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周至县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三政治试题(卷)
(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① C、②④ D.③④
3.2024年2月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工人们是对通过努力工作过上充实生活的‘美国梦’失去了信心,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
③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蔽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④高福利制度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下列事件与社会主义运动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不可动摇
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说,“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下列对当时社会现状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当时的历史任务之一
④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进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1964年重访嘉兴时,曾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诗纪此盛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其作用在于( )
①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③确立了党的执政地位,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④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从1840年到1905年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在中国的种种特权。人民除遭受帝国主义压迫外,还要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压迫下苦苦挣扎。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①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努力拼搏、励精图治,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②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 )
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
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
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
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
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某班级同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同学们整理的下列材料中,可以作为上述主题论据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④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林俊德将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为“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的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无数像林俊德将军这样的科学家们为建设新中国做出的贡献( )
①激励当代青年奋勇前进勇担时代责任
②助力中国增强国防实力提升国际地位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方向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②我国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①④
14.近年来,在广袤的川蜀大地上,一批善于利用新技术、使用新农具的青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机手主动返乡,积极投身大有可为的农业天地,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青春的力量。这启示当代青年( )
①不断增强自身本领,肩负起民族复兴使命担当
②个人理想服务于伟大梦想,积极投身伟大事业
③务必扎根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④怀揣家国情怀,以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
③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④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文化思想等,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照亮民族复兴的前行之路。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③是具有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
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新时代,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靠的正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正是制度优势。由此可知( )
①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党的领导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
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④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贴近国情、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成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理论支撑。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
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
②要求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③意味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④明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各国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奋进新时代,我们要( )
①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把改革作为新时代的中心工作
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④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3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 )
①证明了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②折射出科技发展是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
①说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显著优势
④得益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纵观百年历程,感受中国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不懈奋斗,并取得了伟大功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1956年底,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12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取得的伟大功绩在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意义。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如何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希望天津聚集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要引导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升改革的精准度,推动绿色发展。
依据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怎样以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写天津发展新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C B B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A D B D A A D
二、主观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2分)
①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②1956年,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基础。
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22.(15分)
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勇于追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领导全国各族
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
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13分)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初心和使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奋力谱写天津发展新篇章,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④坚持“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