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件(共41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件(共41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体系构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
的地位和内容
我国民主党派
我国政党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优点
性质
组成
主题
职能
作用
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核心考点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核心考点二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
发展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
性质
地位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我国的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名称(简称) 成立时间地点 组织成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1948年1月1日香港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为主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41年3月19日重庆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1945年12月16日重庆 经济界人士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1945年12月30日上海 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1930年8月上海 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致公党 1925年10月旧金山 归侨和侨眷为主
九三学社 1946年5月4日重庆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47年11月12日台湾 台湾省人士
≠政党联盟
2.我国的政党制度
地位 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
①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②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政治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④活动准则:
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⑴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指中国共产党同一切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并得到人民信任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合作,共同奋斗;
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法律的范围内互相批评,互相帮助;
互相监督
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披肝沥胆,以诚相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国家之兴为共荣,以国家之衰为共辱,同心同德,协力奋斗。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
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⑵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②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政治上
组织上
监督上
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相互独立的关系
互相监督
的关系
事业上
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
⑶政治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民主党派的参政权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不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不是在朝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不是联合(共同)执政
不是轮流执政、不是参与执政
民主党派的职权: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包括参加国家政权(担任国家机关领导人)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就“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出意见和建议)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就推进脱贫攻坚提出意见)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就《立法法》的制定提出建议)
注意: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享有参政权≠参加执政、参与执政
总纲: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总纲:第二条 中国民主同盟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在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
总纲:中国致公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中国共产党党章
中国民主同盟章程
中国致公党党章
⑷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知识要点 内容 易错纠正
基本内容 (1)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政党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3)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政治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5)根本活动准则:以宪法为根本
互相监督≠监督与被监督
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组织上:相互独立;法律上:地位平等
参政党≠反对党、在野党;≠轮流、联合、参与、共同执政,不是相互制衡
3.特点
4.优势
5.创新性 (新在哪里)
鲜明中国特色、独具特色: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
②新型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
③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②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③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①利益代表的广泛性: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
②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③决策施策的科学性: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区别 性质
地位
基础
联系
两个先锋队
“四个者”的政治联盟(≠阶级联盟、政党联盟)
是执政党,是中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一切
是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参政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工农联盟
各界知识分子(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
①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②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是隶属关系
③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以下对民主党说法均错误:在野党、反对党、共同执政、轮流执政、联合执政)
④工作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⑤法律上:是平等的关系,都以宪法为活动准则
知识拓展一
多党制 两党制 一党制
区别 执政形式 联合执政 轮流执政 长期执政
缺点 政权跟跌频繁 政局不稳定 两党互相攻击 政策连续性差 缺乏监督
容易独裁
代表国家 法国、德国、 意大利、印度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泰国、津巴布韦
联系 都是资产阶级政党,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知识拓展
特别提醒:我国实行多党合作,但并不意味着实行多党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并不意味着实行一党制;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但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但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没有独立性。
1.各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纠正: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2.遵守宪法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纠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纠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4.多党合作能够依法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
纠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依法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
易错矫正
易 错 清 零
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
答案与解析:×。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参政不等于执政。
答案与解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各自独立的;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5.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  )
6.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
答案与解析:×。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答案与解析:×。宪法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4.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各阶级的政党联盟。(  )
答案与解析:×。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7.让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国家机关的领导职务就是让民主党派参与执政。(  )
答案与解析:×。让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国家机关的领导职务就是让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不是参与执政。
核心考点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性质
组成
主题 团结和民主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 要求
★ 作用(补笔记)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人民政协≠民主党派
①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②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聚焦中心+职能+主题+监督)
①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②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
③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港澳台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注意:
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建言不决策,参政不行政
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政治联盟;不是政党,不等于我国政党制度
不能直接决策,不能直接管理,是民主监督不是监督权,监督无法律约束力。
政协≠民主党派
提案≠议案:政协委员向政协提交提案,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
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协委员不是由民主选举产生,而是由协商推荐产生。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职能 内容 环节 形式
政治协商 决策实施中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制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决策 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中(自上而下:共产党邀请) 会议形式:协商会、座谈会、专题会议...
