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法治观念: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厉行法治的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 重点 怎样厉行法治。教学 难点 建设法治政府。 教学过程导入 课堂今日说法:无耻的儿子 陈某(70岁)与郑某(35岁)系母子关系。2024年7月29日郑某前往陈某居住的A房屋,以暴力威胁手段索要钱款。同年9月,郑某再次来到陈某住处向陈某索要钱款,并对陈某进行辱骂和殴打,在陈某答应给予2万元的前提下才离开其住所。 如果你是陈某的邻居,你会用什么方式帮助她 授新课 方案1:报警 1.报警是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 2.公安局属于哪一国家机关 3.提到政府,除了公安局你还能想到其他哪些部门 提示:公安局 行政机关/政府 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税务局、财政局、计划生育委员会 连连看: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工商局 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公安局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民政局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教育局 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林业局 生活故事会:结合生活经验,和同学们分享与政府打交道的经历 到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居民身份证 向市长信箱反映学校附近路段交通拥堵问题 向教育局咨询义务教育阶段异地上学事宜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到学校做有关预防网络诈骗的宣传 思考1:结合生活经验与图片说说政府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思考2:这样的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 政府凭借什么管理人们 政府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提示:法治政府: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凭借权力管理人们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知识小结: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报警处理后续:想一想:在接到市民的报警电话后,警察会做什么呢 提示:1.在接通电话后,会询问具体的地址位置,保证尽快到达所在位置。 2.一般案件,每次出警人员为两到三人,警察到达现场后,会询问所有情况和案件的所有经过,如有其他当事人,也会进行详细询问。 3.询问完毕后,如果警察觉得案件较复杂,而且确实有必要的情况下会要求当事人在他们所作笔录上签字,如有特别需要,会请当事人到派出所进行进一步的笔录工作。 4.警察会留下相关人员电话号码,有相关案件的进展及新情况时会第时间联系。 知识拓展:除了处理警情,公安局还要做哪些事情 公安局的主要业务包括刑事、治安、交通管理、消防、出入境、人口管理、国内安全保卫等。具体来说,市民可以在公安局办理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户口本等公民身份证明;同时也可以办理户籍迁入迁出证明、过境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此外,市民还可以在派出所综合窗口办理驾驶证补(换)发、居住证、外国人住宿登记、电动车上牌等159项业务。 思考:从公安局服务中感悟什么是依法行政 提示:重要性: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相关链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小组讨论:内容: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讨论依法行政的要求。 提示:可从政府、公民两个角度思考问题。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提示:依法行政的要求: 政府:1.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3.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聚焦矛盾: 贾柯介绍,当地政府因果园系耕地上种植,按照平政(2017)33号《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中零星果树的标准进行补偿,具体金额为18万余元;而贾柯认为,应该按照经济林的标准补偿。“为了这个果园,苦心经营多年,至今背负一百多万元外债没有还清,不能接受这个价格。” 请你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一些建议。(可从国家、党和政府、公民、社会等角度进行思考) 思考:执法部门的“温情执法”说明国家和社会治理除了要依法之外还要做到什么 提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①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时政热点:“浙里督” 你督我查一站通 思考:透过“浙里督”的运行方式,请你总结浙江政府依法行政的秘诀? 提示: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 材料分享: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话法治建设 浙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萌发地和法治中国建设重要实践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法治建设2003年7月提出“八八战略”时,就将法治建设纳入其中。 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思考: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国家 提示: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 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 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 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探究分享: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德治高度。 在杭州﹐建德打造“德·治理”品牌,乡村“美好账本”让"有德者所得”;, 在绍兴点广“枫桥文化”催生“红枫义警”,“共情共理﹐互助互帮”引领诸暨风尚; 在衢州,“南孔圣地”培育“有礼”家风源头消弭婚姻家庭·邻里等潜在矛盾, 思考:从枫桥经验到新时代枫桥经验立,我们能从浙江的社会治理中学到什么 提示: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体现在( ) A.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 B.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 C.行使地方重大事项决定权 D.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 2.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这体现出( ) 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③政府的工作要为人民谋利益 ④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 ) A.依法行政 B.科学立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新法新规开始施行。要使这些法律法规得到落实,政府必须( ) A. 科学立法 B. 依法行政 C. 公正司法 D. 依法执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