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古田一中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8分)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下午1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空间站处于距地400公里高度,航天员在出舱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需穿上特制的航天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着陆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范围约为( )
A.20% B.50% C.70% D.90%
2.为航天员特制的航天服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这些材料主要能( )
①耐严寒②防辐射③防雨淋④防大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本题6分)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②的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相同
C.在所有数字中⑤形成最晚 D.岩层⑥形成时间早于断层①
4.下列有关图中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正确的是( )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d地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开发
图中甲为福建省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3分)图乙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地壳运动 B.④一固结成岩 C.⑤—重熔再生 D.⑥一变质作用
6.图甲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乙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7.塑造图甲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搬运 C.风化侵蚀 D.风力沉积
数亿年前,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地区的艾尔吉耶斯火山喷发,改变了周围的地形,火山灰和熔岩堆积起来形成凝灰岩层,后经长期的外力作用,形成头带玄武岩“帽子”的圆锥形尖塔。当地人在尖塔上开凿窑洞作为客栈。读“圆锥形尖塔”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圆锥形塔尖的“帽子”所属岩石类型为( )
A.岩浆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9.形成圆锥形尖塔的地质作用有( )
A.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地壳下沉—风化侵蚀
B.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下沉—风化侵蚀
C.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10.在尖塔上开凿窑洞的可行性条件有( )
A.岩体体积和容量大 B.岩体岩性脆弱易开凿
C.岩体直立不易存水 D.岩体通气透水性能好
(本题6分)左图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右图表示四地旗杆或桅杆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若从该开始P点离北极点越来越远,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B.北京日出越来越晚
C.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D.地球公转越来越慢
12.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15点时,某地(75°E,40°N)日影朝向为( )
A.正北 B.正南 C.西南 D.西北
(本题6分)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本题6分)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科考人员在这个南极新家度过了龙年春节。下表示意我国五个南极科考站的经纬度信息(各科考站在日常生活中均使用当地的区时),完成下面小题。
科考站点 经纬度
长城站 (62°13'S,58°58'W)
中山站 (69°22'S,76°22'E)
昆仑站 (80°25'S,77°07'E)
泰山站 (73°51'S,76°58'E)
秦岭站 (74°56'S,163°42'E)
15.当龙年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敲响时,已进入农历新年的南极科考站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为保障供电,秦岭站安装的是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主要是考虑当地( )
A.日照时间长 B.地面冰雪多 C.天气变化大 D.太阳辐射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2分)
17.(本题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多奇峰峭壁。地质史上庐山曾经历过4次冰期,形成了一系列冰蚀地貌景观。庐山脚下的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东岸甲地(见图)附近就有20多万亩沙丘,有“天漠”之称。下图为庐山、鄱阳湖区域图及地质剖面示意图。
(1)说出庐山的地貌名称,并分析其形成过程。(6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庐山多奇峰峭壁的原因。(8分)
(3)分析鄱阳湖东岸甲地“天漠”的成因。(10分)
18.(本题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那木拉错(拉姆拉错)又名琼果杰神湖,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曲科杰丛山之中。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其中主要山峰有南迦巴瓦峰。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
(1)指出那木拉错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那木拉错的形成过程。(8分)
(2)从地质作用力角度分析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的原因。(8分)
19.(本题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们仰望星空,感觉日月星辰是挂在天上的。这个假想出来的“天”就是天文学中的“天球”。天球是以观测者为中心、以无限长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的球体。从地球上观测的日月星辰及其运动实际是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下图示意以位于厦门(24°26′N,118°04′E)的观测者为中心的天球,以及二分日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不考虑太阳直射点在一天中的变化)。
(1)在图中的方框内填人“东”“西”“南”“北”。(4分)
在图中绘制二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大致轨迹(要求标出正午太阳高度以及太阳轨迹的运动方向)。(4分)
(2)下图为某年8月28日拍摄的厦门世茂双子塔日出照片(经影像处理)。根据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的变化规律,判断2个月后在同一拍摄点拍摄日出照片时太阳的位置(甲塔左侧、两塔之间或乙塔右侧),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1 2 3 4 5 6 7 8
C A C D B A C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D A C D A B
2024-2025学年古田一中高二地理9月月考答案
17.(1)断块山。形成过程: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形成断层,两侧岩块相对下降,中间岩块上升而形成庐山。
(2)庐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多次冰期,冰川对山体侵蚀作用强烈且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充沛,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因而形成了奇峰峭壁。
(3)湖区周围多低山、丘陵,水土流失严重;雨季多暴雨,湖区大量泥沙堆积;枯水期。湖内沙滩裸露;冬季风强劲。将湖盆内裸露的泥沙搬运至沿岸地区堆积。促成甲地沙丘的形成和发育。
18.【答案】(1)背斜谷。该地为背斜顶部,发育断层,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地势低洼的谷地;来自周边地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不断汇入谷地,积水成湖。
(2)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该县年降水丰富,高山冰川广布,地势落差大,流水、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
19.(1)
(3)乙塔右侧。8月28日日出东北;2个月后,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