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1.1 人口分布如果告诉你,图1.1中圆圈所示范围的人口数量比其他地区的人口总数还多,你会感到惊讶吗?图中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超过40亿,占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01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一、人口分布的概念(1)两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5人/km2(2)两地人口分布的格局有何差异?两地人口密度相同,但是人口分布状况差异很大。左图人口分布很不均匀,都集中在西侧;右图则比较均匀。人口密度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均数,它掩盖了所计算范围的内部差异。考虑的范围越小,所计算出的人口密度就越能反应出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一、人口分布的概念“四密四疏”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北美东部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1、不平衡性世界人口在大洲之间的分布差异很大。亚洲不足地球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60%左右。南极洲目前无定居居民。目前亚洲、非洲和欧洲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开发早)1)在大洲的分布2)在国家的分布世界人口在国家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2016年,世界人口总数达74.42亿。人口超过1亿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13个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达46.4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2.47%。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中国美国墨西哥巴西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孟加拉国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日本# 2016年人口超过1亿国家及其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亚洲发展中国家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90%左右分布在北半球,尤其20°N-60°N最为集中,而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小,人口分布稀少。2、趋向性1)从纬度位置看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从海岸向内地200千米的范围内,集中了世界50%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0%2、趋向性2)从海陆位置看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7%2、趋向性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3)从地形角度看1、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例如,从海岸向内地200千米的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0%;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7%。读图1-2,完成相关任务。(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为何人口较少?活动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较小。(2)推测除南极洲外,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全洲总人口的比例最低的大洲是哪一个?说出你的理由。非洲。非洲海岸线平直,少优良港湾,距离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占非洲总面积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较为凉爽,适宜居住。世界各大洲城镇人口比例的变化 /% 年份 北美洲 拉丁美洲 欧洲 大洋洲 亚洲 非洲 世界/%1990 75 71 70 71 32 31 432014 82 80 73 71 48 40 542050 87 86 82 74 64 56 66注:2050为预测数据 世界人口城乡分布总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联合国公布的数据表明,2014年全球约有54%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北美洲是城镇人口比例最高的大洲,非洲是城镇人口比例最低的大洲2、趋向性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4)在城乡分布上1、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例如,从海岸向内地200千米的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0%;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7%。读图1-2,完成相关任务。(3)根据以上分析,试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活动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地区,并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1)在图中边框的刻度处标注经度和纬度。2、20世纪中期,美国地理学家邦奇(W.Bunge)等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0°30°N60°N30°S0°180°90°E90°W(2)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共存在几个人类大陆?分别是哪些地区?4个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0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环境:经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一、自然因素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这是因为,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即不像热带地区那么酷热,也不似寒带地区那么严寒,鲜明的季节更迭为人类开展多种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大、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适宜人类的生存繁行。一、自然因素2、地形在云南的热带及其边缘地区,人口垂直分布状况与国内其他地区有所差异。例如,南定河的河谷平原,尽管地势低平,但过热过湿,排水不畅,加上草木繁茂,疟疾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因此人口分布较少;元江中游河谷平原地处雨影区,气候燥热,人口也不多。相反,在当地海拔适中的山地和高原,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疟蚊危害明显减轻,人口分布较为稠密。(1)在青藏高原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如青海的河湟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及拉萨河谷等,而其他地区人口则非常稀少。议一议,青藏高原与云南的热带及其边缘地区相比,两者人口垂直分布模式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而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好,加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云南热带及其边缘地区的低地,气候湿热,排水不畅,草木繁茂,疟疾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人口分布较少。海拔适中的山地和高原,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疟蚊危害明显减轻,人口分布较为稠密。(2)在热带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山区和高原。对照世界地形分布图,找出能够说明这一地理现象的实例。巴西人口集中在巴西高原而亚马孙平原较少;墨西哥人口大部分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地区。①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灌溉便利,具有交通(航运发达)、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人口较为密集。②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大。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而绿洲之外,则人烟稀少。一、自然因素3、水资源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人口分布。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土壤贫瘠一、自然因素4、土壤东北黑土分布与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大型油田的开发、煤矿的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或人口较少的小村庄崛起为新的城市。例如:大庆、克拉玛依、四川攀枝花等。一、自然因素5、矿产资源1、想一想,下列人口稀少区域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在表格中画圈)人口稀少区域 地形 水文 土壤 植被 气候亚马孙平原 青藏高原 撒哈拉沙漠 格陵兰岛 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一般来说,哪里有产业活动,哪里就有从事生产、服务活动的人口;哪里有人口集聚,哪里就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服务活动。工业园区钢铁工业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纺织厂二、人文因素1、经济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二、人文因素1、经济社会阶段 产业活动 (类型、规模)人口分布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后分散而均衡农业(依赖土地)工业、交通、商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向城镇集中,呈现点、轴集中态势国际贸易的发展沿海港口城市发展,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政府的政策及战争、宗教等,有时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在建都前荒无人烟,建都后20年就发展成为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二、人文因素2、社会2011-2017年,饱受内战摧残的叙利亚,有400万人逃离家园。印巴分治——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诞生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并引起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往往稠密。如亚洲东、南部。二、人文因素3、历史拥有相似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共同语言的人们习惯性聚集在一起,进而影响人口分布。旧金山唐人街美国费城唐人街二、人文因素4、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环境对人口的制约程度逐渐弱化。美国硅谷二、人文因素5、科技中国人口分布03# 活动探究-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的论文在该文中,他提出了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瑷珲一腾冲线)这是一条从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大致倾斜45°的直线,今称黑河一腾冲线胡焕庸[1901年—1998年]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重要奠基人胡焕庸是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1928年,胡焕庸从法国留学归来,便投入我国的人口地理研究。当时只有一套不完整的各县人口统计资料,胡焕庸不得不从各种公报、杂志上逐省、逐县地收集、补充资料,终于获得了一套基本覆盖全国的县级人口统计数据。1935年胡焕庸依据点的密度,绘出了我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东南半壁面积占比43.8%人口占比94.1%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水源充足以农耕为经济基础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黑河西北半壁面积占比56.2%人口占比5.9%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畜牧业发达寒潮、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闭塞,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落后城镇化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腾冲胡焕庸线# 活动探究-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找出黑河-腾冲线西北侧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归纳它们的地理分布特点,分析其人口较为稠密的原因。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呈点状或带状分布。新疆绿洲地区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南部河谷原因: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水源充足的绿洲或河流沿岸地区,人口稠密。②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热量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人口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活动探究-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②分析黑河-腾冲一线的地理意义,讨论该线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内在联系。地理意义:①该线直观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东南侧人口稠密,西北侧人口稀疏。②是地理研究和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活动探究-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②分析黑河-腾冲一线的地理意义,讨论该线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内在联系。# 活动探究-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②分析黑河-腾冲一线的地理意义,讨论该线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内在联系。内在联系:该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东南侧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充沛,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西北侧位于非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降水较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活动探究-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3)近一个世纪以来,虽然我国人口分布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胡焕庸先生提出的人口分布对比线依然是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基线。议一议,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人口分布对比线是否会向西北方向移动?为什么?方案一:不会,该线西北自然地理环境恶劣,气候干旱,自然承载力有限,人口难以大量增长。方案二: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交通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这条人口分界线会小范围波动。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C.植被 D.土壤A2、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A.气候和地形 B.地形和经济 C.气候和科技 D.地形和科技A湖南省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下图为湖南省某年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湖南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南部人口密度最大B.西部人口密度较小C.中部人口密度最小D.自南向北数量递减4、影响湖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交通 B.经济水平C.地域文化 D.地形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