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版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11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新版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1-11课)

资源简介

2024年新版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1-11课)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考点一、人类的演化: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
考点二、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一、古人类遗址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二、古人类代表: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古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生活 地位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县 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会不会制作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蓝田人 距今约160万年 陕西省蓝田 ——
郧县人 距今约100万年 湖北省郧阳 ——
古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 生产生活 特征 地位
北京人 距今约 70万-20万年 北京 周口店龙骨山 裴文中 ①群体生活 ②使用打制石器 ③使用天然火 (改善生存条件,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北京 周口店龙骨山 ①集体生活 ②使用打制石器 ③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④可能知道人工取火 ⑤爱美意识,埋葬逝者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三、意义: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是磨制石器。
【拓展】研究远古人类的方式: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考点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一、农业起源:
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2.起源过程:
(1)距今约2万年,对野生植物进行管理。
(2)距今约1万年,南北方都出现人工栽培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二、定居生活
1.关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人类的定居生活。
2.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3.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考点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一、概况
1.我国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2.代表:河姆渡遗址和舞阳贾湖遗址
二、河姆渡遗址
(1)时间:距今约7000年
(2)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下游地区)
(3)住房:干栏式建筑
(4)生产生活:①木结构水井②农业:种植水稻,使用骨耜生产工具③畜牧业:家畜饲养以猪、狗为主④手工业:使用天然漆,制作陶器等
考点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仰韶文化
1.概况
(1)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
(2)地点: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
(3)特征:彩陶
2.代表:半坡遗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
半坡遗址
①时间:距今约6000年
②发现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③住房:半地穴式房屋
④生产生活:农业:种植粟、黍,饲养猪、狗等家畜。②手工业:制作磨制石器;会纺织、制衣等。
3.墓葬:早期墓葬看不出显著差别;后期墓葬出现明显差别。
二、大汶口文化
1.时间:距今约5900-4400年
2.分布: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
3.墓葬:出现明显差异,表明当时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贫富分化。
三、龙山文化
1.时间:距今约4400-3800年,大汶口文化的后继者。
2. 生产生活状况:发展制陶技术(代表:蛋壳陶)表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重点:对比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人
距今时间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生活地点 今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今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房屋样式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农业 水稻 粟、黍
手工业 陶器 彩陶、骨针、纺轮(会纺织制衣)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自然环境的不同。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一、早期国家与文明起源
早期国家的形成
(1)时间:大约在5000多年前
(2)表现:早期城市形成;社会分化加剧,掌握权力的王出现。
二、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考点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
一、良渚古城
1.时间地点:距今约5300-4300年,位于浙江余杭。
2.水利系统:是同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3.考古发现
(1)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出土约20万千克的炭化稻谷。——价值: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2)墓葬特点:陪葬品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着军事指挥权的玉钺。——价值:和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4.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二、陶寺都城
1.时间地点:距今约4300-4000年,位于山西襄汾。
2.墓葬特点
(1)阶级分化严重:大型墓葬集中分布,随葬品表明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
(2)文化交流: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3.意义:陶寺都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三、意义: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考点三、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年代: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地点:黄河流域。
3.形成:①阪泉之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②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归附炎黄部落联盟。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
4.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尧舜禹的禅让
1.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
2.禅让制:部落联盟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
3.人物事迹: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被民众尊称为“大禹”。
三、对传说与历史的认识:远古传说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但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需要与文物史料或其他史料相互佐证,以了解历史真相。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考点一、王朝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亡国君主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 禹、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亳—殷 汤、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武王、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考点二、夏朝
1.地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2.世袭制: 启继承父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夏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
考点三、商朝
迁都:①原因: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②盘庚迁殷:迁到殷后保持相对稳定。
考点四:西周
历程:①周文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下做灭商准备。→②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46年牧野决战获胜,灭商建周,定都镐京。→③周公旦营建洛邑:加强对东部地区控制。→④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厉王逃亡。→⑤周幽王时:朝政腐败,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
2.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2)依据: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
(4)内容:①周王授予诸侯的权力:管理土地和民众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分封。
②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积极: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消极: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乱局面。
(6)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时期贵族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讲的就是分封制。
【拓展】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国君统治残暴,失去民心。
从夏、商、西周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考点一、东周的分期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史书《春秋》而得名)和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时期。
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考点二、王室衰微
1.表现:①诸侯不再分封,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标志着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②周王室仅管辖洛邑一带。③诸侯不听从周王命,各自为政。④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2.影响:①对周王室:周天子已失去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②对大的诸侯国:大国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
考点三、诸侯争霸
1.原因:①周王室衰微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③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
2.口号:尊王攘夷
3.春秋霸主:齐桓公(春秋首霸、管仲改革)、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影响:
积极:①国家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②促进民族交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消极: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考点四、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经济 发展
农业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手工业 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
商业 商业活动活跃,金属货币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考点一、战国七雄(军事)
七国形成:①田氏代齐②三家分晋:赵、魏、韩 ③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2.战争性质: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转变为战国兼并战争
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考点二、商鞅变法(政治)
背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
(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2.目的:为了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3.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内容
(1)政治方面: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是后来商鞅被处死的原因)③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加强基层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法治)
