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
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15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合理施肥是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重要措施。有机肥料养分全,肥效慢;化肥肥分浓,见效快,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从肥料中获得的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B.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以及、、K+等
C.N被农作物吸收参与构成蛋白质后,主要存在于其R基上
D.P被农作物吸收后,可以参与构成DNA、RNA、磷脂等
2.科学家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使其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有关该复合纤维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
B.该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该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D.高温可改变该蛋白的化学组成,从而改变其韧性
3.烟草花叶病毒(TMV)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着一条RNA链组成,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MV属于异养型的原核生物 B.TMV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C.组成TMV的核苷酸碱基有5种 D.蛋白质和RNA属于生物大分子
4.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称为菌紫
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菌紫质由染色质上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
B.嗜盐菌的线粒体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嗜盐菌的细胞膜外侧具有由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
D.嗜盐菌和蓝细菌可能存在功能上类似的结构
5.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材料均分成两组,分别置于A、B两种溶液中。图中曲线表示与实验初始含水量相比,两组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未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若适当增大B溶液的浓度,则曲线中a点上移
C.6~10 min两条曲线的差异仅是由于A、B溶液的浓度不同
D.10 min时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细胞,均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6.科研人员从某种微生物细胞中分离得到了一种酶Q,为了探究该酶的最适温度,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为酶Q在60℃下催化一定量的底物时,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种微生物适合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生存
B.增加图甲各温度的实验组数,可使得到的最适温度范围更精准
C.图乙实验中若升高温度,酶Q的活性不一定升高
D.图乙中,在t2时增加底物的量,酶Q的活性不变
7.蛋白质磷酸化反应是指ATP末端的磷酸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特定氨基上所进行的化学反应。磷酸化的蛋白质活性改变而做功,从而参与细胞代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P末端磷酸基团脱落时伴随能量的转移
B.磷酸化的蛋白质活性改变但并未变性
C.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伴随ATP的水解,水解产物参与RNA的合成
D.ATP推动的细胞做功过程属于吸能反应
8.研究发现,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称为“叶绿素循环”。在适当遮光条件下,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会降低,以适应环境。如图为绿叶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其中②表示叶绿素b,③表示叶绿素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氧气主要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B.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②对应的条带离画线处最近
C.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
D.弱光下②的相对含量增高有利于植物对弱光的利用
9.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可与NAD+结合,形成NADH。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研究发现,人的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的氢全部来自葡萄糖和丙酮酸
B. 人体细胞产生NAD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C. 体内的NMN合成量增多可能导致人体早衰
D. 促进人体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
10.细胞周期检验点(checkpoint)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主要是确保周期每一时相事件有序、全部完成并与外界环境因素相联系。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参照如图所示的细胞周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2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但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差异
C.秋水仙素只能作用于图中的M期
D.DNA的复制发生在S期
11.下图是某雄性果蝇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图中的AB段
B.GH段代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数目多于16条
C.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图甲的BC段,DE段代表受精作用
D.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者8条
12.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用字母A和a表示)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l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P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
