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学业水平联合检测地理卷 (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学业水平联合检测地理卷 (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学业水平联合检测
·地理·
叁春管案及解析
2025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学业水平联合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
较强大。夏季风为暖势力的主要动力,其强度
1.B【解析】莫霍界面深度是地表到莫霍界面
与副热带高压呈正相关,因此西太平洋副热带
的距离,也就是地壳厚度,即莫霍界面深度越
高压势力强;冬季风为冷势力的主要动力,其
深,地壳厚度越大。由图可知,该区域莫霍界
强度与亚洲高压呈正相关,由材料可知,极地
面等深线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递变趋势与
涡旋是绕北极的高空气旋性大型环流,其与近
延伸方向垂直。结合图中数值变化可知,图示
地面的亚洲高压呈正相关,因此该时期极地涡
区域地壳厚度的总趋势是西南厚、东北薄。
旋势力强。
2.D【解析】在①剖面沿线上,莫霍界面深度最8.A【解析】由图可知,Ⅲ阶段末,该地积雪完
小处(银川附近)小于38km,最大处(阿拉善
全消融,累积降雪量等于融雪量与升华量之
左旗附近)约为45km,相差7km多,明显大
和,融雪量大于升华量。因此依次表示年度累
于两地海拔的差值,这说明莫霍界面不是一条
积降雪量、融雪量、升华量的序号是①②③。
水平直线,而是与地表起伏呈镜像反映;银川9.C【解析】斜率越大,表示地表积雪消融速度
附近为盆地,地势低,莫霍界面形成明显的上
越快。由图可知,Ⅲ阶段随气温的快速回升,
拱区;定边和阿拉善左旗附近地势高,莫霍界
地表积雪消融速度最快。
面下凸;西北部莫霍界面等深线密集,说明莫10.D【解析】地表积雪消融受大气温度、太阳
霍界面起伏大。
辐射、雪表温度影响最大,尤其是大气温度,
3.D【解析】由图3可知,5:00左右太阳总辐射
三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地表积雪消融量的变
通量开始缓慢上升,到8:00左右大幅跃升,这
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性强)。受积雪隔热的
一变化过程充分反映了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
影响,地表温度较稳定,与融雪量变化趋势一
响。日出之后受地形阻挡,仅有部分太阳辐射
致性不强(相关性差)。
通过折射、散射到达监测点,之后,太阳高度角11.D【解析】M海域位于40°S附近,受西风影
逐步增大,太阳辐射能够直接到达监测点时,
响时间比较长,不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为寒暖
太阳总辐射通量快速升高。
流交汇处,其表层水温南北变化梯度大;盐分
4.C【解析】该地海拔较高,白天大气削弱作用
和热量的垂直方向交换量大;多海雾,不利于
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大,土壤直接吸
航行。
收太阳辐射升温,地表土温高;该地海拔较高,12.B【解析】①洋流为西风漂流向北发展的部
大气稀薄,大气吸收作用较弱,因此气温较低。
分,其范围主要受西风的影响。10月至次年
5.A【解析】由材料可知,冰雹是强对流天气的
1月为南半球从春季到夏季的转换阶段,西风带
产物,说明强对流天气是冰雹发生的基本条
向南移动,因此①洋流控制范围会随之向南
件。浙江省春季气温开始回升,且南北温差
收缩。
大,冷暖气流交汇频繁,易发生强对流天气。
13.C【解析】日晷的原理是日影的投射,与太
6.D【解析】由图可知,④地周边的气流呈逆时
阳视运动有关,对应的时间是地方时。由图
针方向旋转辐合,说明其是低压中心。
可知该地地方时为6:00,由材料可知该地的
7.C【解析】2月份浙江省出现的极端冰雹天气
经度为118E,则北京时间比该地的地方时早
是冷暖势力交汇频繁所致,说明冷暖势力都比
8分钟,即6:08。
1地理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示意青藏高原东北缘部分区战莫霍界面等深线(单位:k)。据此完成1一2题。
101°1036
105
1070
50
48464442
52
呵拉酱定横
399
54
56
0
定边
379
35
44
42
33
图1
1.图示区域地壳厚度的总趋势是
A.南部厚、北部薄
B.西南厚、东北薄
C.中部厚、东西薄
D.中部厚、南北薄
2.推测①剖面沿线的莫蛋界面特征
A.是一条水平直线
B.定边附近形成上拱区
C.西北方向起伏小
D.银川附近形成上拱区
戟布河谷位于珠峰北坡,大致为南北走向,三面环山。某科研团队在河谷的B处(海拔
5050m)设立监测点,对该地的太阳总辐射通量、气温(距地面1.5m)、地表土温等指标进行
监测。图2示意绒布河谷区域地形及监测,点位置,图3示意绒布河谷B站6月份太阳总辐射
通量平均日变化,图4示意绒布河谷B站6月份地表土温和气温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3一
4题。
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1
28.4
4600
28.39
0绒布河谷
4600
28.2
28.1
400
4600
—4600
28.09
600
等高线/m
4600
7600
86.6°86.7°86.8°86.9°87.0°87.19
87.29
注:阴影部分海拔6000m以上。
图2
1200
40
气温
总辐射
地表土温
304
新领
15
1
200
00.00



10.62

地方时
地方时
图3
图4
3.据图3可知,5:00左右太阳总辐射通量开始缓慢上升,8:00左右大幅跃升,影响这一变化
过程的因素是
A.天气
B.植被
C.冻土
D.地形
4.图4所示,B站的地表土温最高在40℃以上,而最高气温仅为12.5℃,形成这种差异的原
因是
A,地面反射强
B.地面辐射弱
C.大气吸收弱
D.大气逆辐射强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的产物,长江中下游地区冷暖气流交汇频繁时易出现冰雹天气。
2009年2月23一26日淅江省出现罕见的连续降冰雹的极端天气,带来严重危害。研究发
现,此次极端天气与极地涡旋(绕北极的高空气旋性大型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密切相
关。图5示意此次天气过程海拔150m气压形势。据此完成5~7题。
66470028642
一风向和风力
2
一等压线
20
009
104
1089
112°116°120
1249
图5
地理试题
第2页(共8页)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