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明确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并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掌握牙齿的三种类型,即门齿、犬齿和臼齿,了解不同牙齿的功能特点,认识到保护好牙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理解消化的概念,知道食物吃进去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器官的工作才能转变成可以被人体吸收的养料和能量。了解口腔作为人体消化器官之一,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准确描述食物在口腔中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包括馒头在咀嚼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等。同时,能够结合牙齿的形状特征和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牙齿在食物消化中的具体作用。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中的共同作用,提高学生对食物在口腔中消化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仔细观察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各器官的运动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的过程和原理。(二)教学难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扮演体验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对牙齿结构及运动特点的原有认识。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三、教学方法(一)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一系列与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和消化过程相关的问题,如 “吃进去的食物对我们人体有什么作用?”“食物在口腔里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什么不同的功能?” 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观察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牙齿的形状特征和分布、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各器官运动特点等。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动画演示、牙齿的结构和功能图片、口腔健康知识视频等资料。准备充足的教学器材,如馒头、干净的盘子、牙签、镜子、学生活动手册、门齿、犬齿、臼齿及舌模型(KT 板制作)、食物模型(馒头)等。制作教学板贴,用于展示问题、观点、实验步骤等。收集关于食物消化和口腔健康的历史、发展和应用的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和参考。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食物与人体的关系导入教师提问:当我们感觉到肚子饿时,就会想吃食物。吃进去的食物对我们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可能会提到食物能给人体提供养料与能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人体中的作用,引出消化这个话题。讲解消化的概念教师讲解:食物吃进去后,要经过一些器官的工作才能转变成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进食时,食物首先会经过口腔,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聚焦问题教师提问:食物在口腔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对食物与人体关系的了解,通过提问和讲解,自然地将消化器官与食物的关系呈现出来,快速聚焦主题,激发学生探究食物在口腔里变化的兴趣。(二)科学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材料介绍与要求说明教师出示材料,包括馒头、干净的盘子、牙签、镜子等。演示并讲解吃馒头的要求(同时出示课件):①用牙签将一小块馒头全都放入口腔里。②一边咀嚼,一边用镜子观察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并做好记录。③咀嚼时,尽量将馒头保留在口腔里,不要咽下去。(2)学生观察记录学生按照要求咀嚼馒头,观察记录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正确进行观察记录。提供观察记录表格如下:| 咀嚼次数 | 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 || 咀嚼一次 | || 咀嚼五次 | || 咀嚼十次 | |(3)交流讨论学生交流馒头在口腔里发生的变化:①在不同的咀嚼时间里,馒头形态的变化有什么不同?②馒头在口腔里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是谁发挥了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是由哪些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4)认识不同形状的牙齿及作用学生先说说自己对牙齿形状与功能的认识。教师出示牙齿分布排列图,明确三种牙齿的分布、科学名称及推测各自不同的作用。讲解门齿、犬齿和臼齿的特点和功能,如门齿主要用于切断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等。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讲解并指导学生正确咀嚼馒头,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初步感受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牙齿及作用,为后续的角色扮演活动打下基础。探索二:分角色扮演,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1)要求说明教师介绍角色扮演的要求:①请 8 位学生扮演牙齿(4 对 “门齿”、2 对 “犬齿”、2 对 “臼齿”),1 位学生扮演 “馒头”,1 位学生扮演 “舌”。②扮演牙齿的学生统一左手拿下排牙齿的牙龈处,右手拿上排牙齿的牙龈处。③其他学生作为 “观察员”,负责观察和评价扮演者是否科学操作。(2)观察牙齿排列请模拟牙齿的学生按实际牙齿的分布排列好,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排列是否有问题。①观察牙齿模型是否紧挨着并整齐排列。②观察牙齿模型是否与实际牙齿上下排咬合情况符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牙齿的正确排列方式对食物消化的重要性。(3)观察牙齿的运动请一位学生给口腔运送食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牙齿吃食物时是如何运动的?他们的表演与我们平时吃食物时牙齿的运动是否一样?①观察同排牙齿模型是否一起运动。②用镜子观察:平时吃食物时,上下排牙齿是否都在运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牙齿的运动特点和规律。(4)观察 “馒头” 在口腔里的变化①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馒头被门齿切断后会到哪里去?预设:被门齿切断后的馒头会被舌运送到臼齿处咀嚼研磨。②组织学生模拟并观察臼齿模型咀嚼馒头。③学生观察对比:磨碎后的馒头和之前咀嚼十次后的馒头是否一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中不同阶段的变化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深入思考口腔中的三种器官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在活动中,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推翻自己的 “想当然”,从而更科学地认识口腔中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体会它们协同工作的重要性。研讨一:交流对模拟实验的体验认识,引导分析并总结(1)器官作用分析教师根据 “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模拟活动,提问: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预设:牙齿的作用是切断、磨碎食物,舌的作用是运送、搅拌食物。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牙齿和舌在食物消化中的具体作用。(2)其他参与者讨论教师提问: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吗?预设:唾液的功能是使食物湿润。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唾液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3)小结教师小结: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需要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强调人体器官协同工作的特征。设计意图:结合模拟活动及追问交流环节,让学生统一形成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需要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器官协同工作的重要性。研讨二:建立口腔和整个消化器官的联系,引导深度思考(1)初步消化的作用教师提问: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口腔初步消化对后续消化过程的重要性。(2)消化 “旅程” 探讨教师提问:食物转变成人体需要的养料与能量,还要经历哪些 “旅程” 呢?引导学生将思考视角从口腔延续到整个消化系统,了解食物消化的全过程。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思考视角从口腔扩展到整个消化系统,帮助学生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研讨三:引导学生关注牙齿的健康(1)龋病牙认识教师展示龋病牙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呢?预设:龋病牙。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龋病牙的特征和危害。(2)龋病牙产生原因讨论学生交流:龋病牙是怎么产生的?教师概括说明(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龋病牙的产生原因,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注意口腔卫生等。(3)预防蛀牙方法交流学生交流: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蛀牙吗?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刷牙方式、饮食习惯等预防蛀牙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充分体验到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牙齿健康,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牙齿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三)拓展延伸口腔健康宣传活动教师布置课外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口腔健康的宣传海报或手抄报。要求内容包括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牙齿的重要性、预防蛀牙的方法等。学生在课后进行制作,教师可以在下次课上进行展示和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或手抄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观察不同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师提问:我们已经观察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那么其他食物在口腔中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布置课外观察任务: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如苹果、香蕉、面包等,按照观察馒头的方法,观察这种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做好记录。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了解口腔健康新技术教师介绍一些口腔健康新技术,如牙齿美白技术、种植牙技术等。提问:这些新技术对我们的口腔健康有什么帮助呢?你对这些新技术有什么看法?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口腔健康领域的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向往。(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过程、牙齿的类型和作用、舌和唾液的功能、角色扮演活动的体验和收获、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知识。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大家回顾一下。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法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如问题驱动法、观察实验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等。提问: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科学探究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有什么帮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强调科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提问:科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我们应该如何学习科学、运用科学?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如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我们应该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创新实践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的过程和原理,认识到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中的共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驱动法、观察实验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认真观察、实事求是地描述、勇于质疑、善于思考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