13.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藻细胞叶绿体较大,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B.黑藻细胞分裂时,中心体会在间期复制,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黑藻细胞中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时,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流动方向也为逆时针
D.黑藻叶片是进行质壁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良好材料
14.科学史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前面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思路和结论往往会给后面科学家的研究带来启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鲁冰与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
B.魏斯曼发现减数分裂的过程,为孟德尔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C.孟德尔成功发现自由组合定律关键之一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D.罗伯特森发现细胞膜呈暗—亮—暗三层,为细胞膜流动性的发现提供了直接证据
1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都较为活跃
B.无丝分裂过程不发生染色体和DNA 的复制与分配
C.端粒学说认为大肠杆菌的端粒缩短会引起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与溶酶体有关,而细胞自噬与溶酶体无关
二、多选题(4小题,每题3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的得0分)
16.今年京杭大运河泗阳段两岸的桂花开花时节,相对往年晚了些。下列关于桂花叙述正确的是( )
A.桂花的开花时节只与桂花的基因型有关
B.桂花叶肉细胞是观察有丝分裂较为理想的材料
C.桂花表皮细胞和根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D.桂花开花时节相关基因转录RNA聚合酶可由核孔进入细胞核
17. 农业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生产实践经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B.“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有机物可直接被植物吸收,促进粮食增产
C.“人黄有病,苗黄缺肥”—氮,镁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缺(含氮、镁的)肥导致叶片变黄
D.“有收无收,主要看水”是因为水可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参与组成细胞结构等
18.榆钱菠菜等耐盐植物能够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在盐胁迫下大量Na+持续进入根细胞,抑制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比例异常,使细胞内某些酶失活,而脯氨酸可通过调节榆钱菠菜根细胞内的Na+和K+浓度来增强其应对盐胁迫的能力。下图为在盐胁迫条件下榆钱菠菜根细胞中物质跨膜运输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OS1不具有特异性,可将Na+逆浓度梯度运出榆钱菠菜根细胞
B.H+运进液泡与运出细胞的都需要耗能
C.与正常个体相比,脯氨酸转运蛋白基因突变体根细胞中Na+/K+的值偏高
D.NHX可提高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提高细胞液渗透压,增强抗盐胁迫能力
19.图1表示图2中甲遗传病I1、I2和Ⅱ3的相关基因电泳图谱,图2表示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患病情况,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不是显性遗传病
B.Ⅱ2与Ⅱ3甲病相关基因型一致的概率为100%
C.若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Ⅳ3染色体组成为XXY,则Ⅲ3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出错
D.若Ⅱ3与不患甲病的女子婚配,子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22
三、非选择题
20、(13分)莱因衣藻可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其光合电子传递和产氢过程如 下图 1 所示,PSⅠ、PSⅡ、Cytb6f 表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1)莱因衣藻光合作用产生氢气的场所是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类囊体薄膜上的 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 (2 分) 中活跃的化学能 参与到暗反应阶段。
(2)氢酶对氧气极其敏感,当氧分压达到 2%时即可迅速失 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衣藻通常产氢量较低,原因是 (2 分)。
(3)在早晚弱光环境及夜晚条件下,无氧呼吸方式对于莱因 衣藻的生存很重要,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能够进一步 代谢产生甲酸、 乙酸等各种弱酸(HA),导致了类囊体 腔的酸化。研究人员根据多项研究提出了“离子陷阱” 模型(如图 2)。
①在光照较弱的时候,莱茵衣藻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HA 的场所是 , HA 可 进入类囊体腔,并解离出氢离子,由于 , 导致腔内氢离子不断积累,出 现酸化。
②下列可作为证据支持无氧呼吸产生弱酸导致类囊体腔酸化的有 (2 分)。
A .类囊体腔内的酸化程度与无氧呼吸产生弱酸的总积累量呈正相关
B .外源添加甲酸、 乙酸等弱酸后衣藻均出现类囊体腔酸化的现象
C .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产生弱酸的突变体在强光条件下未发现类囊体腔酸化
(4)研究人员用 TAP 培养液和 TAP-S 培养液(缺硫)并优 化培养条件,研究莱因衣藻的光合产氢量,结果如图 3 所示。光照 72h,产氢量更多的是 培养液培 养的莱因衣藻。推测硫可能 (填“促进”或 “抑制”)了 PSⅡ或 Cytb6f 的功能,使类囊体腔中的 H+浓度 。
21、(12分)下图为细胞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1~6表示结构,①~⑨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5的主要成分是_____。图中各种细胞器并不是漂浮在细胞质中,支持和锚定它们的结构是_____。
由图可知新形成的溶酶体来源于_____(填序号),其形成过程还与_____(至少写出两种细胞器)等有关。
图中L物质以_____方式进入细胞后,被溶酶体中水解酶降解。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的功能。降解后的产物,若对细胞有用,则可以再利用,若无用则被排出细胞外。当养分不足时,细胞的⑥~⑨过程会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溢出后,对细胞自身结构并没有大的破坏,原因可能是_____。
(5)甲状腺滤泡细胞能从血液中利用Na+电化学梯度的势能摄取碘,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于滤泡腔内碘化后贮存。当受到刺激时,滤泡细胞能在细胞中把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水解

①图中滤泡细胞摄取碘的方式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
