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口山高高级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1次阶段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卷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课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①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③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更高级的时代了”。这主要说明( )①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奴隶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下列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③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②原始社会逐渐走向解体④阶级出现,奴隶社会最终形成⑤土地变为私人财产,私有制确立⑥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A.①-②-③-⑤-⑥-④ B.①-③-⑤-⑥-②-④C.①-②-③-⑥-⑤-④ D.①-②-③-⑤-⑥-④4.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下列说法正确是( )①在原始社会,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城市出现,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③在封建社会,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地主占有全部土地④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近两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云和县的独山遗址先后进行了三次系统的调查和勘探,共发现38座西周墓葬,37处器物堆出土了100多件器物,其中25件是珍贵青铜兵器,包括矛、戈、剑、镞、刀等。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社会( )①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生产工具改进,私有制出现③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④铁质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关于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传导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代诗人李绅的这首《悯农》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生存状态,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下列对该时期生产关系特点理解正确的是()①地主只给农民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②地主主要通过收取地租来剥削农民③这一时期的耕作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④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毛泽东读它不下百遍,邓小平把它当成“入门老师”,江泽民在上海交大就读时晚上打着手电筒也要读它,胡锦涛和习近平两位总书记多次将它推荐给党员领导干部阅读,它就是《共产党宣言》。这本书之所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格外重视。是因为它( )①提供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现成的道路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③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④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问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非尔》符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惚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牙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法国、丹麦、荷兰,整箱的橘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上述现象( )①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②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过剩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④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下列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B.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C.唯物史观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D.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12.在阶级社会里,受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类遭受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压迫。从柏拉图《理想国》、康帕内拉《太阳城》、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到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法郎吉”和欧文的“新和谐公社”,思想家们苦苦探求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道路,但都没有成功。之所以都没有成功,原因在于他们①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②没有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③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只是对未来的构想④不主张阶级调和,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14.2022年是《共产党宜言》发表174周年。回首《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4年,人类社会见证了种种思潮的激荡,经历了无尽的风云变幻,但始终不变的是人民对和平幸福美好的社会理想的追求。《共产党宜言》发表的伟大意义在于①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的成熟和社会主义的诞生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五四运动(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奋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C.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D.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18.在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役”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分的必要准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要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红色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下列关于中国故事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B.五四运动——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执政为民C.红船启航——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949年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历史的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以下阶段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①土地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23.辨析题(12分)在一次讨论会上,甲同学认为,原始社会初期是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理想的“黄金时代”。乙同学认为,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残酷地剥削、压迫、杀害奴隶。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倒退。请运用所学知识,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23年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被关闭,由银行业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后者为寻找买家接手这家濒临破产的银行资产,在此之前的周末紧急组织竞拍,并赶在美国股市周一开盘前宣布决定:由注册地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摩根大通银行收购第一共和银行全部储蓄存款和剩余资产。虽然找到了“接盘者”,但美国银行业是否还会出现更多“烂摊子”,是否需要美国政府再掏钱“填坑”,欧美金融业的这一波震荡是否就此止住,仍未可知。2023年3月以来,以美国硅谷银行倒闭所引发的银行危机还在不断发酵。在引发了美国签名银行倒闭之后,美国第一共和银行成为两个月来被关闭的第三家美国区域性银行。据《今日美国》报道,美国近190家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领导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党代会。本次大会的主题就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为了探索适合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党的八大确立了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的全面的、系统的、正确的路线。会议对党执政以后地位的变化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从理论上、政治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会议总结了七大以来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绩,分析了取得胜利的原因,指出了党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向全党提出了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结合材料,指出党的八大对当时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在天安门讲话中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影响及世界意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许多志士仁人为教国救民、振兴中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求和尝试,但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