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 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2 勤劳的蚕宝宝 课件(44)+核心素养教案+视频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美术 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2 勤劳的蚕宝宝 课件(44)+核心素养教案+视频4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2 勤劳的蚕宝宝
第2课
(人教版)一年级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艺术欣赏
06
课堂评价
01
新知导入
小时穿黑衣,大时换白袍。
喜欢吃桑叶,长得白胖胖。吐丝盖房子,墙壁白如雪。关门睡大觉,开门长翅膀。
——(打一动物)

02
新知讲解
有种虫儿真奇怪,专吃桑叶结茧快,吐出丝来纺成线,为了他人好穿戴。
南宋 梁楷 《蚕织图卷》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02
新知讲解
听《蚕姑娘》儿歌,了解人们为什么歌颂蚕。
活动一

蚕蛾
蚕蛹
02
新知导入
它不求回报,一直默默地付出,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东西。这种精神就是奉献精神。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和蚕一样,付出不求回报。
听《蚕姑娘》儿歌,了解人们为什么歌颂蚕。
说一说
02
新知讲解
他们像春蚕一样,默默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02
新知讲解
看视频找灵感
02
新知讲解
蚕的一生经过:
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
共五十多天的时间。
02
新知导入
小贴士
蚕是用卵繁殖, 拥有强大繁殖能力,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我们称为“蚁蚕”。
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km长。
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
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
02
新知导入
小小的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小小的黑色卵,最终变成洁白茧,是坚持不懈的表现。
蚕破茧成蝶,拼尽全力产下卵,并且将美丽的丝线奉献给大家。
了解蚕的一生是如何变化的,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说一说
02
新知讲解
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
茧层可以缫丝,
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
02
新知讲解
蚕丝是高档的纺织原料,被誉为“纤维皇后” 。
蚕丝强韧而富有弹性,纤细而柔软,吸湿和触感良好,特别是光泽优雅美丽。
蚕丝制品风格各异,可轻薄如纱,可厚实如绒。
02
新知讲解
蚕丝制品欣赏
02
新知讲解
蚕丝制品欣赏
蚕丝扇
蚕茧工艺品
中国传统刺绣
02
新知导入
小贴士
蚕丝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丝绸是高贵的衣料,也是艺术品,极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及历史价值,影响极为深远,丝绸远销欧洲,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古代缂丝制品
02
新知导入
春蚕象征着执着、 坚贞、 无私奉献的精神。
春蚕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其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上。
说一说春蚕象征什么精神
说一说
02
新知讲解
与蚕有关的作品欣赏
亲蚕图(中国画)(局部)【南宋】梁楷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02
新知讲解
与蚕有关的作品欣赏
古代缂丝制品
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
02
新知导入
小贴士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缂丝其实并非真的用刀来雕刻,这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
02
新知讲解
试一试
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蚕宝宝。
慢慢撕出蚕的轮廓。
02
新知讲解
学生作品
02
新知讲解
试一试
我想做一个会动的蚕宝宝,但是没有成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02
新知讲解
试一试
绿色卡纸 餐巾纸 彩笔 剪刀
02
新知讲解
试一试
为什么动不了 是哪里出错了 动起来的原理是什么
将纸环做的太小了,套在平动的纸杆上,没有办法动。
因为是用餐巾纸做的蚕比较软,而且一端固定在纸环上,所以可以拉动。
02
新知导入
小贴士
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02
新知讲解
学生作品
02
新知讲解
看视频找灵感
02
新知讲解
试一试
用彩泥制作蚕宝宝
02
新知讲解
试一试
用彩泥制作蚕宝宝
我是彩色蚕宝宝
团成泥球连起来
我的形体很饱满
02
新知讲解
学生作品
02
新知讲解
小组合作,表现蚕宝宝们辛勤劳动的情景
活动二
02
新知讲解
学生作品
02
新知讲解
学生作品
02
新知导入
小贴士
拼一拼,摆一摆,要有疏密变化才好看。
02
新知讲解
看视频找灵感
02
新知讲解
添画表现蚕宝宝与树叶
02
新知讲解
学生作品
02
新知导入
小贴士
我们用彩泥捏出桑叶和蚕宝宝,然后用撕纸的方法做出蚕宝宝的家。还可以添画一些背景元素,比如太阳、云朵、小鸟等,让画面更加生动!
