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课件(共35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课件(共35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
选举
组成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基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与机关
产生: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地位:组成成员
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要求和义务: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常设机关/组成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
专门委员会:
是什么:内涵
为什么
怎么做: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必要性:决定因素
重要性:基本功能、地位、优势
体系构建
核心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2)方式: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人民
人大代表
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其他国家机关
具体行使国家权力
直/间
接选举


产 生
决定一切
重大事务
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直接行使
国家权力
对其负责
受其监督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注意】:我国人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行使国家权力,是间接民主。
性质
地位
职权
常设 机关
职能部门
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最高立法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决定权
最高任免权
最高监督权
制定、修改、废除法律(立废改释)
决定(除法律外)的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切重大事务,如大政方针、规划、预算的通过
选举、罢免、任命中央机构人员(人事任免)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听取审议相关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人大闭会期间)
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新增)
专门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大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性质
产生
职权
构成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新)
≠最高
①是常设机关不是工作机构;
②县级以下人大不设常委会
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机关(政府)
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审判机关(法院)
检察机关(检察院)
产生
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监察委员会
(最高权力机关)
(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国家元首)
(最高行政机关)
(最高军事机关)
(最高审判机关)
(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最高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可以概括为:
①三是:是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决定与执行的关系;
②四不是: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互相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
③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国家机关都要接受党的领导。
各专门委员会:
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
①性质:是全国人大的专门机构。
②职责: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受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专业性极强
提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策的科学性。
【注意】:
1、不要用材料中“决定”这个词来判断
2、听取、审议上年度的工作报告(已经结束)是监督权
3、通过、批准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属决定权
4、通过预算报告是决定权;通过决算报告是监督权;通过法律是立法权。
5、有立法权不一定就是立法机关。省、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授权立法,有立法权,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县(自治县除外)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大都没有立法权。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
思考:
材料分别体现全国人大行使了哪项权利?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八、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九、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监督权
决定权
决定权
立法权
监督权
监督权
监督权
决定权(将要执行)
任免权
监督权(上一年度)
监督权(上一年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 人民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 最高监督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代表组成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的名额代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大设常务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常务委员会。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区分
2、“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机关”的区分
3、“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区分
注意区分
4、 最高立法权与国家立法权、地方立法权的区分
前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国家元首、监察机关
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立法机关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不是立法机关,但能够行使立法权。
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行使地方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
国务院
制定行政法规
国务院相关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部门规章
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制定地方性法规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相关链接】——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P98)
我国的立法机关
第五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授权立法”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但立法法本身也需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修正。继2015年第一次修改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新修订的立法法对设区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增加“基层治理”,并将“环境保护”修改为“生态文明建设”。这表明( )
①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②扩大设区的市立法权限,适应地方创新治理的实际需要
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
④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按照法定职权开展立法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3、人大代表
(1)产生
(2)地位
(3) 职权 (权利)
(4)义务
由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
任期五年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①人大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受人民的监督。
县、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审议权:对各项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发表意见的权利
表决权:对各项议案包括对确定的候选人进行决定的权利
提案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大提出议案
质询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精讲点拨
必备知识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材料: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大会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60多件。另外还有代表对政府有关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思考:材料中人大代表行使哪些职权?
