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鹤山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高一政 治 试 题 2024.10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0题,合共60分。)1.2024年3月,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群为我们了解距今10万年至1万年前的古人类对沂河上游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及生计方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学材料,同时也使构建我国东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序列,论证东亚古人类连续演化以及复原当时自然环境成为可能。据此可以推测当时的人们( ) ①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开始用火,摆脱了蒙昧,进入文明时代③广泛使用金属工具 ④在劳动中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唐代诗人聂夷中在一首诗中写道:“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这首诗反映封建制国家剥削农民的现状,下列关于封建社会表述正确的是( )①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②地主阶级完全占有土地和劳动者③收取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④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开始出现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通过企业破产一次性清理了过剩资本及过剩生产。伴随这种清理的进程,企业数量逐渐减少,然而又出现了市场的垄断现象,导致新的危机出现,新的危机继续进行新的清理,最终的清理不知何时就将必然到来。这说明(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绝对过剩③资本主义很快就要灭亡,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1824年,一位欧洲思想家自费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这位思想家的行为( )①对理想社会进行了新的探索 ②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③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④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5.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闪烁着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其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理论基石②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③论证了社会主义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7.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展出了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间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人们参观该展厅,对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②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决定性因素③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两个重要的阶段。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③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区别是革命前途不同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中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标志着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下面三幅图共同反映了1956年我国社会发生的重要变化。该变化折射出( )①我国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③我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②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 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基础上,结合当时国情,初步规划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下列关于党的八大表述正确的是(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④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主要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启程“进京赶考”,接受人民的考验。7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赶考之路上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下列对优异答卷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这一论断深刻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改革开放(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②确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③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④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邓小平曾公开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的意义在于( )①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②推动了我国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③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很多战略决策都与三中全会息息相关。会议 主要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 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 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二十届三中全会 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可见( )①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②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高水平推进③改革开放是对新时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④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坚持改革开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为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某校布置党史长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几位同志的巨幅画像下对应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关键抉择—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江泽民—与时俱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③胡锦涛—科学发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习近平—伟大复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从历史发展、时代品格、主体归属、内容体系和指导价值上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科学概括和准确定位,揭示了其思想内容和实践方略。以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③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④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19.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看到更新改造后的社区焕然一新、井然有序,亲切地对在场的社区居民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由此可知( )A.中国式现代化是摒弃西方现代化的全新道路B.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C.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不断地被推进和拓展D.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20.2024年8月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这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连续第11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 3大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问10分,共20分)材料一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材料二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党的带领下,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从此,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的意义。(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10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 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起飞、转型到跨越的“惊人一跃”,在人类发展史上被称作“中国奇迹”。GDP位列世界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健康显著提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运营网、移动宽带网等,载人航天技术、量子通信等引领世界潮流,国家实力大幅提高。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的意义。(10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月壤样品准确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科学家自豪地表示,嫦娥带回的月壤样品全部使用汉语拼音编号,而非英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为中国航天快速发展注入“推进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领导航天事业的发展,强调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旗帜的指引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在科学的大道上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积淀了深厚的航天文化,造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我们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积极践行服务于国计民生的思想,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国人民为航天梦凝聚磅礴力量。(1)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航天工程创造奇迹的密码。(10分)鹤山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高一政治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A B A B B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A D B A B B D B(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和现实道路。(10分)(2)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使得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10分)(1)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0分)23.①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党中央高度重视并领导航天事业的发展,将航天梦和强国梦统一起来。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航天工程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凝聚全国力量,开创航天事业的辉煌。(航天梦是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一代代航天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开创航天事业的辉煌。)③不断壮大的综合国力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为中国航天快速发展注入“推进剂”。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在实践中造就了航天文化与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积极投身于伟大的航天事业,为实现航天梦与中国梦作出重大贡献。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促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10分)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鹤山一中高一政治阶段一考试答案2024.docx 鹤山一中高一第一阶段考试 政治(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