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翔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 (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支原体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胞生物,有些种类可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遗传物质是 DNA 和 RNAB. 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C. 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D. 可以独立自主完成各项生命活动2.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使用各种科学方法可以更好地研究生物学问题。下列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A 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B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染色法C 细胞学说的建立 不完全归纳法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对比法A. A B. B C. C D. D3. 科学家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使其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有关该复合纤维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B. 该蛋白的氨基酸连接方式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C. 该蛋白的彻底水解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 该蛋白的韧性较好,可能与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有关4. 观察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那么A中含有的元素为H、OB.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那么A应该是C元素C. 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那么 A是蛋白质D.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那么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5.“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等,是健康、营养、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谷类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B. 大豆煮熟后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有利于消化吸收C.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D. 钙、钾在维持渗透压和提供能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6.“低碳饮食”,即在饮食中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和肉类的摄入量,最新研究表明,“低碳饮食”对脂肪和血糖平衡的控制效果较为明显。叙述正确的是 ( )A. 空腹运动时人体内脂肪大量转化为糖类来维持血糖平衡B. 与葡萄糖相比,脂肪中的氢和氧原子个数之比较小C. 蔬菜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素都以碳链为骨架,均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低碳饮食”可减小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7. 下图表示细胞中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结构简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TP 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之一B. 图中的碱基有A、T、C、G四种C. 该化合物可能是HIV的遗传物质D. 真核细胞中该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8. 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 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 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 菌1 100μg/mL 蛋白质 H 生长正常2 20μg/mL 青霉素 生长正常3 2μg/mL 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 H 死亡A. 在低倍镜下即可观察到MRSA菌细胞所有结构B. 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 MRSA菌C. 实验还需设计用 2μg/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 蛋白质 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9.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蓝细菌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B. 甲流病毒含有5种核苷酸,增殖时DNA分子会进入宿主细胞C. 家兔成熟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呼吸作用的方式是有氧呼吸D. 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10. 科学家将含有一定量 的培养液分成两等份,再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番茄培养液和水稻培养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水稻和番茄对同种无机盐的吸收量不同B. 水稻和番茄吸收无机盐的同时也吸收水C. 水稻细胞膜上 载体蛋白较( 载体蛋白多D. 因番茄根细胞排出 导致培养液中浓度大于初始时11.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多种载体蛋白,如肠腔侧膜上的载体为钠依赖的葡萄糖转运体(SGLT),基底侧膜上的载体分别为葡萄糖转运体(GLUT-2) 和 泵。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SGLT逆浓度梯度将葡萄糖从肠腔侧转运进小肠上皮细胞B. SGLT 顺浓度梯度将Na 从肠腔侧转运进小肠上皮细胞C.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D. Na 进出该细胞的运输速率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12.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和 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 25℃环境 中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 b点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 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减少,b点将向右移D. 将温度提高到: 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13. 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c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 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 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D. 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c 为 ATP14. 在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大量精原细胞,它们有些进行有丝分裂,有些进行减数分裂,某同学通过显微观察对睾丸中的细胞进行了分类,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类型 甲 乙 丙 丁同源染色体 + — + —姐妹染色单体 + + — —注:“+”表示有,“-”表示没有A. 甲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染色体移向两极,细胞膜向中间凹陷B. 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C. 丙细胞的染色体与核DNA 数量比为1:1D. 丁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Ⅱ的后期15. 