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十月月考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是(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解析】【详解】ABCD: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本题选A。2. 私有制的确立的标志是( )A. 劳动对象变为私有财产 B. 奴隶变为私有财产C. 土地变为私有财产 D. 贫富分化加剧【答案】C【解析】【详解】ABCD: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C正确,排除ABD。故本题选C。3.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英国等各国羊毛价格不断上涨。于是,许多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纷纷用篱笆把大片土地圈起来辟为牧场,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家园赶走,使他们沦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①需要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②使雇佣关系出现,从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③体现了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活动来掠夺大量财富④是资产阶级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杂税实现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许多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纷纷用篱笆把大片土地圈起来辟为牧场,把成干上万的农民从家园赶走,使他们沦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同时体现了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活动来掠夺大量财富,故①③符合题意。②:早在新航路的开辟之前,雇佣关系就已出现,故②错误。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产生,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4.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 )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④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取代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是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②③符合题意。①: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①说法错误。④: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社会,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 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伟大著作是( )A. 《乌托邦》 B. 《德意志意识形态》C 《共产党宣言》 D. 《资本论》【答案】C【解析】【详解】ABCD: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ABD排除,C正确。故本题选C。6. 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深刻指出,“这第一次胜利还不是最终胜利”,但“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的高度评价旨在强调十月革命( )①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由假设变科学②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了无产阶级政权,②③应选。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的飞跃,①不选。④: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不选。故本题选C。7. 近代中国人民历史任务是( )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推进改革、建立民主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民族复兴、领先世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③正确。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推进改革、建立民主”不是近代的历史任务,②排除。④: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梦的内容,“领先世界”的表述不准确,④排除。故本题选B。8. 100多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表现在(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地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故①②入选。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故③不选。④: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9. 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 )A. 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B. 社会主义一定要实现C.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D.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A: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这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的证明,A不符合题意。C: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有其社会历史必然性,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C符合题意。BD:材料证明的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密切关系,而不是仅强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BD排除。故本题选C。10.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C: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的私有制,C正确。AB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三大改造”的作用及影响,不是其实质,ABD排除。故本题选C。11. 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B.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D.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AD: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AD属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范畴,排除。BC: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错误,C正确。故本题选C。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就参与主体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人民作为参与主体,这是与以往的革命最大的不同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之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①正确。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之一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正确。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之一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③错误。④:最大的不同应该是领导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13.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事件是( )A. 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B: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符合题意。ACD:这三项都是开启改革开放后的具体进程表现,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4.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 B. 1984年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C. 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1992年后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C: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正确。ABD: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1984年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和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都不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 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其优越性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③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④生产力发展水平空前提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具有极大的优越性,①③正确。②④: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空前提高,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6.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②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提出建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②→③→④→① B. ④→①→②→③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③→②【答案】B【解析】【详解】④: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④排第一位。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①排第二位。②: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排第三位。③:2013年,提出建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③排第四位。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④→①→②→③。故本题选B。17. 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 )A. 原始人平均分配消费品 B. 在原始社会人人平等,谁也没有特权C.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D. 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ABCD:原始人平均分配消费品,在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这表明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根本原因在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说法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8.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①立足社会实践,获得世界各国认可②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④是对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马克思主义立足社会实践,但并没有获得世界各国认可,①错误。②④:“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强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9.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③④: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2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________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A. 农村B. 城市C. 市场经济体制D. 文化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A符合题意。B: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B不符合题意。C: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C不符合题意。D: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始于2003年,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A.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B. 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曲折C. 立足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发展中国D.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答案】A【解析】【详解】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A正确。B:必须正视困难与曲折,积极解决,而不是回避,B错误。C:立足中国实际来发展中国,C错误。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不能以阶级斗争为中心,D排除。故本题选A。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ABCD: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本题选A。23. 2013年9月29日,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运行。十年来,党中央先后设立了上海、广东、辽宁、海南、山东、北京等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这说明( )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③改革开放改变了我国生产关系的性质④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十年来,党中央先后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①②正确。③:改革是对我国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③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4.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③适应生产关系状况的生产力可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④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①④正确。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②错误。③: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③错误。故本题选B。25. 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两个必然”: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指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都在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①正确。②:“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但并未说明其过程是漫长的,②排除。③:“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都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进行论述,“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③正确。④: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阶级斗争和改革,后者并未涉及,④排除。故本题选A。二、阅读材料。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萧条。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根据材料,运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 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B. 