民主监督 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 决策机关决策和执行的建议批评(决策中、后) 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协商式监督(批评建议式,没有强制性)
参政议政 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注:参政议政一般是主动建议 (自下而上:主动参与) 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
1.面对当前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政协委员提交了有关发展和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引起国务院重视,被纳入十四五规划。
2.长春市政协6个专题调研组经过数月深入调查结果显示,59.5%的人认为长春市执法人员素质低;85.5%的人认为执法部门存在不作为情况,59.3%的人对执法部门工作不满意.这份调查报告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3.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参政议政(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主监督(通过建议和批评的方式进行)
政治协商——通过座谈会和协商会
下列材料体现了政协的哪方面职能?
牛刀小试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区 别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职能 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监督 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听取报告、质询、检查工作等方式进行 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基本方式是批评和建议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政协委员由提名推荐产生,不行使国家权力
联 系 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③都接受党的领导
【知识拓展】
不要混淆人大与人民政协、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 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不是国家机关。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政协委员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的组成人员,不行使国家权力。
易错提醒
【拓展P58】(此段为党的二十大后添加)
在人民政协制度平台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发挥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通过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专题协商会议、协商座谈会议等,开展提案、委员视察考察、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等经常性工作,对国家大政方针、经济社会各领域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广泛协商、平等协商、有序协商、真诚协商,提出意见建议。中国共产党采纳和集中他们的意见建议,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接受党的主张并在各界别群众中宣传解释党的方针政策,增信释疑,最广泛地反映民意,最充分地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关,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解析:×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其相适应,二者共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易混易错
、人民政协怎样做好某事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③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要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P58最后一段)
答题模板
难点突破: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
民主协商:强调“如何协商”
民主协商强调的是“如何协商”的问题(民主地协商,而不是专制粗暴地协商)。民主协商的意思是符合基本民主规则的协商,即没有通过胁迫来进行协商,参与协商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各方意志自由不受控制和干扰,各方充分共享相关信息,协商过程遵循各方认可的程序和规则,协商时允许各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同的乃至对立的意见能够展开辩论,各种合理意见都得到充分尊重和适当采纳,等等。与民主协商相对应的词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
协商民主:强调“什么样的民主”
协商民主,协商是用来修饰民主的,或者说通过协商来体现民主(区别于选举、投票、票决、全民公决类民主),强调的是“什么样的民主”的问题。协商民主不是协商了就了事,协商只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并不是全部,协商的目的是达成共识、促进决策。此外,并非有协商即有民主。协商有民主的与不民主的之分,并非一切协商都是民主性的,如在资本操纵下的精英协商和虚假的谈判式协商等。协商民主最初就其实质而言,是民主的一种形式和类型,与此相对应的词是选举民主。
2.协商民主
地位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形式 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 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机构 ①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 促进团结
意义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商民主与民主协商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选举民主又称投票民主或者票决民主,是以公平竞争、投票决定解决公共事务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
协商民主是以平等讨论、理性协商、对话、交流沟通解决公共事务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强调理性、包容、平等与尊重,参与的主体具有多元性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侧重于民主形式。
民主协商即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民主协商在中国特指政治协商,而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协商民主包含着政治协商。参加民主协商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
民主协商侧重于发扬民主.
协商民主与
民主协商
(1)含义不同:协商民主是平等的主体,自由、公开、平等地参与对话、沟通和协商或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通过理性、负责的思考,审议各种理由的合理性,或者改变自身的观点,或者说服别人改变自身的立场,积极参与国家大事或公共事务的决策,通过自由平等对话来取得共识,保证公共和普遍利益的实现,使决策合法化、科学化。
民主协商即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重要的问题在决策前和执行中的协商,是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2)参与主体与参与者地位不同:“民主协商”参与者主要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各民主党派是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掌握决策权;而源于西方的“协商民主”,其协商主体更为宽泛,它不仅仅局限于党派之间的协商,还包括政府与全体公民或公民代表。
不要误认为人民政协履行国家职能。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政协职能不属于国家职能。
易错提醒
不要混淆民主党派与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人民政协的组成与活动中,不仅有民主党派,还有中国共产党及无党派人士等,二者不能混淆。
易错提醒
区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政治协商
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民主协商
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民主协商侧重于发扬民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主体则包括社会各阶层群众,涵盖面更大更广。侧重民主形式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具有高层次特点。侧重内容政治性
具体 体现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