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2《服务社会》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2《服务社会》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弘扬感恩他人、奉献社会的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道德修养 :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内化道德规范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 法治观念 :增强劳动观念,爱岗敬业,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品格和事迹,逐步体味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健全人格 :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提高搜集、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和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责任意识。
教学 重点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教学 难点 如何做到服务社会。
教学过程
导入 聚焦热点:700名大学生志愿者亮相2024中非合作论坛 在9月4日至6日举办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有一批时刻面带微笑的青年志愿者们,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背景和专业服务,成为峰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授新课 材料分享:在杭州的深夜,一位名叫王坤森的浙江大学退休教授,用他那并不高大的身躯,书写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他坚持拾荒11年,只为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圆大学梦。王坤森教授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他深知教育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因此,他决定靠捡废品来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他的善举不仅感动了无数人,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妻子。尽管妻子已经去世,但王坤森教授并没有放弃他的助学之路。他的身体虽然日渐衰弱,但他的信念却从未改变。他坚信,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那些贫困的孩子尽一份力。王坤森教授的善行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贫困学子的前行之路,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温暖、最坚韧的一面。 思考:王坤森老人11年的坚守值得吗? 提示:王坤森老人在奉献的过程中帮助贫困学子增长知识、改变命运,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坚守是值得的! 启示: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新闻链接:“能够在生日当天参与学青会的志愿服务,弘扬奉献互助的志愿者精神,让教学漫谈,更加特别!”在第一届学青会(公开组)时笔我的生日更加有意义球比赛现场,礼仪志愿者邢靖谊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 想一想:这个与“小青芒”相伴的特殊生日让邢靖谊有哪些成长与收获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年龄的增长、经济的成熟、个人的成长(礼仪学习、志愿精神、热情大方的服务品质等) 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知识小结:服务社会的意义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图片分享: 思考1:青年志愿者事业是在什么组织的领导下展开的 为什么 提示:共青团 思考2:服务和奉献社会,为什么要发挥共青欢迎关团的组织、带领作用 提示:(1)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2)作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3)使命:在新时代,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思考:有同学认为:“中学生年龄还小,不需要服务社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你如何看待该观点 提示:习近平说: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4.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图片分享: 材料分享: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在蚂蚁森林里种植的虚拟“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该怎样服务社会? 提示: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人物事迹: 高凤林作为大国工匠的代表,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贡献,在航天领域树立了榜样 。他长期致力于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关,填补了我国相关技术的空白,为探月、探火、空间站建设等国家重大任务的顺利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高凤林凭借“新一代运载火箭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焊接制造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对他专业技能和报国之心的高度认可。他不仅在工作中追求极致,还积极传授工匠精神,鼓励青年职工和在校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 思考1.以高凤林为代表的大国工匠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思考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怎么做 提示: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知识小结: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③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马旭是中国第一名女空降兵,通晓英、日、俄三国语言,还和丈夫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相关空白,被称为军中的“居里夫人”。86岁的她将毕生积蓄的1000万元巨款,捐给了家乡,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建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捐助用于教育、公益事业,能提升马旭的社会知名度 ②她致力于科研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③她的善举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给我们以巨大的精神动力 ④有了这笔捐款,当地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就能提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誓词是:“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从誓词中,我们感受到(  ) ①志愿者以“奉献、服务、友爱、互助、团结、进步”为宗旨 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雷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 ③志愿者在传播一种“关心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理念 ④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贫困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服务社会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社会 ③我们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参加公益活动④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