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含解析)七年级生物苏教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2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含解析)七年级生物苏教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资源简介

2.5.2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七年级生物苏教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
A.隔绝空气,防止其他杂菌进入 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防止灰尘污染 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繁殖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把落花等分解 B.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C.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D.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
3.2022年“3 15”晚会上,老坛酸菜登上头条热搜,原因是老坛酸菜用的是露天“土坑”制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B.制作酸菜一定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C.酸菜的酸味来自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
D.“土坑”会使酸菜受到杂菌污染变质
4.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工业医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癣是细菌寄生在人的体表引起的
B.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酿酒
C.甲烷菌只能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净化污水
D.利用转基因技术能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5.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老坛酸菜”需要用到乳酸菌
B.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烧伤患者被绿脓杆菌感染引起伤口化脓,利用噬菌体可有效控制其感染
6.花馍是人工做成的各种式样的馒头面,点,“河口花馍”被列入了东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下列有关花馍制作及食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花馍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子叶中储藏的营养物质
B.发面时加入的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多孔
C.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细菌
D.馒头放久了长出的绿“毛”是细菌形成的菌落
7.在酒曲(制酒用的菌种)的作用下,糯米可酿成美味的米酒,下列关于制作米酒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糯米放在蒸锅里蒸熟,其目的是消除杂菌
B.将刚蒸熟的糯米饭迅速与碾碎成粉末的酒曲搅拌在一起,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C.将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放在温暖的地方
D.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
8.下列有关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平菇、香菇等是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
B.利用青霉产生青霉素,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
C.利用甲烷菌产生甲烷,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
D.利用乳酸菌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制作酸奶和泡菜
9.病毒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B.可以利用昆虫病毒进行农林病虫害的防治
C.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
D.可以利用某些病毒研制疫苗预防疾病
10.《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一些传统美食,其制作离不开微生物。制作下列美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奶制作的一般过程: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发酵
B.冰箱能保存食物的原因是低温杀死了食品中的微生物
C.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盖,并加水密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D.制作白酒的过程中只需要酵母菌这类微生物
11.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爱恨交加”。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酿醋过程中主要利用的菌种属于真菌
B.曲霉的体内含有大量的酶可以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小麦叶锈病和烟草花叶病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
D.制作泡菜加盖封口的目的是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12.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B.低温保存食品是为了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C.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
D.利用青霉菌生产的青霉素可以杀死新冠病毒
13.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来自细菌
B.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净化污水来保护环境
C.一些野生的大型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野生的蘑菇都可以食用
D.病毒营寄生生活,所有病毒对人体都有害
14.全国十大扶贫状元、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让菌草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草”。
资料一:林教授于1983年将巨菌草引进中国,历经20多年培育出适合我国气候和土壤环境的草种,巨菌草除代替木材栽培真菌外,还具有很多其他用途,如图甲所示。
资料二:采用巨菌草栽培香菇,要将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的菌草切碎,作为培养料装入袋中制成菌包,后期将菌包搬入大棚中培养。
(1)用途a中的香菇等食用菌都属于________(填生物类群),它们能利用巨菌草制成的菌包里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巨菌草代替木材作为栽培真菌的培养料,为防止杂菌影响,在接种前,应当________。
(2)用途d中,巨菌草用于“生产酒精、沼气”,二者的发酵原理都是利用微生物在________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其中,沼气的产生主要是利用甲烷菌,它与生产酒精的菌种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________。
(3)请结合香菇生长条件,及图丙菌包栽培香菇的大棚,简短地分析利用菌包栽培香菇时,大棚中应添加哪些装置或还要提供什么样的条件?________。
【拓展设问】香菇需要利用菌包里现成的有机物生长是因为________,同样没有该结构的还有________(填一种即可)细胞。
15.泡菜是指为了长时间存放、在低浓度食盐溶液中腌制,并经过严格流程制作的蔬菜加工品。在腌制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会产生乳酸,同时也会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致癌物质之一。芥菜是制作泡菜的常用的蔬菜之一,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食盐浓度对芥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根据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步骤1:材料处理 将新鲜芥菜洗净后将水沥干,平均分为3份放入坛中,标为A、B、C组
步骤2:实验操作 A组:5%食盐水 B组:10%食盐水 C组:15%食盐水
芥菜装入如图所示的坛子里,装坛时尽量将菜体压实,加入配好的食盐水,食盐水要没过芥菜,盖盖子后还要用水封口
步骤3:恒温培养 28℃ 28℃ ①
步骤4:分析实验结果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实验步骤2中尽量将菜体压实,食盐水没过芥菜,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的原理是_________。实验步骤3中的“①”应填_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
(3)据实验结果可知用_________组的食盐水腌制的芥菜较为健康,且在第_________天后食用较好。
