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邵东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邵东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佘敏红 审题人:贺洁华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60分)
1.(本题3分)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B.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2.(本题3分)“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北宋·张俞)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养蚕妇女进城卖丝所引起的感叹,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阶级不劳而获和劳动人民劳而不获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和封建贵族过着差别巨大的生活,其根源是( )
A.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B.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C.农民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 D.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成果有限
3.(本题3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无产阶级必然成为灾难的承受者。”造成这种灾难的根源在于( )
A.越来越发达的机器大生产 B.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4.(本题3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 )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②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③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本题3分)俄国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俄国十月革命( )
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本题3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想。前期有英国莫尔的“乌托邦”等;后期有法国傅立叶的“法郎吉”,英国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改良设想( )
①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  ②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③强调阶级斗争  ④从理想角度推动社会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本题3分)历史学家胡绳先生指出:“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问题: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
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打倒列强,实业救国 ④改革开放,民族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本题3分)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以下属于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是( )
①中国的封建势力同民族资产阶级相勾结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④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维护其在华特权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9.(本题3分)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风雨兼程,不懈奋斗,不仅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也锻造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饱经战争与苦难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④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本题3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回答中国发展的前途问题时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不同的革命阶段,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紧密衔接,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对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本题3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本题3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出号召:“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是基于毛泽东思想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②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
③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本题3分)“小燕子,穿花衣……,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上世纪50年代,一首电影插曲传唱大半个中国。“大工厂”“新机器”正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这首歌传唱的是我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 )
A.“三改” B.“两个凡是” C.“一化” D.“四个面向”
14.(本题3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在中国的大地上面临着一个崭新的课题,即( )
A.新形势下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如何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本题3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说明( )
①改革开放是党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②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本题3分)1978年以来,中国不断进行改革开放,致力于实现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发展的全面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开放的措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②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17.(本题3分)关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②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本题3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某校团委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团干部带你学党史”主题活动,组织团干部讲述党的一大到十九大历次会议精神。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共一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中共八大一一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根本任务
C.中共十一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D.中共十六大——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19.(本题3分)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20.(本题3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使当代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
①深得各国认同,具有国际影响力
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巨大优越性
③植根中国大地,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 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且占有奴隶 A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B 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 工人是自由劳动者
奴隶主占有全部劳动成果,奴隶只获得维持生存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地主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少部分劳动成果归农民支配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制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
上层建筑 奴隶主专制 C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1)依据图表思路,在空格处应填入的内容:
A
B
C
(2)观察分析图表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他们的联系,请参照范例,再写出两个结论。
例:三个社会都是阶级社会


22.(本题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您喜爱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您喜爱女人最好的品德?柔弱。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箴言?怀疑一切。
…… ——《马克思的自白》
材料二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石。
23.(本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巩固新政权之后,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手中资金有限,而各个经济部门都需要发展,工业基础建设需要资金,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点投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2)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发生了什么变化?
24.(本题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开放的意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D B C A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C D D D B B C
(10分,每空2分)(1)地主阶级掌握了绝大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的土地;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 封建君主专制。
三个社会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三个社会都存在剥削,都是剥削社会。
(9分,每点3分)(1)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
23.(12分)(1)(9分,每点3分)①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在过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答对三点即可满分)
(2)(3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4.(9分,每点3分)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答对三点即可满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