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1次月考
政 治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虎爪山遗址出土有石核、石片和石球三大类石制品。石片石器和砾石石器, 总体上属华南砾石石器文化传统,但因其有一批特色鲜明的砾石砍斫器、砾石尖状器,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故称为“澧水文化类群”。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占有更多石器的人成为统治者
③出现文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门槛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缫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得知输得官家足。不望 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田家行》反映了封建社会( )
①农民受到的残酷剥削 ②农民一无所有的处境
③农民承受沉重的赋税 ④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该诗描
写了农夫与公子王孙这两个对立阶级完全不同的心理和形态,预示着北宋王朝阶级矛盾正
在日益激化。在封建社会,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封建等级制度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农民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劳动成果完全被地主占有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年欧盟宣布无限期推迟2035年全面淘汰燃油汽车计划。业内人士指出,欧美在“选环保还是选饭碗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新能源汽车没能给车企带来丰厚的收益。欧美国家和车企对待新能源汽车态度的转变( )
①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和激化
②是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决定的
③ 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④ 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组织工人于2023年9月15日起开始罢工,截至10月23日,罢工成员总数已超过40000人。几大汽车制造商提出在四年半内加薪23%,并大幅提高其他福利。此外,工会的诉求还包括增加带薪休假时间、为所 有工人提供固定福利养老金、退休保障等。下列对美国汽车工人罢工的分析正 确的是( )
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
B. 资本家可以通过提高工人工资来解决资水上义基本矛盾
C. 工会工人罢工是资本上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足工人进行哭工的总根源
6、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他的著作中描述了白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人人劳动,男女平等,没有城乡差别……以普遍协作代皆个人竞争。”他将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寄希望于富翁出资,结果等了十年,希望还是落空。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 )
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弊端②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③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④对未来社会的蓝图设计得过于美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7.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新时代中国青年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读懂马克思的深邃理论、革命实践和人生追求,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下列属于马克思著作中的内容的是( )
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④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马克思曾在其著作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与此同时,“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马克思的描述中( )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为社会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描述了雇佣工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情压榨
③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④指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闪烁着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可见,《共产党宣言》( )
①其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理论基石
②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
③论证了社会主义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五百年来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历尽曲折。从空想到科学,从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到伟大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力。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②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依据和决定因素
③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就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③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伟大民主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某校高一同学以“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各种尝试和斗争都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为议题,结合下图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得出了以下结论。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1911-1912
辛亥革命
) (
1901-1911
清末新政
) (
18
9
9-1900
义和团运动
) (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 (
1861—1895
洋务运动
)1898.6.11-1898.9.21 戊戌变法
① 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才能救中国
②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寻找新路
③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④中国人民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此有了主心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A.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B. 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使中华民族重新左右世界发展的趋势
C. 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D.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14、1955年冬,广东农村开始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11月底,全省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88.8%。1957年上半年,中共广东省委和各级党委派出大批干部入乡驻村,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管理工作。这些举措( )
①理顺了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具体行动
③解决了阶级矛盾,使社会基本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④使得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A.①② B.①① C.②④ D.③④
15.制度建设历来都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问题,毛泽东对此曾形象地作出
“铲地基”和“起房子”的比喻:“如果完成了全国革命的任务,这是铲地
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儿十华功夫。”以下对“铲地基” 和“起房子”这两个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①“铲地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铲地基”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起房子”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所史和人民的选择
④“起房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 广州市某高中组织学生参加“沿着地铁线路,追寻革命史迹”研学活动。 下图为某学生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农讲所站 烈士陵园站 海珠广场站
毛泽东同怎主办的第六届( 1926年5月至9月)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党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 的骨下、为推动中国革命发展 作出重要贡献。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广州起义中牺铁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
广州解放纪念像矗立在海珠广场 ,像座正面龄刻着叶剑英的题字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广州纪念”,四角分别刻有“一 切权利属于人民”印章。
①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心骨
②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③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
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国没有借鉴苏联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
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根据自身国惰选择合适道路
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的斗争也更加激烈。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上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分折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诞生的(8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苷,链往开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延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竞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围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田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I840 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切遭侵略和跳路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4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4年,是沿卷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年路蓝缕.辟除撞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7分)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巩固新政权之后,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就转 移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手中资金有限,而各个经济部门都需要发展,工业基础建设圆要资全,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点投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步实现出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井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到1956年定,国家提肠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己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任实践中,我党创追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回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
(1)结合材料,谈谈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1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攻以求的梦想。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 也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文明、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客富强,但 无一例外都失政了。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 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合运。
在新民主主义节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上义肌帜,浴血命战、 百折不挠,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进而建设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问的摸索,正式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建设任务,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深 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内在逻辑。(12分)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8月,在财经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中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
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月 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 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