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 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性必修一 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一课时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定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捍卫国家主权的认同。
科学精神:懂得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性,增强主权意识,树立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观念。
公共参与: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主动维护中央权威与国家集中统一领导。
1.了解国家主权的含义,理解国家主权的特征及其基本内容。
2.明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课程标准
框架认知
国家
国体:
性质,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权力。
政体:
政权组织形式,通过什么样的制度来落实统治阶级的权力。
结构形式:
政权分层,怎样处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执行和稳定国家权力。
内容
形式
问题导引
一.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特点、重要性)
2.如何确认主权,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3.国家为什么要进行行政区划?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有哪些?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是如何划分的?
5.我国是如何划分中央和地方职权的?
新知讲解
(1)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利)
1.为什么要维护主权统一
(2)地位: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
(3)特点: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主权 的特点是国家最高权力对内至高无上性,对外独立自主性。)
(4)重要性:国家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一、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平等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的核心,是其他各项原则的前提与基础。任何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该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交往。
新知讲解
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1970年10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对国家主权原则作了明确规定。各国一律享有主权平等。各国不问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为国际社会之平等会员国。主权平等尤其包括下列要素:各国法律地位平等;每一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每一国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每一国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每一国均有责任充分并一秉诚意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合作探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坚决反对一切分裂中国的图谋和行径,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中国有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如果有人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予以挫败,捍卫国家统一。
思考:中国人民为什么坚决反对一切分裂中国的图谋和行径?
主权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维护国家主权,是任何一个国家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维护国家统一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事关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利益,绝不能退让和妥协,否则就损害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新知讲解
2.国家主权的确认
确认:①对内: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
②对外:国家主权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宣示说”和“承认说”)
对于国家主权是否成立以及如何成立,通常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宣示说”,即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之时,其国家主权就已自然形成。另一种是“承认说”,即一国主权之存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
含义 表现 举例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保证法2019”侵犯我国独立权。
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在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驻外的使馆等。
美军驱逐舰驶经台海,2架战略轰炸机飞近台湾侵犯了我国管辖权。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防御,即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等,以防外来侵犯;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等。
国产航母“山东舰”
正确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联合国主席和各国代表的席位不分上下尊卑。
国际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正确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关键词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平等权:“国家不分大小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
自卫权:“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
管辖权:“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利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1.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反对外部压力
独立权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远不称霸
平等权
3.利比亚骚乱,我国派专机接回滞留的中国人
管辖权
4.2013年5月10日,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在渤海湾畔正式组建,标志航母部队战斗力建设进入新阶段
自卫权
5.索马里海盗的猖獗活动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保护中国海外公民安全,是政府的应尽之责
管辖权
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
独立权
思考:下列行为是哪种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知识拓展
二、中央与地方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
重要性:(教材P14)
A、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统一与完整、保障国家管理的有效与便利等方面的考虑。
B、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独立自主地决定国家的结构形式,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主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C、国家结构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国家性质相同的国家,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合理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利于国家政令统一,能够提高管理的便利和效率,促进国家整体发展和地区平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新知讲解
二、中央与地方
1.国家采取某一结构形式(行政区划)的原因: 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 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统一和完整。P14
2.国家结构形式(行政区划)影响因素: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新知讲解
4.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划分:
(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
(2)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3.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阅读思考
毛泽东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当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中央要发展工业,地方也要发展工业。就是中央直属的工业,也还是要靠地方协助。至于农业和商业,更需要依靠地方。总之,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
结合材料,谈谈毛泽东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这一对矛盾。
新知讲解
A.政党角度:(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党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5.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国家机构角度:(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1)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
(2)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我们党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统一整体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领导原则
课堂小结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国家主权
中央与地方
国家主权的含义
国家主权原则
主权的重要性
主权国家的权利
一国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
