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延续文化血脉》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延续文化血脉》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课题 5.1延续文化血脉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中华传统节日展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民族认同感。 责任意识:通过制作美德践行卡,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担当责任。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核心 问题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 2.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3.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4.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 6.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 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设计意图
时政评说 学生说评时政 培养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构建第五课思维导图 启思
合作学习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 中华五千年国脉史诗画卷,文物闪耀,你在其中发现了哪些中华文化? (提示:青铜器;剑;唐诗宋词;锦护臂(丝织品);砖画;木船;清明上河图....) 启智 导入新课
01.寻根—品中华文化之美 【教师引导】视频中及所学的相关材料。 【教师提问】①结合你的经验,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②请你用几个词形容对中华文化的感受?(提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璀璨瑰丽..)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再举手发言谈感悟。 【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 ①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③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材料: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沧桑岁月,如同一条长河绵延,在曲折中奔涌向前,既在潮起时创造过无数辉煌的文化,开创诸多治世、盛世,也在潮落时经历过离乱、分裂,甚至受尽列强的欺辱。潮起潮落之间,中华文明不断积累、沉淀,不断创新、发展。 【教师提问】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仍然能够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举手发言谈感悟。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材料:为品中华文化之美,某校开展了博物馆研学之旅,同学们来到博物馆看到这些文物.. 展示图片: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展览馆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以上文物中领略到了哪些文化?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再举手发言谈感悟。 【教师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内在联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根;革命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魂。) 02.铸魂—立中华文化自信 展示图片材料: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均作出要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多次强调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在坚持“两个结合”根本原则下,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中华文化的发展?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举手发言谈感悟。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的重要性: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材料:“中国年”变“世界年”,全球万家大团圆。春节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有了“官方身份”的加持,这是春节越来越有国际范儿的又一个例证,是中华文化影响力感召力的又一次彰显。 【教师提问】①春节等越来越多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②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举手发言谈感悟。 【教师总结】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材料:欢腾中国年,全球共此时! 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春节期间的唐人街现场不仅可以看到精彩的舞龙舞狮、中国功夫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演,还能看到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的热烈的火花。 【教师提问】我们应当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举手发言谈感悟。 【教师总结】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通过知识提取,让学生回顾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习了哪些中华文化,从而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总结 启思 进一步理解三种文化关系 深刻理解中华文化重要性 在对比中感悟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坚定文化自信
互动学习 03.传承—扬中华传统美德 材料:在当今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深刻意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 【教师提问】传统节日中展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谈感悟。 【教师总结】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 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内容: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学生活动】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请你完成“美德践行卡”,把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教师总结】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小结: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
课后作业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滋养着泱泱华夏。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条路,弦歌不辍,文脉相传! 绘制一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 导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