02
新知讲解
看视频找灵感
02
新知讲解
用撕纸、彩泥捏塑、添画等多种方法表现蚕宝宝与树叶。
作业
06
课堂评价
蚕宝宝的一生短暂而忙碌,它不辞辛苦地吐丝结茧,化茧成蛾,默默奉献,和落叶一样都是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2 勤劳的蚕宝宝 教学设计
课题 2 勤劳的蚕宝宝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程属于新人教版一年级美术第二单元《奉献最美》的内容,该单元旨在通过美术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表现奉献精神。在单元情境中,提到了花朵凋谢化作泥土滋养新花枝、蚕宝宝结茧吐丝、蜡烛燃烧照亮他人等自然现象和物品,这些都是奉献精神的体现。本课程《勤劳的蚕宝宝》作为单元的一部分,旨在通过了解蚕的一生和奉献精神,以及学习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蚕宝宝,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奉献精神的含义,并尝试将其融入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2022新课标要求 1、能感知身边的美,认识美存在于我们周边,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2、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3、学会从外观和使用功能等方面了解物品的特点,能针对某件物品的设计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进行装饰和美化,初步形成设计意识。4、能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体验传统工艺,学习制作工艺品,知道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增强中华民族 自豪感。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通过听《蚕姑娘》儿歌,了解蚕的一生,理解人们歌颂蚕的原因。(审美感知)2. 学习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蚕宝宝,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艺术表现)3. 欣赏古代缂丝制品和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创意实践)4. 理解春蚕象征的奉献精神,并尝试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但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美术方面,他们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绘画和手工技能,但对于更复杂的美术技巧和表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引导。此外,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抽象的概念如“奉献精神”可能难以直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形象生动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奉献精神的内涵,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本课程中有所收获。
重点 了解蚕的一生和奉献精神,学习撕纸制作蚕宝宝。
难点 理解奉献精神的深层含义,并尝试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纸、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情景导入(出示图片)出示谜语:小时穿黑衣,大时换白袍。喜欢吃桑叶,长得白胖胖。吐丝盖房子,墙壁白如雪。关门睡大觉,开门长翅膀。 ——(打一动物)。出示谜底:蚕 阅读谜语,说说自己的想法。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学习情境有种虫儿真奇怪,专吃桑叶结茧快,吐出丝来纺成线,为了他人好穿戴。(出示图片)二、活动一:(一)听《蚕姑娘》儿歌,了解人们为什么歌颂蚕。1、出示图片生:它不求回报,一直默默地付出,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东西。这种精神就是奉献精神。生: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和蚕一样,付出不求回报。生:……2、他们像春蚕一样,默默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出示图片3、看视频找灵感播放视频4、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五十多天的时间。5、小贴士蚕是用卵繁殖, 拥有强大繁殖能力,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五龄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km长!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交尾后雄蛾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400-500粒之间卵,然后雌蛾产卵后便会慢慢死去,而雄蛾则在交尾后立即死亡。(二)说一说1、了解蚕的一生是如何变化的,并说一说你的感受。生:小小的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小小的黑色卵,最终变成洁白茧,是坚持不懈的表现。生:蚕破茧成蝶,拼尽全力产下卵,并且将美丽的丝线奉献给大家。生:……2、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3、蚕丝是高档的纺织原料,被誉为“纤维皇后”,它是天然纤维中的长纤维,其长度可直接供织造。蚕丝强韧而富有弹性,纤细而柔软,吸湿和触感良好,特别是光泽优雅美丽。蚕丝制品风格各异,可轻薄如纱,可厚实如绒。丝织物除供衣着外,织制的各种装饰品如窗帘、头巾、被面、裱装等更是名贵华丽。在工业上还可以作为降落伞、人造血管、电气绝缘等材料。 4、蚕丝制品欣赏出示图片5、小贴士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用其巢丝织绸的国家。 蚕丝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是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 丝绸是高贵的衣料,也是艺术品,极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及历史价值,影响极为深远,丝绸远销欧洲,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三)说一说说一说春蚕象征什么精神生:春蚕象征着执着、 坚贞、 无私奉献的精神。生:春蚕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其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上。生:……2、与蚕有关的作品欣赏出示图片3、小贴士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缂丝其实并非真的用刀来雕刻,这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通经断纬”的织法。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二、试一试(一)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蚕宝宝慢慢撕出蚕的轮廓出示图片2、学生作品出示图片(二)试一试1、我想做一个会动的蚕宝宝,但是没有成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1)准备材料绿色卡纸、餐巾纸、彩笔、剪刀(2)为什么动不了 是哪里出错了 动起来的原理是什么 生:将纸环做的太小了,套在平动的纸杆上,没有办法动。生:因为是用餐巾纸做的蚕比较软,而且一端固定在纸环上,所以可以拉动。生:……2、小贴士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3、学生作品出示图片4、看视频找灵感播放视频(三)用彩泥制作蚕宝宝1、制作步骤(1)团成泥球连起来(2)我的形体很饱满2、学生作品出示图片三、活动二(一)小组合作,表现蚕宝宝们辛勤劳动的情景。1、学生动手制作2、学生作品出示图片3、小贴士拼一拼,摆一摆,要有疏密变化才好看。4、看视频找灵感播放视频(二)添画表现蚕宝宝与树叶。1、学生作品出示图片2、小贴士我们用彩泥捏出桑叶和蚕宝宝,然后用撕纸的方法做出蚕宝宝的家。还可以添画一些背景元素,比如太阳、云朵、小鸟等,让画面更加生动!3、看视频找灵感播放视频五、作业用撕纸、彩泥捏塑、添画等多种方法表现蚕宝宝与树叶。 学生讨论回答,了解儿歌,了解蚕了解蚕的一生和蚕丝的作用。学习制作蚕宝宝的方法 通过简单的引言,激发对中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展示蚕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蚕的一生,感受蚕的辛勤付出和奉献精神。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春蚕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奉献精神的内涵,并尝试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动手制作蚕宝宝,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蚕的特点和奉献精神,并学会互相帮助和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会动的蚕宝宝模型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制作活动做好铺垫。
课堂练习 用撕纸、彩泥捏塑、添画等多种方法表现蚕宝宝与树叶。
课堂小结 蚕宝宝的一生短暂而忙碌,它不辞辛苦地吐丝结茧,化茧成蛾,默默奉献,和落叶一样都是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 勤劳的蚕宝宝春蚕精神:执着、 坚贞、 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撕纸、彩泥捏塑、添画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南宋 梁楷《蚕织图卷》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绢本 27.5x344.6 厘米图上描绘从“浴蚕”到“织帛“的整个生产过程,由三幅图组成。第一幅是养蚕过程,可见养蚕妇人的辛苦,通宵达旦,日夜守候蚕宝宝;第二幅蚕姑娘成熟,上山吐丝;第三幅蚕茧下锅处理,最后“织帛”梁楷,南宋东平(今属山东)人。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有“青过蓝”之誉。继承五代、宋初画家石恪的画法,以简略的“减笔”画法著名,存世作品有《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星仙人图》《高僧故实》《秋树双鸦》等。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对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出的画像,以及剪纸的特点,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做示范,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使学生乐于动手。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