行政区划的原因
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划分
我国中央与地方职权的划分
课堂练习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主权国家不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在国际法上平等 
②西方国家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④独立自主选择社会制度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2.我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方在自己的领海内开展岛礁建设,主要是为民事需求服务,完全正当合理。中方在岛礁上部署必要的防卫设施,是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完全正当合理。我国进行南海岛礁建设和布防(  )
①是依法行使管辖权、自卫权的体现 
②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③是我国作为主权国家的权利 
④是独立自主对外交往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3.针对中国公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警方扣留一事,我国外交部对加拿大政府发出严重交涉,指出拘押在加拿大温哥华转机的中国公民,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于法不顾,于理不合,于情不容。中国政府保护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
A.是主权国家依法行使管辖权的体现
B.是主权国家依法行使自卫权的体现
C.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D.拓宽了中国政府的国际管辖范围
A
课堂练习
4.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地广人多,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的、简单化的、事无巨细的管理。国家之内作出一定行政区划( )
①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②是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效率
④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等诸多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5.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既是传统国际法上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包括的要素有( )
①各国法律地位相同
②每一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
③每一国均有权利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
④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B
课堂练习
6.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划分职权的基本原则。下列能体现这一职权划分原则的有( )
①某市人民法院院长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③国务院要求各地政府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
④浙江省人大依据全国人大《立法法》修改了本省立法条例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D
课堂练习
7.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明确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关系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没有妥协的空间。由此可见( )
①国家主权是不可分割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②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和物具有最高权威
③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④国家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事务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8.一位政治家曾经说过:“我们不当任何人的小兄弟,不做任何大国的势力范围,我们要独立和主权。”下列关于主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②主权就是指一个国家的独立权 
③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唯一成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9.近来,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海有关问题表示,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和适度的国土防御设施,与“军事化”无关。中方敦促美方不应以“国际法官”自居,对中方行为指手画脚。这表明我国在南海问题上行使(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A
课堂练习
10.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一大批地方性法规,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法制保障。这有利于(  )
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依法治国的实行 
②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地区差异和特殊性 
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立法职权 
④强化人大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约束,促使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11.中央与地方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就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进行配置,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和权力,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享有不同范围、不同效力的职权。这是因为:
A.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能管理国家级事务
B.中央与地方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C.各国中央与地方采取的结构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D.各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行使法定权力
B
课堂练习
12.我国坚决反对任何外国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内部事务,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1)上述观点表明我国坚决行使主权国家的哪些权利
 提 示:坚决反对任何外国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内部事务,体现了我国坚决行使独立权;坚决维护领土完整,反对领土分裂,体现了我国坚决行使管辖权。
(2)我国为什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提 示: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③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课堂练习
13.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要求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1)国务院与省级人民政府之间是什么关系 职权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提 示:国务院与省级人民政府之间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
(2)国务院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并提出要求,是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的
  提 示:①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
②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课堂练习
14.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和其他重要报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表决通过了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决通过了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0年中央预算。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认识。
课堂练习
提示:①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角度看,我国法律的制定,须经人大代表充分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②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角度看,国务院工作报告要通过全国人大审议,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③从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看,本次会议通过的有关报告和法律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来贯彻执行。
课堂练习
15.互联互通是网络空间的基本属性,共享共治是互联网发展的共同愿景。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新的威胁。个别国家将互联网作为维护霸权的工具,滥用信息技术干涉别国内政,从事大规模网络窃密和监控活动,网络空间冲突对抗风险上升。一些国家搞“小圈子”“脱钩断链”,制造网络空间的分裂与对抗,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
2022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指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网络空间治理呼唤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全球共同携手应对。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主权的相关知识,说明主权国家应该如何维护网络安全。
课堂练习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主权的相关知识,说明主权国家应该如何维护网络安全。
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维护网络安全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体现。
②依法享有独立权。坚决反对个别国家滥用信息技术干涉别国内政,从事大规模网络窃密和监控活动。
③依法享有管辖权。管理本国的网络安全是管辖权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