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违法行为。知道法律的作用,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种类,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责任意识:感受法律的尊严,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做一个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教学 重点 法律作用,违法分类。 教学 难点 违法行为具体表现,遵章守法。 教学过程导入 热点速递:浏阳开展”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日前,浏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一中队在与市公安局淮川派出所联合开展“保畅通、保安全”交通整治百日攻坚'雷霆行动”时,采用非现场执法的方式发现了一起交通违法行为。“当时通过视频巡查发现,一男子驾驶摩托车载着两人,但3人均未佩戴安全头盔。”淮川派出所民警张小伟说。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交通违法嫌疑人唐某竟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其驾驶的摩托车也未依法进行注册登记。一次出行涉嫌多项交通违法行为,在交警大队接受行政处罚后,唐某被淮川派出所依法行政拘留3日。 思考:这带给你哪些思考 授新课 活动1:写一写:把你所知道(熟悉)的法律、法规名称写在纸上.(2分钟)根本法:《宪法》 基本法律:如:《刑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环境保护法》....... 行政法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地方性法规:如《湖南省河道管理条例》....... 活动2:看一看--普法小剧场 思考 :看视频结合课本,请你说说法律有何作用 提示: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p47-48相关内容和各情景的问题,分析三种不同的行为,并将小组讨论结果填至表格中。 情景剧场一: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思考: 1.该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 2.若是,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 对社会危害程度 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情景剧场二: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思考: 1.该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 2.若是,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 对社会危害程度 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情景剧场三: 浏阳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被告人小施(化名)因犯盗窃罪被判拘役六个月,宣告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思考: 1.该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 2.若是,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 对社会危害程度 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课堂笔记: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成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P48)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 ①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②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行政制裁:①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②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③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处罚: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 ①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②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比较一般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与犯罪: 共同点: 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有社会危害性;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不同点: ①触犯的法律不同;②社会危害程度不同;③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结论:①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辨一辨: 1.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但是犯罪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2.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3.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提示:错、错、错、对。 情境创设:小王的一天 小王是一家照相店的店主。 早上7点钟,小王开车回店。因昨晚失眠,恍惚的他在十字路口处闯红灯飞驰驶过。回到店后,小王擦拭了门口的广告牌。广告牌上的照片是之前一位顾客的艺术照,小王瞒着顾客将其照片展出。中午,小王收到了房东第三次催交当月房租的信息,小王转帐-半租金给房东,并回复“我每天都早出晚归,有一大半时间不在租房里,所以我只交一半租金!”后拒接房东电话。 下午,房东来到店里追讨房租,两人争执起来,双方很快从言语冲突发展到肢体接触,就在两人厮打时,小王拿起手中的水果刀失手杀死了房东。 思考:请分析该情境中小王的违法行为类型。 提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笔记: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行政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新闻链接:新闻一:浏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当地公安部门成功破获一起涉及国内多地的制造、销售假冒”50年内部特供”浏阳河白酒案,扣押涉案商品3000余件,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新闻二:张坊派出所接举报称有人非法生产烟花制品。经查,张某、吴某等8人在家中用周某提供的原材料进行烟花产品的非法包装。目前,8人均已被行政拘留,周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闻三:大瑶派出所通过深挖扩线,成功抓获2名伪造《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的犯罪嫌疑人邱某、黄某。经查,黄某将需要伪造的内容提供给邱某在家中伪造《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贩卖给他人牟取非法利益。目前,邱某、黄某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思考:三则新闻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提示: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 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池某因破坏铁路封闭网被处罚款;翟某因醉驾被判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2.关于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前者触犯行政法律,后者触犯刑法 ②两者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③都应受法律制裁,承担法律责任④一般违法行为也是犯罪行为 A.①③ B. ①④C. ③④ D. ②③ 3.初中学生丁某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筹措上网费用,偷盗了别人的财物,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丁某的行为( ) A. 属于犯罪B.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触犯了刑法D. 是一般违法行为 4.为了更好地保护英雄,响应民众的呼声,2018年4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对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土事迹和精神的行为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这表明( ) ①该法的制定顺应民意,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②民众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了立法 ③公民有权依法惩罚丑化英雄的行为 ④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尊重英雄烈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前不久,北京某医院门口,两名女护士下班时刚要打开被自己私自上了锁的共享单车,就被巡逻民警抓个正着,两人被行政拘留5日。两名女护士私锁共享单车的行为( ) ①属于不文明行为 ②是不道德行为,但不违法 ③属于违法行为 ④应受刑罚处罚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