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课件(2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课件(2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第一目: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第二目: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学习目标
1.文化交流的作用(重点)
2.文化交流的要求(重点)
3.文化交融的必要性
4.文化交融的意义(难点)
5.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1、文化交流的含义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文化得以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知识拓展: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靠什么传播):大众传媒。(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文化交流的途径(文化怎样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聚会、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张骞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请列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玄奘西行求法
鉴真东渡
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及亚洲各国
请列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①交流双向性: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外域文化向中国传播。
引进来
走出去
②交流作用 双重性:
既要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和借鉴各国的优秀文化,为发展中华文化服务;
又要坚决抵制国外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和渗透,确保中华文化健康发展。
注意:文化交流并不意味着各民族文化融合、趋同、统一
2、文化交流的特点: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唯一动力/根本动力
②对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间接推动)
③对世界文化: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3、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例如: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天文、历法、医药。
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途径(动力和源泉):实践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船坚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当今,文化交流频繁而重要,在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方面,材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阅读与思考
4、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注意:
文化交流≠文化融合走向单一。
文化交流≠文化输出、文化渗透、文化霸权。
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发展有利也有弊,不能认为“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与借鉴”。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导或引领世界文化。
①原则: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态度: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  )
文化交流就是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
我们热烈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
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  )
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具有“主导性”“引领力”。 (  )
文化交流一定能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文化交流就是文化输出、文化霸权、文化渗透。(  )

×
×
×
×
×
判断对错
×
英国汉堡包:有番茄片、生菜片、肉排、蛋黄沙拉酱和面包胚。
中国肉夹馍里有青椒丁、红炖肉、香酥饼。
传入中国——文化交流
创造出中西合璧的美食——文化交融
英国汉堡包
基础
中国肉夹馍
升华、发展
文化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本土化的过程就是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
1、文化交融的含义
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①对本国而言: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②对世界而言: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2)重要性
(1)必要性
2.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融 ?
注意:文化交融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既丰富本民族文化也能繁荣世界文化。不能说成文化趋同或逐渐统一。
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对民族文化: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③对世界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3、文化交融的意义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判断:文化交融意味着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 )
×
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4、文化交融的做法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量变) 文化交融(质变)
区 别 表现 不同 文化交流是互通有无,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媒介)使得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是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结果 不同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文化传播,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量变)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发展、升华,产生新文化的过程。(质变)
意义 不同 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联系 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 材料一:甲向乙介绍、推广、传播自己的文化,乙知道、了解、理解甲的文化
材料二:乙借鉴了甲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经过改造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之中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例:把外国的建筑理念带到中国。
例: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总结: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文化交流≠文化交融
特别注意:
1、文化交流并不意味着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化多样性为单一性。
2、文化交流不是文化输出、不是文化渗透、不是文化霸权。文化交流是双向的。
3、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发展有利也有弊,不能认为“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与借鉴”。
文化多样性(民族性)、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文化发展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的前提。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
(3)开展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的原则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交流的要求
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
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文化交融的意义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8.2知识框架
【易混易错】
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
【解析】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
【解析】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体现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文化交流一定能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 一种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国际影响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4.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解析】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交融中相互借鉴,不是日趋同一,文化交流、交融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5.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6.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解析】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判断对错
1.《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与交流平台》上线运行,丝绸之路的进一步畅通,吸引了世界各国将眼光投向中国,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拉近了中西文明间的距离。中原的诗词歌赋与西域的音乐、歌舞在丝绸之路上巧妙地融合,李白的《僧伽歌》反映了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繁盛景象。由此可见( )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融为一体
③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增强其包容性
④坚持求同化异、取长补短的原则,推动文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随堂练习
2.(2023·浙江·高考真题)20世纪上半叶,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赴日、美、苏演出,引起轰动。京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些国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与这些国家的戏剧观念发生碰撞和融合,对这些国家的戏剧及其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知(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交流互鉴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