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共32张PPT) 2024-2025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共32张PPT) 2024-2025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参与民主生活
参与民主生活
1.政治认同: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2.道德修养:理解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理性行使公民权利,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法治观念: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难点:掌握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并在实践中运用。
1
公民参与的内涵、必要性以及要求。P38
2
公民实现民主权利有哪些形式?P38-40
3
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P41-42
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P4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4
5
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P42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花5分钟预习教材P30—36,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目
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内涵、及要求?
课堂笔记
【内涵】
【必要性】
【要求】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
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民主监督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
民主管理
民主协商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社会生活中需要参加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你是怎么想的?
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谁能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
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谁弱势,票就投给谁。
你同意上述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学讨论交流。
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原则: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探究
候选人名额
差额选举
民主选举的形式
应选人名额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
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候选人角度)
等额选举
候选人名额
应选人名额
差额选举
候选人必须超过半数
牛刀小试
1.如果让班级全部同学直接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2.如果各小组先推选代表,由代表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3.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两位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一位学习班长、一位纪律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4. 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若干名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票数最多者为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班长怎么选?”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观点辨析-你觉得“投谁一票”?为什么?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参加民主选举。
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A.民主选举
有人说,对于国家大事于我们百姓太遥远,谁当选无所谓。如果我去选,谁能给我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你如何看待这样的选举? 社会生活中需要参加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有以上几种说法。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地位
形式
原则
要求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1)民主选举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P39
行使民主权利——知识链接 民主协商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
(2)民主协商P39
①地位: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
②途径: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③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易混易错点:
选举民主与民主选举、协商民主与民主协商
选举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形式,侧重于通过选举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利益维护。
民主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侧重于选举的方式和过程。
选举民主与民主选举
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形式,侧重民主形式。
民主协商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实现民主权利的形式,侧重发扬民主。
协商民主与民主协商
知识
延伸
(1)意义:
(2)方式:
(保障制度)
①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②有利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③民主决策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最真实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决策方)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建议。 备注:材料出现“公民主动向政府反馈情况“。
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和方式
(2)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一般采用公示的方式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单位政务公开栏和有关行政村、基层站所公告栏上进行。对公示后的群众反映、建议和举报,由有关职能部门、乡镇受理并予以答复。
备注:出现”政府制定了草案、方案、预案“等。
(3)专家咨询制度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科学性。 如高考改革、举行论证会、座谈会、中招试题变化等,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备注:出现”专家、专家论证会“等。
(4)社会听证制度
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阶层的公民对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通过听证会的方式,向决策机关充分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备注:出现”价格听证会“等
知识拓展
民主监督的三种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选择题易错点:公民可以利用微信、微博任意进行民主监督( )
×
注意事项: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要以事实作为依据。
(5)认 识 民 主 监 督
①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②民主监督的作用:
A.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治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B.公民: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区别
民主监督:某件事情或决策正在实施或者已经完成了,这时针对出现的问题群众提建议、评判、意见或看法等就是民主监督。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如政府公开信息、百姓问政、政府工作报告、开通政府网站等。
小拓展
民主决策:决定还没有定下来之前,为了决策的科学性,决策机关,广泛听取各方代表意见,综合考虑各种意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作出最终决定。如公交价格听证会等。
02
增强民主意识
自2015年以来,“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获得了100多万条实名留言,文字总量约3.6亿字,相当于500本《新华字典》文字量。另外,每年活动的留言量也从2015年时的79307条攀升至2019年的442356条。
上述数据,反映了公民哪方面的意识不断在增加?
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我向总理说句话
探究三 增强民主意识
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是建立在民众的良好的民主意识上的。民主社会本质上就是公民社会,民主意识本质上也就是公民意识。 ——蔡元培
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①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②一个国家拥有什么样素养的公民,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③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1.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
(1)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
(3)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3.公民应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
行使
民主权利
增强
民主意识
公民参与必要性,涵义及要求
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公民参与的方式
本课小结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B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良法”行“善治”,需要公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右图所反映的民主参与渠道是( )
A.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专家咨询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课堂练习
2.漫画《征求意见》,反映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C
3.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公民的有序参与”,并把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②公民参与是公民的义务
③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
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4.“老百姓的事情由老百姓自己商量着办”,广东省政府在基层治理中改变大包大揽的做法,推动协商民主,通过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平等协商,促成了问题解决。协商民主能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是因为这种方式( )
A.赋予了公民决策权,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
B.落实了公民的表达权,确保了政府的廉洁性
C.扩大了公民的监督权,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D.保障了公民的参与权,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D
5.某市拟调整公交地铁价格,于2022年4月8日举行价格调整听证会,邀请经营者、消费者代表、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参加。该市的这一做法属于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