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法不可违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政治认同: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逐步提高自我控制、杜绝不良行为的能力。
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健全人格:逐步提高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违法行为的含义。
01
违法行为的分类。
02
一般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03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
典型表现有哪些?
04
05
怎样预防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
导学目标:
违法无小事
01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案例分析一
小勤缺乏法律常识,不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
能,他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
法律起到什么作用?
01 违法无小事
笔记1: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作用?p46
(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
(3)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网红直播卖假货现场被抓
位于浙江杭州的某服装公司直播间内,廖某正在频繁试穿各类女装产品,数以万计的粉丝正在通过网络围观这场热闹的带货直播
大学生掏鸟蛋获刑10年
河南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闫啸天和同乡朋友王亚军,在河南新乡辉县市高庄乡土楼村先后掏了两窝小鸟共16只并售卖。经鉴定,16只小鸟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闫啸天因此获刑10年6个月。
林志颖晒P图侵权赔偿30余万元
台湾艺人林志颖在其新浪微博中使用的图片系篡改《中华男儿》摄影作品,该作品作者朱庆福将林志颖和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此案8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宣判,法院判决林志颖构成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34.5万元。
违法无小事
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2.违法行为的原因、含义及分类是什么?
1.上述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说说你是怎么样判断的。
《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权利人。归还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讨论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一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
1.民事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的类型
不履行合同
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或
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侵犯肖像权
侵犯著作权
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的类型
谎报险情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破坏铁路封闭网
殴打他人
刑事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行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抢劫
蓄意投毒
3、违法行为的类型
2.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
违法行为判断
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民事责任
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拘留等。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违法行为的分类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一般违法行为(危害程度较轻)
(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为:
犯罪(危害程度较重)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不同点 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共同点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性 法律责任
共同点 不同点 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共同点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性 法律责任 (典型表现)实例
共同点 民事法律规范
民法典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侵犯财产权;泄露他人隐私;没履行合同义务,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和开除;行政处罚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公共设施、谎报险情、酒驾、偷税漏税欠税等
最严重
(犯罪)
刑罚处罚:
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故意杀人、抢劫、放火、绑架、贩毒、泄露国家秘密、贪污受贿等
行政法律规范
《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法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都违反了法律,
都是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
2、二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轻或重)
3、三看违法者的处罚结果
(1)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
(2)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
(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总结: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违法行为判断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
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讨论并回答: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吗?事后是怎么处理的?
校园欺凌、殴打他人
破坏交通等公共设施
谎报险情、灾情、警情等
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01
02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03
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04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轻微伤)
05
破坏铁路封闭网
违反交通规则、旅游不文明行为、破坏公物等。
06
民事违法行为
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对社会危害相对轻微的一般违法行为。
欠债不还
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未经同意发表他人作品
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图片进行宣传
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其他惩罚性赔偿……P48
民事责任
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
购置财产
01
签订合同
02
劳动就业
03
经营创业
04
结婚
05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新闻一:近日,江苏沭阳17岁女子梁某因不佩戴口罩强行进入步行街,并采取打耳光、脚踹等方式多次殴打防疫工作人员被行政拘留七日并处二百元罚款。
新闻二:南京64岁老太毛某宁因为擅自离开封控地,隐瞒行程,造成疫情外溢,被刑拘,警方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她立案侦查。最高判7年!“胡”了扬州城的南京“毒王”毛老太被刑拘。
牛刀小试: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则之一
三则新闻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新闻三:网传视频显示南通一城管在执法过程中将老人从车上拎起摔在地上,动作粗暴引发网民关注。南通警方16日发布警情通报称,15日该市开发区小海街道城管协管员吴某在管理流动摊贩的过程中,对被侵害人张某实施了故意损毁财物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吴某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1000元。
《宪法》
《刑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典》
《食品安全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
4.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本课小结
法不可违
行政违法行为表现
民事违法行为表现
违法无小事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法不可违的原因
2.违法行为的含义
3.违法行为的种类
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4.
1.小明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的罚款。小明爸爸的行为(  )
A.属于民事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B.属于行政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C.属于刑事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D.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B
课堂练习
2.2023年3月28日,陈某驾驶挖掘机作业时,吸烟后随手将未熄灭的烟头扔至车外,引发山火,造成重大损失。陈某因涉嫌失火罪被依法刑事拘留,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看,其行为是(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D
课堂练习
3.司机刘某饮酒后驾车回家,中途竟将汽车交给没有取得驾驶证的妻子王某驾驶,被交警查获。刘某因醉驾被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妻子王某因无证驾驶被处以罚款2000元。小明根据以上情节进行了案件分析,其中欠妥的有( )
A.刘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刘某和王某法律意识不强
C.王某应当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D.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