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选考班)高二年级思想政治学科第一次考试(必修四第一单元)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目前,网络虚拟社区越来越多,人们在网上可以虚拟自己的学业水平考试身份和行为。对这些“虚拟意识”的正确认识是( )。A.虚拟观念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C.虚拟意识也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虚拟意识可以改造物质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物质 B.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C.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D.事物的运动变化无章可循3.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哲学上看,诗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明( )①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③意识源于人的想象活动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从“一穷二白”到能源大国,从“以煤为主”向“清洁化、多元化”发展,我国能源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攻克无数难题,实现从弱到强。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能源事业发展的前提②意识能将观念的存在直接变为现实存在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应该( )①抓主要矛盾,着重把握其优点 ②把握主流,充分利用其优势③视为新事物,推动其在完善中发展 ④一分为二,均衡看待其利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的哲理是( )①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并且只存在于事物外部之间 ②事物联系可以主观臆造③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④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7.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丽骤之时。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这蕴含的哲理有( )A.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8.王毅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指出,真正的“和”是承认和尊重“不同”,中美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不应成为阻挡双方交流的鸿沟,而应成为相互借鉴、彼此促进的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②矛盾是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中美双方把握机遇,促使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9.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这说明( )①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③新事物包容了旧事物中过时的、腐朽的东西④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这启示我们(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②把握事物运行规律,凡事先立后破,不违背既定顺序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不冒进求稳定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成功并不在于别人走你也走,而是在于别人停下来你仍在走。”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意识是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统一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C.持之以恒的量的积累是飞跃性质变的必要准备D.成功与失败的转化必须建立在主客观需要基础上12.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表明(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13.“卡脖子”及其技术攻关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问题和词汇之一。“卡脖子”不是卡在一个技术点,而是一个系统问题。实际上,制造业“卡脖子”向来都是因系统性失灵造成的,涉及与供应商和其他行业的知识连接。从哲学上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③着眼关键部分能促进事物整体发展④要考虑整个系统的协调和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从唯物论角度看,减税政策出台是基于(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④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材料说明(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取代传统产业②新出现的事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③新质生产力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④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某地在工业遗址改造过程中坚持保留延续建筑的原有形态结构和工业痕迹,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元素,形成生产旅游、教育一体化的工业文化旅游模式,推动工业遗产“活起来”。工业遗址的活化利用( )A.突破了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B.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C.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 D.说明整体要服从和服务于部分第ⅠⅠ卷 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港珠澳大桥连接三座城市——香港、澳门、珠海,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材料二:从早期设想到最终落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正是中国国力不断向上攀升的过程。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标准高、环保要求高,这座桥梁从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一路都面临着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历经9年建设,汇众智,聚众力,数以万计建设者日积月累,埋头苦干,用心血和汗水浇筑成了横跨三地的“海上长城”。(1)结合材料一,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道理。(2)结合材料二,说明港珠澳大桥从早期设想到最终落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道理。18.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19.根据要求,默写相关知识。(1)矛盾分析法及相对应的理论依据(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20、(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简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C C D D C D D D C D C A C B D B17.答案:(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旨在加强地区、区域间的联系,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从整体的经济布局出发,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各3分)(2)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从早期设想到最终落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正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向上攀升的过程。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座桥梁从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一路都面临着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历经9年建设,数以万计建设者日积月累,埋头苦干,用心血和汗水浇筑成了横跨三地的“海上长城”。(各3分)18.答案:①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统一性。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2分)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以彼此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之中要维护各自的利益。(1分)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关系发展。(1分)19、(1)矛盾规律—一分为二;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次矛盾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各2分)(2)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分)【方法论】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20、(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分)方法论: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3分)(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分)【方法论】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3分)21.答案:(1)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各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