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二氧化碳 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1 二氧化碳 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2、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检验方法:
二氧化碳验满方法: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旧知复习】
阅读课本P136 实验6-4 以上部分,观看实验视频。
结合思考题看课本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CO2和CO的性质不同的原因?
2.CO2有什么物理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____元素和____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_______,这种不同的分子构成,使得它们的性质 。


氧原子
有很大的不同
2.实验6-3
现象 下层蜡烛 ;
上层蜡烛 。
分析 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
CO2的密度比空气 (物理性质)
先熄灭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后熄灭

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其它方式)
现象:右侧纸袋下沉
现象:通入CO2后,气球浮起
交流讨论: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吗?
阅读课本课本P136实验6-4,观看实验视频。
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CO2的溶解性
2.归纳CO2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1、实验6-4
现象
分析
塑料瓶_________
部分CO2 ,使瓶内气体 ,
气压 ,大气压强使瓶子变瘪。
1体积的二氧化碳能溶解 体积的水。
1
变瘪(扁)
溶于水
减少
变小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是否 支持燃烧 是否
能燃烧
CO2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不支持燃烧
不能燃烧
2、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表
物理性质:
CO2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归纳总结:
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交流讨论:汽水的生产原理我们已经知道,那为什么下面的饮料统称为“碳酸饮料”?“碳酸”是什么呢?CO2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阅课本P137-138实验6-5,观看实验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1.C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实验6-5 :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提示: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I)喷水
(II)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III)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Ⅱ)喷水 (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Ⅳ)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
现象
分析
结论
不变色
不变色
变为红色
水不显酸性
CO2不显酸性
显酸性
水不能使石
蕊变红
CO2不能使石
蕊变红
CO2遇水使石
蕊变红
(III)喷水后再放入二氧化碳中
讨论1:CO2能与H2O反应吗?
(I)喷水
(II)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CO2
CO2
讨论2: 实验6-5 烘烤时,发生了什么反应?
现象:加热后纸花红色变为紫色
结论: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H2CO3= H2O+ CO2↑
碳酸的化学性质
1、CO2与H2O反应生成 , 能使紫色石蕊变 ;
碳酸
碳酸

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CO2 + H2O = H2CO3
2、当烘烤时,纸花由 色变为 色。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 ,
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为 。
Ca(OH)2 + CO2 = CaCO3↓+ H2O
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 。
二氧化碳
变浑浊
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 “干冰”。
CO2和干冰的转化
二、 CO2对生活的影响
干冰





③舞台烟幕
升华时产生大量的雾
①人工降雨
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②保存食物
升华时使周围温度降低
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光合作用 灭火 化工原料 气体肥料
制汽水 人工降雨 制冷剂
以上的CO2都是有益的,那有害吗?
C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害)
V(CO2)%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使人呼吸急促
10 使人丧失知觉、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CO2本身没有毒性,但CO2不能供给呼吸。
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CO2无毒,但CO2不能供给呼吸。
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
动植物尸体——微生物分解作用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大气中的CO2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工业生产
重要作用
CO2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2)危害
(1)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3)防治措施
a.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a.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
c.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b.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4)温室气体有哪些:
二氧化碳、臭氧、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代烷等
(6)什么是低碳理念:
(5)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讨论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低碳”呢?
碳中和、碳达峰了解吗
物理性质 色 态 味
密度
水溶性
化学性质 可燃性
氧化性
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反应
主要用途 主要影响
无色无味气体
CO2+Ca(OH)2==CaCO3 + H2O
CO2+H2O==H2CO3
CO2+ C ==== 2CO
在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能溶于水
比空气大
高温
干冰升华吸热、灭火、制汽水、温室肥料、化工原料等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1. 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还原性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C
2. 下列物质不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是(  )
A.木炭  B.氧气 
C.水  D.澄清石灰水
B
3. 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4. 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试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A
5.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灭火 B.制汽水
C.作气体肥料 D.供给呼吸
D
6. 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  )
A.O3 B.CO2
C.CH4 D.N2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