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据BBC报道,2017年4月21日,英国国家电力供应公司宣布实行停止燃煤24小时。这是英国135年来第一次一天都没有使用煤电,这意味着英国朝着退出煤炭使用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创煤电使用的国家,或将成为第一个告别煤炭的国家。思考:为什么英国停止燃煤成了轰动世界的新闻事件 狭义的资源一般是指自然资源,是由自然界生成的。广义的资源还包括由人而生,由社会所创造的资源。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概述概念、分类、分布(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1、自然资源【特别提醒】判定自然资源,要充分把握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即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和经济属性(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的物质、能量)。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人们还不能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也不能称为自然资源。由于认知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往往是不同的。采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化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种类越多,规模越大。金燧石树木鱼兽果栽培植物驯化动物铜锡矿石耕地木柴水流铁铅银汞石料水力风能海洋水产硝石煤的大规模使用石油铝磷钾稀有金属半导体遗传基因属性 含义 开发利用要求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一般来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实质上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珍惜节约,合理利用统筹兼顾,综合利用从利用的角度看,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地制宜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某种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综合利用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充分利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2)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说法说明了自然资源的哪种属性 A.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又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B.提倡节约和珍惜用水。C.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水。D.森林的破坏,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有限性多用性地域性整体性自然属性增殖性能用途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服务业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类指可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短时间内可再生,或可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指在人类利用后,在人类历史尺度上不可能自然过程再生,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并非绝对不可再生,只是因为再生的周期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的;或再生速度慢于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生物资源下列自然资源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浅层地下水主要是指埋藏较浅、与当地降水或地表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中间深、四周浅的地下水漏斗。在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漏斗的现象较为常见。(1)说出图中城市地下水埋藏深度的特点,并推测其形成原因。(2)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可能会引发哪些问题?(1)特点:①东部浅,西部深。②以城市为中心,由城市向周围地区变浅。原因:①天津和济南地表水相对较丰富,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相对较少。②北京城市规模大,经济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开发利用地下水多。③石家庄工矿业较发达,需水量较大,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多。(2)①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影响建筑安全。②沿海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影响地下水质量。教材P43、自然资源的分布(1)分布特点:全球的自然资源分布广泛,但很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3、自然资源的分布(2)影响因素: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受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非可再生资源比如矿产资源,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直接输送(3)应对策略——跨区域调配资源有的资源便于移动,可以进行远距离输送。例如: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加工转换再输送有的资源不具备流动性,需要进行加工转换,再向资源需求量大的地区输送。例如西电东送。(3)应对策略——跨区域调配资源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生产的原料、燃料来源以及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只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但还需要通过人类的努力,才能把这些条件和可能性变为现实。同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步提升的。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的显著制约。充足稳定的自然资源保障,是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社会阶段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一部分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得以形成和发展。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的地区,尤其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大都孕育了发达的农业,并形成了较大的城市。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依托尼罗河,古巴比伦依托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印度依托恒河和印度河,中国依托黄河和长江,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1、想一想,四大文明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哪些共同点?①都处于大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形、水源、土壤)②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温)2、议一议,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都具备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教材P7工业社会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对其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资源诅咒”是指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反而出现不少问题,比如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增长波动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尽管“资源诅咒”属于一种经济假说,但现实中的例子也不少,如安哥拉、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一些高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也有一些自然资源禀赋好的国家,成功破解了“资源诅咒”,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1、为什么一部分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会遭受“资源诅咒”?试分析其原因。2、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何跳出“资源诅咒”的困境?提出你的建议。1、①不合理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②技术水平低,资源仅作为初级产品出口,经济效益低;③过度依赖出口,受国际市场供求影响大;④资源开发受外国资本控制,主权丧失。2、①合理规划开发规模;②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开发水平,减少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③发展科技,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教材P8~9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各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信息社会阶段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资源概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概念和属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工业社会阶段信息社会阶段知识小结农业社会阶段如图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题。1、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煤炭 B.水能C.铁矿 D.焦炭2、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生物资源 B.气候资源 C.水资源 D.铁矿资源BBD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题。4、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利用率高B.资源丰富C.人口过多D.气候湿润A【典型案例】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题。5、为改变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率②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