某研究小组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探究光照强度对生姜(阴生植物) 和葡萄(阳生植物) 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图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相关变化曲线,图中甲、乙代表 不同植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中A、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可知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生姜和葡萄B. 图中a点和b点吸收CO 的速率相等,说明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C. 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斯时,甲合成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D. 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限制生姜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CO 浓度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16. 研究发现,细胞可通过下图所示机制对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细胞器进行精密调控,以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自噬作用的溶酶体具有双层膜B. 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C. 自噬作用能为细胞提供某些有用物质D. 营养不良环境中的细胞自噬作用一般减弱17. 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 固定与 的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B. 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C. 类囊体产生的ATP 和O 参与 固定与 的还原D. 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18. 植物可通过无氧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 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 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 释放,不进行细胞呼吸C. 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也可能产生乳酸D. 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 比产生乳酸时的多19. 海水稻稻壳顶端存在有芒和无芒的现象,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无芒(A) 对有芒(a) 为显性,长芒(B)对短芒(b) 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某纯合无芒品种与纯合长芒品种杂交, 均为无芒, 自交, 表型及比例为无芒:长芒:短芒=12:3: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 无芒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无芒植株中纯合子占1/8D. F 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无芒:长芒:短芒=2:1:120.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的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a阶段为减数分裂,b阶段为有丝分裂B. 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 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 MN段核 DNA 与染色体的比值发生改变第 II卷 (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 (共55分)21.(每空2分,共14分)下图为不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图1表示不同( 体积分数的气体交换情况:图2表示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图解,其中①-⑤表示过程、AB表示物质)。据下图回答问题:(1)若图1表示人在剧烈运动时的代谢过程,则不应该有 过程(填标号),产生的 含有放射性,其放射性来自于反应物中的 。(2)若某生物细胞呼吸方式有图1中①③和①④⑤两种,则其细胞呼吸强度 (可以/不可以) 用 释放量来表示,原因是 。(3)若图2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 吸收量和 释放量的变化,当( 浓度达到25%以后,O ,吸收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主要是 ;在 点最适于储存水果蔬菜,判断理由是 。8.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是促进粮食高产优产、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在水稻叶肉细胞中,过程①发生在 (填场所)上,产生的 NADPH 在过程②的作用是 ,过程④发生在 (填场所) 上。(2)光照强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甲、乙两个水稻品种在进入灌浆期后的光合作用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光补偿点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光合速率不再增大时的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光补偿点/(μmol·m ·s ) 光饱和点/(μmol-m . s- ) 最大净光合速率/ (μmolCO ·m ·s )甲 乙 甲 乙 甲 乙75 72 1732 1365 12.63 19.17①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水稻种子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 。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 品种需要更强的光照。 品种能获得的产量更高,判断依据是 。23. (每空2分,共14分) 图1 表示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两种抑制剂对某消化酶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均为最适条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的图; 图2表示该兴趣小组利用相关装置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酶的特点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的实验“其他条件为最适条件”中的最适条件主要指的是温度和pH,若第一次实验用的是人的胰蛋白酶,第二次实验用的是人的胃蛋白酶,则与第一次实验相比,第二次实验对应的温度和pH两个无关变量中需要调整的是 。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 。(2)在底物浓度为S 时,图1中①②实验中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3)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有两种:①与底物争夺酶的结合位点; ②与酶结合改变酶的结构,从而抑制酶促反应速率。结合图1分析,抑制剂Ⅱ的作用机理应是 (填序号);若抑制剂的量不变,提高抑制剂Ⅰ作用下的酶促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4)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所进行的实验目的是 ,在不另设空白对照组的前提下,用其中的乙装置不能用于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 。24.(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 控制动物W的体色、斑纹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用A、a表示控制体色的基因,B、b表示控制斑纹的基因。请根据下列杂交实验情况回答相关问题:杂交类型。 亲本 F 表型及比例组合 1 绿色有纹×黄色无纹。 绿色无纹: 黄色无纹=1: 1组合2 绿色无纹×绿色无纹。 绿色无纹: 黄色无纹: 绿色有纹: 黄色有纹=6: 3: 2: 1(1)在体色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组合1的亲本基因型为 。(2)组合2的F 中出现特殊比例的原因是 ,组合2的F 中双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是 ,F 存活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组合2的F 中的绿色无纹个体和绿色有纹个体杂交,子代中绿色无纹个体占 。(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