(2)经济方面:①废除旧的土地制度(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需求) 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积极性)③统一度量衡(便利赋税的征收)
(3)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5.性质:一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6.商鞅的品质:不畏强权、公正无私、严格执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
7.作用:使秦国各方面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8.变法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②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深得民心
【注意】 评判改革成功与否的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的发展。
9.启示: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有创新精神;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考点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
经济 发展
农业 1.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2.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秦国都江堰的修筑就是伟大的创举。
手工业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 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2.都江堰
时间 公元前 256 年(战国后期)
修建者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地点 四川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作用 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意义 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7课 百家争鸣
考点一、老子和《道德经》
1.简介: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
2.主张成就
(1)核心:道。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2)哲学: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辨证法思想)。
(3)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4)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考点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概况: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2.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
(2)政治主张: ①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当时的社会政治秩序。
②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教育主张: 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
3.影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考点三、百家争鸣
1.背景:①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制度逐步确立。③私学兴起,学术思想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
2.含义: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既展开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3.代表
学派 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拥护正义之战
荀子 《荀子》 主张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墨家 墨子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 庄子 《庄子》 强调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后被秦始皇采用)
兵家 创始人孙武(春秋)作《孙子兵法》,奠定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战国孙膑继承创新发展。
4.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考点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天文 ①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们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②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③《诗经》:记载了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④《春秋》:记载了哈雷彗星。
历法 ①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 ②商朝:历法逐渐完备。甲骨文中出现了干支纪日。 ③战国: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医学 ①传说: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②战国:扁鹊发明切脉诊法,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 ③战国:《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主张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对症下药。
考点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甲骨文
1.含义:商朝时期,人们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刻写的文字。
2.发现: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地位: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4.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二、青铜器
1.特点: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2.原料:铜、锡、铅。
3.用途: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4.金文:商朝中晚期开始,青铜器上刻的文字。
5.代表
(1)何尊:有铭文“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2)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四羊方尊:青铜器中的精品。
(4)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
考点三、《诗经》和“楚辞”
一、《诗经》
1.地位: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2.组成:"风""雅""颂"三部分。
3.价值:①关注现实。②保存丰富的先秦史料。
二、“楚辞”
1.简介: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作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离骚》——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三、共同作用:《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注意】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难点突破:观点论述题】
围绕“改革对社会的重大作用”提炼观点,并选取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论述:战国时期,为适应当时社会变革潮流,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通过变法,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恰当的改革是实现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考点一、秦灭六国
一、背景(条件):
1.统一是民心所向。
2.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4.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
二、经过
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三、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以咸阳为都城
四、秦统一的意义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考点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2.内容
(1)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三公九卿制):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三公之下设置“九卿”。
(3)地方: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考点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2.措施和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上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
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经济上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上 统一车轨和道路宽度、开凿灵渠 加强对各地的控制和便利了交通往来
军事上 南方: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 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
3.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 唯物史观】
评价秦始皇(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论从史出,辩证分析,一分为二)
1.功主要表现在:①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一秦朝。②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
2.过主要表现在实行暴政:①赋税、徭役、兵役繁多,刑法严苛。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总之,秦始皇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考点一、秦的暴政
表现: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③法律严苛、刑罚残酷④焚书坑儒⑤秦二世更加残酷
考点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1.原因:①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
3.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发展: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5.结果:失败
6.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考点三、秦朝的灭亡
一、巨鹿之战
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二、秦朝灭亡
刘邦: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约法三章)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考点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一、楚汉之争
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四年)
2.双方:项羽(西楚霸王)和刘邦(汉王)
3.目的:争夺国家统治权
4.结果:垓下决战,刘邦胜利。
5.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
(1)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
(2)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3)根本原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二、西汉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
考点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道家:无为而治)
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2.措施:
(1)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
(3)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缓和双方的关系。
3.作用: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考点三、“文景之治”
1背景:汉高祖死后,继任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2.农业措施: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汉文帝)
(2)下诏准许缺少耕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汉景帝)
(3)进一步轻徭薄赋,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
(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3.手工业:纺织技术水平高超;漆器造型美观。
4.商业: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获利颇丰,成为富商大贾。
5.城市建设:长安城已初具规模,热闹繁华。
6.民族交往: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
7.局面: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
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
(1)秦亡原因:暴政。
(2)汉兴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