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古田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60分钟完卷)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摄入的糖类,有的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有的必须要经过水解后才能被细胞吸收,下列糖类中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的是( )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乳糖
2.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人感染该病毒后可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关于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生物
B.其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不能独立繁殖
C.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一个结构层次
D.其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3.下面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B.细胞学说的提出为后来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C.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
4.枯木也逢春。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下列各项中,与该段朽木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一块草地里的全部害虫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一片雪地里的全部生物 D.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猕猴
5.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是乙有细胞壁
B.甲和丙的主要区别是甲有细胞结构
C.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有拟核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乙没有遗传物质
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与颤蓝细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颤蓝细菌有细胞壁
B.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颤蓝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二者结构上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
D.二者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人体细胞较大,有多种复杂的内部结构
7.支原体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胞生物,有些种类可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核酸彻底水解后会得到8种分子
C.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
D.细胞中一定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8.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功能的是( )
A.催化功能 B.储存遗传信息 C.运输功能 D.免疫功能
9.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由于氧具有比氢更强的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使氧的一端稍带负电荷,氢的一端稍带正电荷。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水分子间可相互吸引,形成氢键,氢键易于形成和断裂,水分子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多种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带有正、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维生素D等物质的良好溶剂
B.氢键使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因此水有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C.结合水与细胞中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利于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
10.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化学元素。牛和草在化学元素的种类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上分别是( )
A.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B.种类和含量都大体相同
C.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较大
D.种类差异很大,含量上大体相同
11.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的遗传物质是DNAB.真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C.动物和植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1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刚收获的种子在晒场上晾晒时丢失的水分为自由水
B.自由水在细胞内充当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
C.将晒干的种子放在试管中烘烤的过程中,部分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而散失
D.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细胞代谢增强
13.下列物质的鉴定实验中所用试剂与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B.脂质—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D.淀粉—碘液—蓝色
14.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有关“蚕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蚕丝主要成分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B.蚕丝的形成过程中一定有脱水缩合
C.以蚕丝为原料的服装可以用热水洗涤
D.蚕丝中一定含有化学元素C、H、O、N、P
15.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元素A包括C、H、O、N、P
B.核酸的多样性是由B的数量、排列顺序决定的
C.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酸,D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
D.一般情况下,在生物体的细胞中C具有两条链,D具有一条链
16.如表所示为人体某种蛋白质的结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名称 氨基酸总数 氨基总数 羧基总数 R基上羧基数
数目 207 24 27 24
A.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一般不超过21种
B.侧链基团上氨基数为21
C.合成该蛋白质时至少失去206分子的水
D.该蛋白质由3条肽链构成
17.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若图1表示活细胞,则A为水
B.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则A为蛋白质
C.图2中a是氧元素
D.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a
18.下列各组生物或细胞中,均能完成该种生物各项生命活动的一组是( )
A.乳酸菌和酵母菌
B.萌发的小麦种子和白菜叶肉细胞
C.人口腔上皮细胞和草履虫
D.蓝细菌和流感病毒
19.下列选项中,均不含氮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葡萄糖和几丁质 B.脂肪酸和性激素
C.核糖和核糖核苷酸 D.氨基酸和抗体
20.“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菱花与蒲叶属于不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B.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C.“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群落
D.“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2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22.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
A.血红蛋白 B.DNA C.淀粉 D.纤维素
23.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有重要作用,因而碳被称为“生命的核心元素”
B.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P可用于合成核酸、磷脂等含磷物质
C.维生素D属于脂肪类物质,能够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24.下列蛋白质结构片段彻底水解后,不可能生成的氨基酸是( )
A. B.
C. D.
25.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鸭子只吃玉米、谷类和菜叶也能肥育,主要原因是糖类可以转变为脂肪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多,释放的能量多
D.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自然健康的体态
26.如图是细胞中由单体形成多聚体的模式图,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形成的多聚体均以碳链为骨架
B.若单体为葡萄糖,形成的多聚体可为糖原
C.若单体为氨基酸,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
D.抗体、RNA和淀粉的合成都符合这个模式
27.“焦边”是由缺钾所引起的植物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象。某同学欲探究钾对植物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配制了两种培养液进行实验,培养液主要成分的配方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类别 培养液所含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mg·L-1)
KNO3 CaCl2·2H2O MgSO4·7H2O (NH4)2SO4
甲组 完全培养液 25000 150 250 134
乙组 缺钾培养液 0 150 250 134
A.因变量为叶片边缘是否出现枯黄色
B.该实验可证明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C.两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缺钾会导致植物出现“焦边”现象
D.可以增加一组二次对照实验,即在缺钾培养液中加入钾,观察植物叶片生长是否恢复正常
28.如图为由a、b、c三条链共81个氨基酸构成的胰岛素原,其需切除c链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分子中含有2条肽链、49个肽键
B.胰岛素原分子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C.胰岛素原分子的合成过程共脱去80分子水
D.切去C链不需要破坏二硫键,需消耗两个水分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本卷共2题,共44分。
29.(21分)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营养与否直接影响着全天的精神状态,健康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一份常见的早餐配餐如下:猪肉包子、杂粮粥、多种蔬菜、豆浆、牛奶、鸡蛋。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发现该早餐中富含有K、Ca、Zn、P、Mg、Fe、Cu等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
(2)该早餐中富含淀粉并可为上午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食物有______。同质量的脂肪储存的能量高于糖类是因为脂肪中含______(填元素)多。植物油富含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常呈液态。
(3)牛奶中含有乳糖,乳糖水解生成______。牛奶中往往添加钙、铁成分,其中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4)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变性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数目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在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格外注重其中的______(填“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种类和含量。
(5)某同学欲要探究牛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在牛奶样液中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但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能否说明牛奶中没有还原糖,为什么?______。
30.(23分)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图甲 图乙 图丙
(1)图甲表示动植物体内多糖的分子组成示意图,其中属于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______,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______(填器官)中。这三种多糖,纤维素是构成______的主要成分。
(2)图乙的分子结构中碱基C的中文名称是______,该核酸与另一种核酸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后者含有______、______。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T、G3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______种。
(3)图丙是某动物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图。血红蛋白分子是由574个氨基酸经______过程形成的,其含4条肽链,α、β链各2条,肽链之间通过4个二硫键连接(二硫键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该分子中含有肽键数为______,形成血红蛋白过程,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
(4)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功能,抗体具有免疫功能,两者功能各不相同。请从蛋白质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古田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
AADBB DABAC CDBBC CDABD AACBA CBB
3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1分)
(1)Zn、Fe、Cu(2分,答不全得1分、答错不得分)
(2)猪肉包子、杂粮粥(2分,答对一个得1分)氢(H)不饱和
(3)半乳糖、葡萄糖(2分,答对一个得1分)无机盐是构成细胞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4)不影响 不变 必需氨基酸
(5)不能,因为没有放入50~65℃的水浴进行加热(3分,判断1分,理由2分)
3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3分)
(1)糖原 肝脏、肌肉(2分,答对一个得1分) 植物细胞壁(植物未写扣1分)
(2)胞嘧啶 核糖 尿嘧啶 5
(3)脱水缩合 570 10268
(4)不同蛋白质其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1分)和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1分)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1分)不同(3分,按点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