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创新永无止境》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创新永无止境》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民族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法治观念:了解相关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责任意识: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增强忧患意识,弘扬创新精神,自觉融入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中。
教学 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教学 难点 理解万众创新、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热点速递: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局与政府事务委员会通过立法草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理由对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提出限制。今年以来,美国以所谓涉俄、涉军等各类名目,无理制裁打压中国科技企业,尤其针对芯片、人工智能、通信等高技术领域。近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名为“拟议规则制定通知”(NPRM)的草案,旨在限制美国实体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三个高科技领域对华投资,进一步遏制中国。 思考:为什么美国政府千方百计地打压我国的高科技产业
授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间站 想一想:1、为什么中国不甘示弱,积极展开太空竞争 2、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瞩目的科技创新成就 学生:太空探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太空中的资源如卫星轨道、太空环境等,对于国家的通信、导航、气象预报、地球观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掌握这些资源,可以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我国在5G技术方面、高铁技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也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那我国的科技现状是怎样的 思考:有人说:中国己是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了。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图表: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我国科技发展还面临什么问题 提示: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相关链接:1995年——党和国家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 2016年——提出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2020年——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做过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2023年——我国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年——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科技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思考: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提示: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024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表示将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500万元将交给武汉大学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300万元交给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他说:“支持对创新人才培养”,这是应当做的事情! 思考:李德仁院士把800万元奖金用于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现了教育有何重要性 提示: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通信产业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到今天的“5G领跑”,逐步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产业化之路。 近年来,中国高科技产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卡脖子"问题。美国通过出口管制、技术管控等封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面对重重压力,中国出台各类举措加强本土芯片制造能力,竭力摆脱对外依赖。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中国应如何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学生: 教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获奖者的奖金额为800万元人民币。 思考: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说明了什么?学生: 教师:我国鼓励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实现创新搭建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展示图片: 阅读课本26—27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从这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学生: 教师: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面对德国的“工业4.0”战略、印度的“印度制造”国家战略、美国的《美国国家创新战略》、韩国提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九大国家战略项目。我国应 ①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②我国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③努力营造创新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④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用创新之手激活改革引擎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政务服务因为创新,让居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农业生产因为创新,让日常的农作物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家居生活因为有了创新,让日常生活更加舒心。这启示我们 ①创新永无止境 ②创新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 ③创新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充分印证了 ①我国的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已经完成创新强国建设 ③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现实 ④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下列行为有利于营造创新氛围的是 ①盗版的产品比较便宜,我们不应该拒绝购买 ②对自己的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③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请求有关部门予以法律保护 ④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