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小论文历史小作文在中考题中频繁出现,其突出特点是“题目开放不封闭,答案多元不唯一,评分采意不采点。”试题没有固定的参考答案,只有评分参考要求。其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基础知识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四种类型:1.关键词类型 外交智慧是指在外交活动中,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利益,又要通过妥协互让,达到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请以“僵局·破局”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联合国家宣言》 万隆会议 欧共体 中美建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2.材料类型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材料一 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场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潮……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图表类型阅读以上图片,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图1俄国农奴制改革油画 图2美国南北战争老照片 图3日本明治维新插图4.时空观念类型时间 事件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1864年 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阅读以上材料,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明确写出所选择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小论文应考策略历史小论文是非常典型的开放型试题。材料开放,问题开放,答案开放,思维开放。三段论:亮观点 是什么(观点要明确)重论证 为什么(史论结合)作总结 怎么样(呼应观点,总结升华)结构分解1.亮观点 是什么(观点要明确)观点:陈述句(观点=认识、见解、看法、感悟等)总起段至多两行,太多没必要。格式举例:①小明是九年级的学生。这是陈述的一个事实,不是观点。没有对小明进行评价。小明是九年级的一名优秀学生。这是观点,因为对小明进行了评价-优秀。②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这是一个史实,不是观点。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就是观点,对鸦片战争进行了评价。③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这只是一个题目,不是观点。而“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促进了人口增长”是对“工业革命”的肯定评价,所以是观点。2.重论证 为什么(史论结合)要求:所选的史实要有正确性、代表性和完整性。有代表性是指所选史实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完整性并不是要全部叙述,有的历史事件有好几条意义,选定一种符合题干要求的角度就可以。论述一般格式:史实+论述(史实的地位、意义、评价等),建议举3个例子,可以一两个详细说,其余的简单说。 论述的语言要有“历史味”,即用学科语言,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谈史实,更不要添加太多修饰词,写成散文。(少说废话)3.作总结 怎么样(呼应观点,总结升华) 结语以“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说明+重申观点,所以要怎么做(认识/启示类语句,体现出家国情怀)可以在观点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条件,形成只有........才.........的句式,谈感想、启示、认识,可以分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几个层面,爱党爱国是主旋律,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能力要求:1.夯实基础,心中有数熟知古今中外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必须要有雄厚的历史基础知识。先要打草稿(腹稿也行),再落笔作答。切忌想一点答一点。即先找到观点,再找到两点史实论述,然后找到结论(结语),最后才落笔作答。2.史论结合,论述有道所选史实要有正确性、代表性和完整性,用历史学科语言论述所选事实与题干要求相符的意义。3.把握结构,下笔有神①提出观点:读材料,定主题,明要求;②展开论述:语言专业、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③总结升华:对论述部分的拓展性认识。观点是灵魂,史实是躯干,论述是血肉,史实和论述一定要紧扣观点!主要类型【示例一】类别:思想变革观点:思想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的思想,冲破了欧洲封建制度、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助推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做了理论准备,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变革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并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示例二】类别:技术革新观点:技术革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腾飞。论述: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向欧美的扩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推广,对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综上所述:技术革新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示例三】类别:民主法制观点:法律文献的制定推动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论述: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通过的《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拿破仑法典》延续了这一原则,成为后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立法典范。综上所述: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各项法律文献或宪法的制定,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取代人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示例四】类别:改革强国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国家的强盛。论述: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1933年,美国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手段,走出困局,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示例五】类别:国家政策观点:国家政策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商鞅变法适应潮流,承认土地私有,促进社会变革,大跃进时期,我国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61年国家调整经济,实行八字方针,使经济逐步脱离困境,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追求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公有化程度,严重脱离了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蒙受重大损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综上所述,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示例六】类别:制度创新观点:制度创新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论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汉”推恩令”、“盐铁专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加强国家权力,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元朝行省制度,行省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对我国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体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综上所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示例七】类别:人民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抗击,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抗外国我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做法赢得了民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对推动革命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极大的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发表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大大调动了黑人奴隶参战的积极性,为北方赢得战争胜利奠定基础。综上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示例八】类别:社会革命观点: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论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传统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影响力。综上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更替的决定环节和手段,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我国必须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示例九】类别:杰出人物观点: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论述: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1933年罗斯福领导美国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综上所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影响巨大,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历史进步。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