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源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 产党宣言》”。从梁家河到中南海, 习近平总书记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共产党宣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言》。他说: “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 就去钻研经典著作, 《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说明:本试卷共 7 页,22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40 分钟。答案须做在答卷上; 选A. 为人类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择题填涂须用 2B 铅笔,主观题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考试结來后只需交答卷。C. 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 D. 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精神具有一般性第Ⅰ部分 选择题 (共 70 分) 4、某同学在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时,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本题共 7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0分, 每小题 3.5 分。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1、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③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割掉。——《汉谟拉比法典》 :懒惰的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大都占土地产品的三分之一,忙碌的资④1871 年巴黎公社成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本家的利润甚至于两倍于货币利息,而剩余部分工人在最好的情况下挣得的部分,只有这么多;如果他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必定要饿死。——《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对以上论述得出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5、1952 年至 1956 年,新中国完成三大改造,使农业走上集体化、手工业走上合作化的道路,的共同结论是:(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标。70 年代末对内改革推行以来,农村集A.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剥削产生的根源 B. 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体劳动被个体私人承包打破,私人资本开始活跃,出现了“改革即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的说法。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C. 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D. 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①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前提和基础2、当地时间 2024 年 10 月 1 日,由于工资等问题导致新劳动合同谈判破裂,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②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湾沿岸 36 个港口约 4.5 万名码头工人举行罢工。近年来,西方国家似乎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③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乱。从英国到美国,再到德国和法国,罢工、游行内讧无处不在,仿佛一场场狂风暴雨正在袭④社会主义改革打破了农村集体劳动,推动私人资本的发展来。由此可见知 (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工人罢工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基本特征6、某校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十年(1956-1966)主题展”,下列可能在展出中看到B.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的情境是 ( )A. 文物见证历史:毛泽东同志出席开国大典时穿的中山装及佩戴的主席证C. 资本主义社会隐蔽的剥削方式越来越暴露无遗B. 记忆中的安徽省小岗村:凤阳县小岗村 18 名农民当年按下的红手印图片D. 工人罢工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C. 致敬“两弹一星”元勋:展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图片3、从老一辈革命家到习近平总书记,都多次阅读《共产党宣言》。这说明《共产党宣言》( D. C919 大飞机模型展:机身印有“全球首架”以及“中国印”标识的飞机模型) 7、2024 年 10 月 1 日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新中国的建立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一革命性的跨越。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影响是 (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曾说,《共产党宣言》,他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就翻阅《共产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党宣言》,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2邓小平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多次阅读《共产党宣言》。他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②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彰显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③使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宜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④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①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己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②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表明,党的八大 ( ) ③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④改革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表明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③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2、北京时间 2024 年 8 月 12 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这是自 1984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连续第 11 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 44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金 27 银 24 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榜首的亚洲国家!从9、邓小平同志在 1979 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 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 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改革开放四十载,神州激荡百业开”。下列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①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2024 年 7 月 1 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3 周年,某校布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置党史长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几位同志的巨幅画像下对应正确的是 ( )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邓小平—关键抉择一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②江泽民一与时俱进一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一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⑤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世纪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①→②→④→⑤③胡锦涛一科学发展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一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C, ③→④→⑤→②→① D. ③→④→②→⑤→① 国特色社会主义11、2024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 ④习近平一伟大复兴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3 特色社会主义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4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4、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全面总结了 ③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持续推动国家发展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①在新时代的革命锻造中,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有力1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2024 年 6 月,《生态保②在新时代的伟大奋斗中,中国人民创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护补偿条例》正式实施,作为世界首部专门针对生态保护补偿的立法,该条例坚持“谁污染谁付③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发展大跨越 费、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和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相结合,推动实现青山有“价”、④在新时代伟大进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绿水含“金”。生态补偿制度改革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①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②能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1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内涵,③为世界生态保护提供了根本性范式 ④强化人民在生态保护中的主体责任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对应不一致的是 ( )19、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人口结构、国民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国务院制定《关于渐进式延A.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全面依法治国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办法规定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或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弹性提前或延迟B.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退休,弹性幅度最长不超过三年。实施中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C.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年龄。对于这一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D. 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适应新时代变化,激发劳动者投身伟大事业的积极性1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②切实保障劳动者利益,进一步释放我国人口资源红利上,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③以人民为中心,满足劳动者对退休时机的多元化诉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因为 ( )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之一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20、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征程和使命,当代青年生逢盛世,与新时代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指出:“要加强制度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引导人们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充分认识我们已经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进,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 ( )17、2024 年 9 月 25 日,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成功,再次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从导弹发 ①旨在坚定青少年的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射成功到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南水北调 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原,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 ②有利于青少年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③有利于青少年成为制度创造者和践行者一个个重大工程相继问世,一项项发展成就硕果累累。一位西方政要来华访问时曾提出问题:为 ④能够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6何中国制定的五年规划能一个接一个地完成 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制度设计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这说明 ( )5∧.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 (共 3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高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形成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实现光明前途的伟大历史转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探索中作出的历史贡献。(16 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2024 年 9 月,国家工信部公布中国首台 DUV 光刻机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是半导体产业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里程碑。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为 DUV 光刻机的研发提供有力保障,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的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也体现了我国强大的动员能力。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我国培养了光刻机领域的高端人才,形成了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科研团队。DUV 光刻机的成功,打破了西方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坚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破,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发展动能,坚定了我国对发展道路的信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简述中国为什么能突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DUV 光刻机技术的垄断 (1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