在政治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D: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为生产相对过剩,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矛盾的影响下,一方面是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一方面,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且难以治愈,D符合题意。A: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直接原因之一,A不符合题意。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不符合题意。C:本项不是最佳答案。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称:“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根据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并选出正确的选项。( )A.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飞跃B. 指明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具体方法和路径C. 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D. 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答案】C【解析】【详解】A: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排除。B:《共产党宣言》指明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方法和路径,B排除。C:《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C正确。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D排除。故本题选C。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根据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并选出正确的选项。( )A. 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B.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C. 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D.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A: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A排除。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排除。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C排除。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D正确。故本题选D。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请选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A. 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B. 使这时的基本国情得以改变C. 开始了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D. 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答案】A【解析】【详解】A: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A正确。B:此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是当时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B排除。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C排除。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D排除。故本题选A。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根据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相关知识,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并选出正确的选项。( )A.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B.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 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D.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答案】C【解析】【详解】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A排除。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B排除。C: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正确。D: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而不是改革开放确立的,D排除。故本题选C。3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20世纪初,正当中国人民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时候,从地跨欧亚的俄国放射出一道人类进步的希望之光。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12分)【答案】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的民主革命找到了社会变革的坚定力量,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40多年来,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用40多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2分)【答案】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③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政治试卷一、选择题1.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是(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2. 私有制的确立的标志是( )A. 劳动对象变为私有财产 B. 奴隶变为私有财产C. 土地变为私有财产 D. 贫富分化加剧3.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英国等各国羊毛价格不断上涨。于是,许多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纷纷用篱笆把大片土地圈起来辟为牧场,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家园赶走,使他们沦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①需要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②使雇佣关系出现,从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③体现了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活动来掠夺大量财富④是资产阶级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杂税实现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④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取代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伟大著作是( )A. 《乌托邦》 B. 《德意志意识形态》C. 《共产党宣言》 D. 《资本论》6. 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深刻指出,“这第一次胜利还不是最终的胜利”,但“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的高度评价旨在强调十月革命( )①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由假设变为科学②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近代中国人民历史任务是( )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推进改革、建立民主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民族复兴、领先世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8. 100多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表现在(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地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 )A. 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B. 社会主义一定要实现C.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D.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10.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1. 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B.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D.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就参与主体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人民作为参与主体,这是与以往的革命最大的不同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13.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事件是( )A. 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4. 改革开放40多年历史进程中,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A.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 B. 1984年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C. 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1992年后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15. 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其优越性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③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④生产力发展水平空前提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②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提出建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②→③→④→① B. ④→①→②→③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③→②17. 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 )A. 原始人平均分配消费品 B. 在原始社会人人平等,谁也没有特权C.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D. 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18.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①立足社会实践,获得世界各国认可②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④是对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9.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________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A. 农村B. 城市C. 市场经济体制D. 文化体制2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A.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B. 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C. 立足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发展中国D.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 )A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3. 2013年9月29日,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运行。十年来,党中央先后设立了上海、广东、辽宁、海南、山东、北京等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这说明()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③改革开放改变了我国生产关系的性质④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4.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中(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③适应生产关系状况的生产力可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④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5. 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两个必然”: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6.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萧条。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根据材料,运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B. 在政治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7.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称:“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根据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并选出正确的选项。( )A.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B. 指明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具体方法和路径C. 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D. 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28. 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根据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并选出正确的选项( )A. 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B.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C. 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D.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29.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请选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A. 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B. 使这时的基本国情得以改变C. 开始了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D. 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30.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根据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相关知识,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并选出正确的选项。( )A.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B.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 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D.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20世纪初,正当中国人民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时候,从地跨欧亚的俄国放射出一道人类进步的希望之光。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20分)3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40多年来,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用40多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政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