归纳总结
必备知识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
1.地位/性质:
2..职权:
3.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大
1.地位/性质:
2.职权:
全国人大
常委会
1.地位/性质:
2.职权:3.与全国人大关系
人大代表
1.地位/性质:
2.职权:
3.义务:
归纳总结
必备知识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
1.地位/性质:权力机关
2.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大
1.地位/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全国人大
常委会
1.地位/性质: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2.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
1.地位/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职权: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4.义务:①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见;
②模范遵守宪法法律;
③帮助政府推进工作;
④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拓展延伸:关于人大代表的几个误区
(1)不能认为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大代表。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的权力来自人民,他们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2)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处理国家问题。
①人大代表可以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但个人无权做出任何的决议、决定。
②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处理国家问题,并不代表他们无权处理问题,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行使审议、表决、提案、质询等职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或组织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督促有关机关或组织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拓展总结:人大做某事答题思路
1、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做某事
(1)理论角度: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常设机关 (地位)
③人大做某事是在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职权,结合材料分析)
④国家行政、监察、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材料体现哪个国家机关答哪个)
(2)现实角度:
①是做好某事的必然要求+结合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公民、权力机关、对国家社会、对发展全过程民主)分析其具体意义
②与“法律”有关时:有利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拓展总结:人大做某事答题思路
2、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如何做某事?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行使立法权,科学、民主立法,为···提供法律保障;
③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执法检查,使××法律贯彻落实;对××部门(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④支持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维护人民利益:权利+义务角度
⑤坚持民主集中制:(P49涉及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定制度自信,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从人大代表自身的角度:
①积极行使宪法和人民赋予的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②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③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
(2)从国家的角度讲:
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
知识拓展: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人大代表”答题必背:地位+产生+职权+义务
知识拓展:不同行为主体的职权(权力、权利、职权)
政府 行政机关 ----- 行使行政权、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履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法院 检察院 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坚持公正司法、独立司法
法院-----审判机关;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司法监督)
监察委员会 监察机关 ----- 独立行使监察权
人大 权力机关 ----- 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权力机关监督)
人大代表 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 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中国共产党 领导核心 -----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人民政协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 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公民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国体: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权力归属)
政体:国家政权如何组织和运用(权力分配)
国体
政体
决定
反映
人民民主专政
决定
反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注意:国体相同,政体可能不同。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核心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
组织形式
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P49探究与分享:
( 1 ) 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没有民主的集中——专制独裁 没有集中的民主——无政府主义
( 2 )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保障。
( 3 )地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
集中
在我国,凡属全国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的方针、政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通过之前,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将那些积极的、合理的,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的意见、决策或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人民与人大的关系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 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
(4) 表现:
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检察、审判、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民主:民主选举
民主: 其他国家机关去贯彻执行,各自行使其职权
集中: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民主: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集中: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集中: 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关键词:征求意见、网络征求意见、民主决策、集中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分组讨论、审议通过、授权地方立法、在中央授权下...少数服从多数、其他机关与人大协调配合等
3.人大制度的基本功能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律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也是党依法执政的表现)
这一过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依照法律程序(全国人大)转化为国家意志
法律规范
4.人大制度的地位、原因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原因:
①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②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
精讲点拨
必备知识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2)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
①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人大制度坚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
(1)根本原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基本功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律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3)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4)优越性: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知识总结: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总结:怎样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 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5)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履行各种职权角度)
(6)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行使权力履行义务角度)
(7)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石
制度保障
国家制度
根本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广义上包括国体和政体,狭义上是指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是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监督国有资产是人大的职能之一。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重要决策部署。为构建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人大监督、全民共建共享的国有资产治理新格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各地群众意见,让监督的“眼睛”和“耳朵”直接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医院;加强国有资产领域人大代表库建设,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意见;按照监督法等法律规定,逐步扩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范围、充实报告内容,实现全口径、全覆盖,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及审议意见向全国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保密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的内容除外);构建人大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推动人大监督科学化精准化,不断提高监督实效,使国有资产更好地造福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加强全国人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10分)
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监督国有资产是人大的职能之一。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重要决策部署。为构建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人大监督、全民共建共享的国有资产治理新格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各地群众意见,让监督的“眼睛”和“耳朵”直接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医院;加强国有资产领域人大代表库建设,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意见;按照监督法等法律规定,逐步扩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范围、充实报告内容,实现全口径、全覆盖,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及审议意见向全国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保密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的内容除外);构建人大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推动人大监督科学化精准化,不断提高监督实效,使国有资产更好地造福人民。
代表人民利益,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对人民负责
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意见
依法行使职权,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与时俱进推动监督科学化精准化,提高监督实效
国务院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民主集中制
参考答案
①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加强全国人大国有资产监督,构建人大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依法行使职权,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推动人大监督科学化精准化,不断提高监督实效,使国有资产更好地造福人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