸟类,属于ZW型性别决定,雌性性染色体为ZW,常染色体形状有N-1种,性染色体形状有2种,共有N+1种形状不同的染色体。(3)基因A和a属于等位基因,其根本区别在于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据图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判断动物基因型的最好方法是测交,故欲判断一只F2中的雄性绿色鹦鹉的基因型,可以选择亲本白色鹦鹉或F2中雌性白色鹦鹉与之交配,得到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5)F2中绿色鹦鹉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每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就A/a基因分析,AA∶Aa=1∶2,产生的雌、雄配子中有2/3A、1/3a,F3有8/9A_、1/9aa,同理F3有8/9B_、1/9bb,所以F3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64∶8∶8∶1。(6)通过测交的方法选择纯合黄色鹦鹉个体,具体方法是从F2中选择黄色雌性鹦鹉与白色雄性鹦鹉多次测交,若测交后代不出现白色鹦鹉的雌性黄色鹦鹉即为纯合子。从F2中选择黄色雄性鹦鹉与白色雌性鹦鹉多次测交,若测交后代不出现白色鹦鹉的雄性黄色鹦鹉即为纯合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