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种群数量的变化——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随堂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a点和c点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约为2b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2.数学模型Nt=N0λt能解释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动。下列不属于适合该模型的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发生的条件是( )A.气候适宜 B.没有敌害 C.无出生和死亡 D.食物充足3.科学家对某荒原上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获得如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5年的子午沙鼠种群属于稳定型B.第10年和第20年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相同C.第1~5年,子午沙鼠种群增长模型呈“S”形D.第15~20年,子午沙鼠种群数量一直减少4.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是先多后少B.“S”型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C.“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天敌的关系D.“S”型曲线的形成是多种生态因素作用的结果5.高原雪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赤狐、狼等。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绘制了高原雪兔种群后一年数量与前一年数量之比(Nt+1/Nt)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高原雪兔的种群密度B.当t为c~e时,高原雪兔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赤狐、狼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据图可知,调查过程中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并非“S”型增长曲线6.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封闭状态下的某哺乳动物种群进行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实际调查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B.调查要求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被捕捉的概率相同C.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动物种群的数量约为106只D.图中内容表示描述一个系统的数学形式;称为数学模型7.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会再发生改变B.硬化地面并管理好粮食是降低家鼠环境容纳量较为有效的措施C.不同生物在相同环境中,环境容纳量相同D.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捕获鱼类资源,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多的鱼产量8.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最大 B.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9.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1、S2、S3和S4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B. 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C. 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D. 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10.人工草坪物种比较单一,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杂草化。双子叶植物欧亚蔊菜是常见的草坪杂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坪中欧亚蔊菜的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关键B.喷施高浓度的2,4-D可以杀死草坪中的欧亚蔊菜C.欧亚蔊菜入侵人工草坪初期,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D.与自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坪自我维持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较低二、多选题11.某地乌鸫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据图判断,乌鸫种群数量相等的是( )A.第2年和第3年 B.第3年和第9年C.第8年和第9年 D.第9年和第10年12.如图是我国在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后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及男女比例以及城乡人口比例的相关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1982年至2020年,我国人口呈现衰退型B.据图分析可知,与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出生率较低C.2000年~2020年城镇人口大幅上升主要是乡村人口转移至城镇所致D.男性人口大于女性是造成年平均增长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三、读图填空题13.下图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该昆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形。(2)假如该种昆虫是蝗虫(成虫),调查该蝗虫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3)若图中时该植食性昆虫数量约有6000只,则t1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只,P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4)若分别用M、N表示t2、t3时的种群数量,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14.图表示某种群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段,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______。(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种鱼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_____点左右,原因是______。(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据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15.敖鲁古雅驯鹿是我国唯一的驯鹿种群,一直被鄂温克人所驯养。这一驯鹿种群经过300多年闭锁、隔离驯养,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习性,是栖息在北半球最南部的稀有小种群。近年来,随着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驯鹿可利用的栖息地面积和食物资源逐年减少,加上驯鹿种群规模小和长期的近亲繁殖,以及饲养管理粗放、兽害、偷猎、疾病等原因,使得我国驯鹿种群数量始终难以超过1000头,种群退化、生存状况堪忧。基于上述考虑,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现状进行全面研究,开展驯鹿种群生存力分析,旨在为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保护、恢复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隔离驯养的鹿,调查其种群数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能够预测种群退化的数量特征为___________。(2)研究人员研究了驯鹿在不同季节的食性,发现敖鲁古雅驯鹿全年主要以地衣类植物为主,地衣类植物的采食比例高达40%。从群落演替的本质看,森林阶段,群落中还存在地衣的原因是___________;高大乔木下分布着灌木、灌木下有草本植物,该种结构存在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3)影响驯鹿种群数量的灾害因素有多种,调查结果如图所示:①相比之下,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数量大小影响更大的灾害因素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有兽害明显降低了敖鲁古雅驯鹿种群数量的大小,是否应该完全隔绝兽害以保护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c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所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B、c点比a点种群数量大,所以种内斗争程度较高,B错误;C、b点对应与种群的K/2,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C正确;D、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可得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大,D错误。故选C。2.答案:C解析:在食物充足、空间无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生物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答案:D解析:A、第5年时,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子午沙鼠种群属于增长型,A错误;B、10-20年,λ值先减少后增加,但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所以第10年和第20年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不同,C错误;C、第5年时,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子午沙鼠种群增长模型呈“J”型,C错误;D、第15-20年,λ值虽然增加,但小于1,所以子午沙鼠种群数量一直减少,D正确。故选:D。4.答案:D解析:A、“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后基本不变,A错误;B、种群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环境因素等的制约,B错误;C、“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的关系,C错误;D、“S”型曲线的形成是与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有关,即是多种生态因素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A、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因此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高原雪兔的种群密度,A正确;B、当t为c~e时,(Nt+1/Nt)比值大于1,说明种群数量在这个时间段内是增加的,故高原雪兔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C、赤狐、狼的存在增加了生物种类,营养结构变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D、据图可知,调查过程中雪兔种群数量变化先增加后减少,D正确。6.答案:C解析:7.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容纳量,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个种群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种群数量仍可发生改变,A项错误。不同生物在相同环境中,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C项错误。捕获后种群数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多的鱼产量,D项错误。8.答案:B解析: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量最大,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可实现效益的持续获得,B正确,ACD错误。9.答案:A解析:A、据图可知,均为大岛时,近、大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4>远、大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4,均为小岛时,近、小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2>远、小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4,因此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少,A错误;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如近、大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4>近、小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4,远、大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4>远、小岛的预测的物种数S4,因此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B正确;C、据图中四条实线可知,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C正确;D、据图中两条虚线可知,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D正确。故选A。10.答案:C解析: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A正确;B、欧亚蔊菜是常见的双子叶草坪杂草,由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可用高浓度的2,4-D可以杀死草坪中的欧亚蔊菜,B正确;C、欧亚蔊菜入侵人工草坪初期,由于环境条件类似于理想条件,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C错误;D、与自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坪营养结构简单,因此自我维持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较低,D正确。故选:C。11.答案:ACD解析: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故λ=1时,乌鸫前一年的种群数量=本年的种群数量,第3年、第9年、第10年时,λ=1,乌鸫种群数量相等的是第2年和第3年、第8年和第9年、第9年和第10年,B符合题意。12.答案:ABD解析:从1982年至2020年我国人口呈现上升趋势,属于增长型,A错误;年平均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与2010年相比,2020年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不代表其出生率一定下降,可能是死亡率上升导致,B错误:2000年~2020年城镇人口大幅上升主要是乡村人口转移至城镇导致,C正确;男性人口大于女性不是造成年平均增长率降低的主要原因,D错误。13.答案:(1)S(2)标记重捕法(3)3000;增长型(4)M<N14.答案:(1)CD;不是,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B;既能捕获较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3)增加老鼠的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如清除垃圾、储藏好食物解析:(1)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即CD段,由于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K值为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种群数量在K/2时,即B点左右,此时增长速率最大,则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可达到灭鼠的目的。15.答案:(1)逐个计数法;年龄结构(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所以地衣存在;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为动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3)①偷猎;由图可知,在兽害情况相同时,有偷猎比无偷猎,驯鹿的种群数量更小②不应完全隔绝兽害,适度的兽害起到促进驯鹿种群发展的作用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