(4)泡菜发酵主要利用乳酸菌,它以_________的方式快速繁殖。与白菜叶肉细胞相比,乳酸菌的细胞中没有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除了泡菜,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食品还有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泡菜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而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环境中才能大量繁殖。
2.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
B、制作老坛酸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以保证密封发酵。
C、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所以酸菜有酸味。
D、“土坑”会使酸菜受到杂菌污染变质。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足癣是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引起的,A错误。
B.可利用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酿酒,B错误。
C.甲烷菌只能在无氧的环境下净化污水,C错误。
D.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菌体内,能使之生产胰岛素,“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制作“老坛酸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A正确;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
C、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例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C正确;
D、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D错误。
故选:D。
6.答案:B
解析:
A 小麦为单子叶植物,制作花馍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胚乳中的营养物质,A错误
B 发面时加入的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多孔,B正确
C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不是细菌,C错误
D 馒头放久了长出的绿“毛”是真菌形成的菌落,D错误。
7.答案:B
解析:刚蒸熟的糯米饭温度过高,若迅速将其与酒曲混合会杀死酒曲中的酵母菌,没有酵母菌,米酒就无法制作完成,B错误。
8.答案:B
解析:A、有些真菌也可以食用,如平菇、香菇等是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A正确。
B、青霉素就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它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的疾病,对病毒它不起作用,B错误。
C、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甲烷杆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还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C正确。
D、利用乳酸菌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制作酸奶和泡菜,D正确。
故选:B。
9.答案:A
解析: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狂犬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等可使人类患病;有的病毒对人有益,如噬菌体用来治疗化脓性感染,A错误。
10.答案:A
解析:A.制作酸奶,其主要步骤如下: 奶粉和糖加水混合→ 热处理(煮沸)→ 冷却(42℃﹣43℃)→ 加入一些品牌酸奶→ 发酵 → 保存食用。因此制作酸奶的一般过程: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发酵,A正确。
B.冰箱能保存食物的原因是低温抑制了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错误。
C.制作泡菜要用乳酸菌,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盖,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一个无氧的环境,C错误。
D.制作白酒,除用到酵母菌外,还需要霉菌,D错误。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A、酿醋过程中主要利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属于细菌,A错误; B、曲霉体内的酶可以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B正确; C、小麦叶锈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C错误;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的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D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制作酸奶和泡菜都要利用乳酸菌,A错误。
B.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速度。但不能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B错误。
C.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生长激素,故产生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转基因技术。C正确。
D.抗生素是由细菌或真菌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物质。如利用青霉菌生产的青霉素就是一种抗生素,只能抑制或杀死细菌,不能杀死新冠病毒,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青霉素来自青霉菌,青霉菌属于真菌,A错误。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净化污水来保护环境,B正确。一些野生的大型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有的野生蘑菇有毒,不能食用,C错误。病毒营寄生生活,但不是所有病毒对人体都有害,如有些病毒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D错误。
14.答案:(1)真菌;消毒杀菌
(2)无氧;甲烷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浇灌装置
【拓展设问】香菇没有叶绿体;动物
解析:(1)香菇等食用菌属于真菌,它们能分解菌包里的有机物进行生长;为防止杂菌影响,在接种前,应进行消毒杀菌。
(2)生产酒精的菌种是酵母菌,酵母菌生产酒精和甲烷菌生产沼气利用的发酵原理都是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甲烷菌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3)香菇属于真菌,其生存条件应是温暖潮湿的,因此大棚中可以添加的装置和提供的条件有浇灌装置、温度控制器、通风换气装置、菌包摆放要给香菇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等。
【拓展设问】香菇细胞内没有叶绿体,需要利用菌包里现成的有机物生长,同样没有该结构的还有动物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等。
15.答案:(1)不同食盐浓度对芥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2)食盐浓度;创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28℃;控制单一变量
(3)A;4
(4)分裂;叶绿体;酸奶(合理即可)
解析:(1)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对芥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设置了对照实验,所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不同食盐浓度对芥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2)该实验的变量是食盐浓度。用芥菜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实验步骤2中尽量将菜体压实,食盐水没过芥菜,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的原理是创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确保实验结果的变化只与所探究的变量有关,而与其他无关。所以实验步骤3中的“①”应填28℃,这样做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3)据实验结果可知:用A组的食盐水腌制芥菜,芥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所以较为健康,且在第4天后,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减少,这时候食用较好。
(4)泡菜发酵主要利用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它以分裂的方式快速繁殖。与白菜叶肉细胞相比,乳酸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除了泡菜,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食品还有酸奶、酸菜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