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知识清单知识点一: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 概况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结果 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局部抗战 (1)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华北危急与一二.九运动 (1)民族危机加剧: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爱国救亡运动高涨:1935年12月,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西安事变 概况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结果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平解决意义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知识点二: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 概况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结果 卢沟桥失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列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 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军队 改编 (1)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2)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任军长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南京大屠杀 概况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陪都,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知识点三: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 概况 1937年8月,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姚子青宝山保卫战、谢晋元四行仓库保卫战。1937 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台儿庄战役 概况 1938年3月,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意义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武汉会战 概况 1938年6月开始,日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逐次抵抗,消耗敌人。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影响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第三次长沙会战 概况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后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影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豫湘桂战役 概况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一溃千里。知识点四: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 概况 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设伏,将日军1000多人全部歼灭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毛泽东《论持久战》 背景 1938年,毛泽东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发表了《论持久战》内容 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意义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建立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目的),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作战方式 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 战术: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措施 政治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民主选举,精兵简政经济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影响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战的整体百团大战 目的 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概况 1940年下半年,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意义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知识点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全民族坚持抗战 史实 (1)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建立和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左权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2)中国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一系列战役 ,张自忠在1940年枣宜会战中殉国 (3)社会各阶层:各地青年学生、妇女、工人、文艺界、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都积极支援抗战 (4)全国各民族:以自发组建抗日武装、募捐支前等各种方式参加抗日斗争意义 全民族抗战使日本侵略者陷人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共七大 时间 1945年4-6月 地点 陕西西安内容 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战经验;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日本投降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2)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10月25日,台湾日军投降,台湾光复抗日战争的胜利 胜利原因 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 。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③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和支持。胜利意义 国内 ①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国际 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抗战精神 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