②一种转运蛋白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 _____,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能否跨膜运输及运输速率的快慢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的结构基础。
22(11分)、如图是有关于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

由图甲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_性,判断依据是______;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__;细胞③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
图乙中①→②完成了图丙中______(用字母表示)段的变化,则图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图甲中细胞①产生的子细胞内的c数量为______。
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该图可表示______(填分裂方式)。
若某哺乳动物的卵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有______条。
23(10分)、禽类羽毛五彩缤纷,羽毛的颜色表现为结构颜色和化学颜色的结合,结构颜色是由光反射产生,化学颜色由包含在羽毛毛囊中的黑色素造成。鸡的黑皮质素1受体基因(MC1R基因)是重要的调控基因之一,在控制黑素细胞合成的黑色素类型中起重要的作用。鸡的MC1R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其等位基因E、eR、e+与相关性别、表型的对应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鸡的MC1R基因的等位基因与性别、表型的对应情况
相关基因 E eR e+
性别 雌 雄 雌 雄 雌 雄
表型性状 全身黑羽 全身黑羽 金色颈羽 全身黑羽 棕胸黑背 黑胸红背
现某集团公司孵化场引进一批黑羽鸡,进行杂交实验后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黑羽鸡杂交实验情况
实验 父本 母本 F1表型及比例
雌性 雄性
Ⅰ 黑羽 黑羽 全为全身黑羽 全为全身黑羽
Ⅱ 黑羽 黑羽 全身黑羽:金色颈羽=3:1 全为全身黑羽
Ⅲ 黑羽 黑羽 全身黑羽:棕胸黑背=3:1 全身黑羽:黑胸红背=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MC1R基因的各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是______。
(2)杂交实验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父本______,母本______。
(3)请利用表2中的亲本个体设计实验,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等位基因E、eR、e+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可用>表示,如E对eR为显性可表示为E>eR)。
实验设计:选择多只基因型为 表型为 雌性与基因型为 的雄鸡杂交,观察子代羽毛颜色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出现 ,则说明E>eR>e+
②若子代出现雌性全身黑羽:棕胸黑背=3:1、雄性全身黑羽:黑胸红背=3:1,则说明
(4)按照(3)中①的结论,让表2中实验ⅡF1 中雄鸡与实验ⅢF1棕胸黑背雌鸡交配,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2分)
24(12分)、番茄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其紫茎和绿茎(由D、d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
马铃薯叶(由H、h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亲本表型 子代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实验二 紫茎缺刻叶③×绿茎缺刻叶②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1)仅根据实验一的杂交的结果,能判断出____(填“0”或“1”或“2”)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隐性性状是____,根据实验一、二的结果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
(2)亲本的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
(3)紫茎缺刻叶①与紫茎缺刻叶③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后代的紫茎缺刻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
(4)若让多株紫茎与绿茎植株杂交,子代表型紫茎:绿茎为5:1,让这些紫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绿茎出现概率为 。
(5)若番茄的果实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且基因的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如图1所示,为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让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上番茄果实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番茄果实颜色黄色:红色为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番茄果实颜色黄色:红色为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
1-5.DCDDB 6-10.BCCDD 11-15 CDDCA
16.CD 17.ACD 18.BC 19.ABD
三、非选择题
20.(13分)
(1)叶绿体基质 光合色素(或PSⅠ、PSⅡ) ATP和NADPH(2分)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会产生氧气,氧气浓度升高使氢酶失活而不能生成氢气(2分)
(3)①细胞质基质 氢离子无法直接穿过类囊体膜
②AB(2分)
(4)TAP-S 抑制 降低
21(12分)、(1)磷脂和蛋白质 细胞骨架
(2)4 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
(3)胞吞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增强
(4)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酶活性因PH等环境条件变化而大大降低
(5)①主动运输 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且需要钠离子电化学梯度的势能驱动
②种类和数量 选择透过性
22(11分)、(1)雌 细胞②、细胞③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次级卵母细胞
4、0 ①②
(2)AB a 4
(3)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4)92
23(10分)、(1)E (2)EeR EeR
(3)EeR 全身黑羽 Ee+(或者Ee+ 全身黑羽 EeR)
①雌性全身黑羽:金色颈羽=3:1 雄性全身黑羽
②E> e+>Er
(4)雌性全身黑羽:金色颈羽=1:1,雄性全为全身黑羽(2分)
24(12分)、(1)2 绿茎和马铃薯叶 自由组合
(2)ddHh DdHh
(3)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1/6
(4)1/12 (5)13:3 (2分) 3: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