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探讨法律对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作用,培养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意识。 法治观念:通过身边的违法行为分析,明确违法无小事,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责任意识:通过违法行为的辨析,明确违法的后果,做到遵章守 法,依法办事。 教学 重点 什么是违法行为及违法行为的种类。教学 难点 学会辨别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过程导入 聚焦热点:电影《孤注一掷》在各大院线火热上映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案例,讲述程序员潘生、模特梁安娜等人被海外高薪职位所吸引,却被骗进境外网络赌博诈骗团伙,在犯罪团伙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虐待下不得不为之卖命,害得许多家庭家破人亡,最终被警方跨国救援,犯罪团伙也被警方抓捕的故事. 这部电影揭秘了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全产业链内幕,旨在提醒广大观众警惕电信网络诈骗。 授新课 剧情回顾:诈骗集团窝点被铲除,涉案人员获刑 电影《孤注一掷》中,女主角安娜偶然逃出魔窟回国后,向公安交代了整个经过,并协助公安前往境外追捕“陆经理”,在缅甸警方的帮助下,将该网络诈骗集团一网打尽,并解救了潘生等人,获得了轻判,最终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一年。诈骗集团小头目陆秉坤被判处死刑。 思考:法律为什么要对电信诈骗进行处罚 提示: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剧情回顾:“美女荷官,在线发牌就能赚大钱!” 《孤注一掷》中梁安娜为了赚大钱,偷越边境来到缅北工作。配合电信诈骗团伙,以“美女荷官”的形象向受骗者透露“内幕消息”,诱骗他们转账下注,造成许多家庭支离破碎。 结果却落入诈骗团伙设好的陷阱,想要拿到护照回国必须做满500万至2000万的业绩,就这样回国日遥遥无期…… 梁安娜配合电信诈骗团伙,以“美女荷官”的形象向受骗者透露“内幕消息”,诱骗他们转账下注,触犯了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其中“电信诈骗”是属于诈骗罪中的一种,目前是我国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之一。 梁安娜本是光鲜亮丽的模特,却被“高薪”诱惑,被骗至境外加入诈骗工厂,一方面是贪心大,另一方面更是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思考:梁安娜“美女荷官”是一种什么行为 梁安娜为什么落入诈骗集团的陷阱 提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违法的个人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 剧情回顾:《孤注一掷》中的法律知识 剧情一:程序员潘生、模特安娜等受害者进入诈骗工厂,随身携带手机被第一时间没收扣留。 剧情二:剧中模特安娜的照片被他人盗用,被公司开除,导致安娜失去工作。 剧情三:电影中诈骗工厂头目陆经理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通过实施网络诈骗手段获取经济利益。 思考:你知道以上行为触犯了那一部法律吗 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提示:民事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 不得侵犯。 行政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违法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笔记: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P48)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 ①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②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行政制裁:①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②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③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处罚: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 ①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②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小试牛刀: 持刀抢劫他人财物。(刑事违法行为) 聂某某因醉驾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拘役并处罚金。(刑事违法行为) 甲把乙打成重伤,丧失劳动能力,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刑事违法行为) 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四五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行政违法行为) 某公司因擅用李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民事违法行为) 小强的爸爸因酒后驾驶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行政违法行为) 新闻链接:通过虚构投资创业项目,江苏常州市某高校在校学生沈某两年内骗了自己曾经的辅导老师400余万元,还用诈骗所得把自己包装成创业成功人士,又骗取同学133万元。澎湃新闻1月18日从常州武进区检察院获悉,沈某近日因诈骗罪被当地法院判刑11年。 思考:我们应该警惕身边哪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 提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做法: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 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法律 守纪律 B.法律 不违法 C.道德 守纪律 D.道德 不违法 2. 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强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小光同学捡到了价值4 000元的手机,当失主索要时他拒不归还。小光同学的行为( ) A. 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 B. 是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 只是不道德行为,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D. 是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4.李某因违反交通法规被罚款,张某因欠债不还遭起诉,刘某因持刀抢劫而被判刑。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将他们的行为分为( ) A.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