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课件(共23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课件(共23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展览会:思维创新扬帆起航
展厅一: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1.人们创造这些新兴事物的想法来自哪里?人们创造这些新兴事物的想法有什么特点?并举例说明
2.从创新思维角度看,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新”在哪里?
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和所学的创新思维,探讨这些发明创造是否仍有改进之处?你的改进设想和创意设计
是怎样的?与同学分享。(123组前3个问题前黑板展示)
4.创新思维训练:从表格中找出三个词,说出一个必须同时用上这三个词的句子。每个组写三个。
(全部上传到271BAY)
展厅二:经济创新,助力扶贫
1.将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方式应用于扶贫工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其有着怎样的特征?并结
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2.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在哪些方面也应该实现由“漫灌”到“滴灌”的转变
(前2个问题4、5组合作前黑板)
3.(1)高山和镜子,小麦和皮球,天空和茶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概念,同学们发挥联想思维把他们联
系起来。(5组后黑板) (2)看到圆,你想到什么?(6组后黑板)
4.任务:请你设计男和女的标志。要求能轻易区分,准确识别。至少设计3组。(8组后黑板展示)
5.展示一:试着用假如的方式对你的未来展开想象…… (上传271BAY)
展示二:这一天,学校似乎和往常一样平静…… (上传271BAY)
6.展示三:运用创新思维,自选一个现实问题,设计一个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案。(上传271BAY)
做任务 探问题 解疑问
含义: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回顾旧知: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1.科学思维不是特指某种类型的具体的思维,而是对所有符合科学思维属性的思维之统称。
2.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诗人臧克家在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可能性:人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不是简单的“照相”或“复制”,而是要经过头脑的加工制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
司马光发现有同伴落在了水缸里,他先尝试用常规的办法,即从缸口把人捞出来,但没有成功。后来,他把缸砸破,成功救出了同伴。
展厅一: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出门不用带钱包,只需要带手机;外卖、快递非常便利;高铁出行快捷高效,乘坐更加舒适,而且可以在旅途中用网络学习、办公、娱乐,让旅途更加充实…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人们创造这些新兴事物的想法来自哪里?人们创造这些新兴事物的想法有什么特点?请你列举实例说明。
(1)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
一方面,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
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2)列举实例说明创新思维的特点
①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②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③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终于造出质量较高又适合书写的纸张。
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爱迪生巧量灯泡的容积。
总结:创新思维的三个特征
1.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单向性的思维相比,多向性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
2.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直觉、灵感。
3.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一般人只是把回形针当作一种文具,有人却能列举出3000多种用法。
展厅一: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2.从创新思维角度看,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新”在哪里? 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和所学的创新思维,探讨这些发明创造是否仍有改进之处?你的改进设想和创意设计是怎样的?与同学分享。
2.(1)一是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2)二是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3)三是结果新,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3.踊跃讨论,集思广益,解决实际问题。
挑战一下
创新思维训练:从表格中找出三个词,说出一个必须同时用上这三个词的句子。并上传到271BAY,每个组写三个。
词语一 词语二 词语三
1、狗 1、四面体 1、期望
2、猫 2、安乐死 2、蓝色
3、马 3、夸克 3、宪法
4、书 4、新陈代谢 4、对抗
5、雪 5、同步 5、便秘
6、房间 6、口技艺人 6、坑道
7、光 7、逃犯 7、掘尸
8、灯 8、词源学 8、专有权
9、椅子 9、美容术 9、单调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创新的可能性、含义
创新思维的客观基础
一方面:实践
另一方面:对已有成果的继承
创新思维的特征
思路具有多向性
步骤具有跨越性
结果具有独特性
创新思维“新”的表现
思路新
方法新
结果新
创新思维评价标准:实践
体系构建
“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狮身人面”的形象,由 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展厅二:经济创新,助力扶贫
1.将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方式应用于扶贫工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其有着怎样的特征?
2.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在哪些方面也应该实现由“漫灌”到“滴灌”的转变
含义: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联结的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
联结的途径:外在联结(时间、空间) 内在联结(性质)
特征及方法:
(1)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将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方式应用于扶贫工作,是一种迁移的联想思维方式。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想一想
心理学家曾经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步骤建立起联系的关系。比如,高山和镜子,小麦和皮球,天空和茶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同学们发挥联想思维把他们联系起来:
高山→平地→平面→镜面→镜子
小麦→田野→运动场→皮球
天空→大地→水→渴→茶
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
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比如,看到圆,你会想到什么······
看到锅,你想到什么?
和战争有什么关联?
想一想
二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将军去探望受伤的士兵,得知炊事班的士兵大都被纷飞的弹片炸死了,而一位炊事员将大锅扣在头上只是受了轻伤,将军由此联想到做钢盔,并付诸实践,使得钢盔风行于世。
其中的思维方过程,没有严格的逻辑制约,说明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特征。
1.含义: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联想思维进行联结的依据和途径: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对比的关系,通过相似、接近、对比等思维机制。
3.特征:
(1)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思维联想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4.评价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总结一下
创意手工 无限联想
1.含义: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
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路径: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
3.方式:正迁移:在功能上有促进作用。
负迁移:在功能上有阻碍作用。
同化性迁移: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
顺应性迁移: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
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
4.作用:
(1)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2)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联想思维的方法——迁移
任务:请你设计男和女的标志。要求能轻易区分,准确识别。至少设计3组。
形象化想象
任务一:这一天,学校似乎和往常一样平静……
任务二:试着用假如的方式对你的未来展开想象……
“假如”式想象
选择其中一个任务,发挥想象力完成。
1.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2.特点: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3.类型: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按照有无目的划分)
4.方式:
(1)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2)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5.作用: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联想思维的方法——想象
充电桩的设计
运用创新思维,自选一个现实问题,设计一个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案。上传到271BAY。
拓展:联想思维的训练方法
请大家结合以下四种方法,举例说明。
①接近联想。借助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近性联想。
②相似联想。借助事物在性质或形式上的相似性展开联想。
③对比联想。借助事物之间相反或对立的特性进行联想。
④关系联想。借助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展开联想。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人的大脑有联想的功能,思维中有联想的机制。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基础
联想思维的含义
联想思维
含义
跨越的连结性
特征
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评价依据
思维进行连结的依据和途径
提高联想思维水平的途径
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普遍联系
迁移:含义、作用
联想思维的方法
想象:含义、特点、方式、作用
创新思维与联想、迁移和想象的关系
体系构建 巩固落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