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弋阳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九月地理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九月地理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九月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这一现象被称为“水星凌日”。完成下面小题。
1.“水星凌日”时,下列能正确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A B.B C.C D.D
2.下列对该系统中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星自身可以发光 B.地球属于卫星
C.太阳属于恒星 D.水星属于彗星
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某行星公转轨道及其附近的天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行星为( )
A.海王星 B.火星 C.地球 D.木星
4.图中的行星( )
①自东向西公转②公转轨道近圆③距离太阳最远④体积、质量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烧焦”,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1中的神舟十四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
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
6.按照天体类型,图2中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
7.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空间站的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013年6月13日,中国“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距地面约370千米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自地球上观测到“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能观测到太阳系中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金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 D.金星、火星
9.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温度相对较低 B.影响长波通信
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会喷发高能粒子
太阳活动增强时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导致( )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②靠磁场来识别方向的信鸽迷途
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④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极光( )
A.加拿大 B.英国 C.意大利 D.巴西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开始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出现人类 B.形成联合古陆
C.开始出现大量生物 D.历史上重要成煤期
13.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
A.鱼类开始出现 B.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14.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
①蕨类植物繁盛 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③地壳运动剧烈 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五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年代①的名称应该为元古宙 B.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形成于②
C.含恐龙化石的地层形成于年代③ 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年代⑤
16.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 )
A.①末期 B.②末期 C.③末期 D.④末期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某地理研究小组想要研究建设火星基地所需要改善的条件,通过查阅资料获悉以下信息,请你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九分之一,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38%,体积约为地球的15%,表面积略小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小很多。大气层很薄,无法保留很多热量。火星外核无法持续对流生成磁场,火星核心冷却得比地球的快,地质活动趋缓,磁场和板块运动消逝,太阳风带走大部分大气导致气压偏低,而造成液态水在低温就会沸腾、无法稳定存在于火星表面。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
材料二 下图为太阳系结构图。
(1)材料二中字母 代表火星。
(2)凌日现象是指某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和 (写出行星名称)。
(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写出行星名称)。
(4)运用资料分析火星上是否具有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观测数据显示,我国太阳能资源在近40年来,不论是在总辐射量、年日照时数还是在年有效日照天数上都存在着明显地减少,只是在减少幅度上存在着差异,不少学者对变化原因也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在太阳能资源变化上,我国东部与西部的主导因素并非一致。东部地区主要是人文原因,西部地区主要是自然原因。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图。
(1)分别指出影响图中50和70等值线延伸方向的主导因素。
(2)据图指出甲乙两地太阳辐射的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太阳辐射量减少的原因。
19.(8分)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三层中,A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B层的主要活动是 ,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为 。
(2)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 ”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出现美丽的 。
20.(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曾出现过2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分别是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和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恐龙的灭绝就发生在最后一次。下图为地球演化简图。
(1)指出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
(2)按照时间顺序列举前寒武纪划分的阶段。
(3)推测地球演化过程中导致生物大灭绝的可能原因。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A D C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B C D D
17.(1)D
(2)水星 金星
(3)火星 木星
(4)火星表面不具有人类生存的条件。距日距离较远,温度较低;质量、体积较小,大气稀薄,温度变化较大;没有充足的液态水;没有磁场,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沙漠广布,沙尘暴常发,环境恶劣,不适宜生存。
18.(1)50等值线:纬度和地形;70等值线:地形。
(2)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乙地。原因:甲地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或乙地气候湿润,日照时间短;海拔较低,地形封闭,大气密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3)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类活动相对更加剧烈,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大气污染更加严重,雾、霾的出现和增加导致太阳辐射量减少。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降水增加,云雨天气增多,导致太阳辐射量呈减少的趋势。
19.(1)耀斑 11年
(2)磁暴
(3)极光
20.(1)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
(2)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3)陨石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强烈爆炸,给生物带来致命的影响;火山喷发,改变地貌和大气成分,引发生物大灭绝;地壳剧烈移动,致使海陆环境变化;极端气候(冰期或间冰期)出现,改变地表生物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