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5.1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压轴题专项讲练)(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5.1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压轴题专项讲练)(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15.1 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
【典例1】阅读理解:
材料1:已知,求分式的值.
解:活用倒数,∵.
∴.
材料2: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解:由分母,可设,则.
∵对于任意上述等式成立,
∴解得
∴.
根据材料,解答下面问题:
(1)已知,则分式的值为 .
(2)已知,求分式的值 .
(3)已知,则分式的值为 .
【思路点拨】
(1)根据材料1,原式变形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根据材料1,原式变形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3)根据材料1和材料2,原式变形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题过程】
(1)解:∵


故答案为:;
(2)∵
∴,即:,

则:

故答案为:;
(3)
由分母,可设,
则:
对于任意上述等式成立,
∴,解得,,

又∵,即:

∴,
故答案为:.
1.(2022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实数x,y,z满足++=,且=11,则x+y+z的值为(  )
A.12 B.14 C. D.9
2.(2022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则的值为( )
A.-1 B. C.2 D.
3.(2022·福建·九年级统考竞赛)若正数a,b,c满足abc1,,则______.
4.(2022秋·上海徐汇·七年级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1)计算:
(2)
5.(2022·广东深圳·统考一模)先化简:()÷,再从,,0,1中选出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6.(2022春·重庆渝中·九年级重庆巴蜀中学校考自主招生)先化简,后求值:,其中x,y满足.
7.(2023春·八年级单元测试)先阅读,再答题:


……
一般地,有.
(1)计算:;
(2)计算:.
8.(2022秋·全国·七年级期末)求
9.(2022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且,求的值.
10.(2022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 为整数,且满足 ,求 的值.
11.(2022秋·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求的值.
12.(2022·福建·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
(1)当,,时,求的值;
(2)当时,求的值.
13.(2022·七年级单元测试)已知、、为实数,且满足下式:
①;
②.
求的值.
14.(2023春·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为的各位数字之和,例.
(1)当时,求的最小值;
(2)当时,求的最小值;
(3)当时,求的最小值.
15.(2022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数学小组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若,均不为零,求的值.小明说:“考虑到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必须对字母,的正负作出讨论,又注意到,在问题中的平等性,可从一般角度考虑两个字母的取值情况.
解:①当两个字母,中有2个正,0个负时,
②当两个字母,中有1个正,1个负时,
③当两个字母,中有0个正,2个负时.
(1)根据小明的分析,求的值.
(2)若均不为零,且,求代数式的值.
16.(2023春·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定义:如果一个分式能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称这个分式为“和谐分式”.如:,,则和都是“和谐分式”.
(1)下列分式中,不属于“和谐分式”的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2)将“和谐分式”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
(3)应用:先化简,并求取什么整数时,该式的值为整数.
17.(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定义:若分式与分式的差等于它们的积,即,则称分式是分式的“关联分式”.
(1)已知分式,试说明是的“关联分式”;
(2)小聪在求分式的“关联分式”时,用了以下方法:
设的“关联分式”为,则,
∴,∴.
请你仿照小聪的方法求分式的“关联分式”.
(3)①观察(1)(2)的结果,寻找规律,直接写出分式的“关联分式”:______.
②若是的“关联分式”,则的值为______.
18.(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在分式中,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例如:这样的分式就是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例如:,这样的分式就是真分式.我们知道,假分数可以化为带分数.例如: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带分式”,即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例如:.
(1)参考上面的方法,将下列分式化为带分式:   .   .
(2)解分式方程:;
(3)当x取什么整数值时,分式的值为整数.
(4)一个三位数m,个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两倍,另一个两位数n.十位数字与m的百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与m的十位数字相同,若这个三位数的平方能整除这个两位数,求满足条件的三位数m.
19.(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知识与方法上的类比是探索发展重要途径,是发现新问题、结论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利用整体思想解题,运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使不少依照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简便解决方法,常用的途径有:(1)整体观察;(2)整体设元;(3)整体代入;(4)整体求和等.
例1:分解因式
解:将“”看成一个整体,令
原式
例2:已知,求的值.
解:
请根据阅读材料利用整体思想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请你模仿例1尝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计算:______
(3)①已知,求的值;
②若,直接写出的值.
2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我们常常会利用一些变形技巧来简化式子,解答问题.
材料一:在解决某些分式问题时,倒数法是常用的变形技巧之一,所谓倒数法,即把式子变成其倒数形式,从而运用约分化简,以达到计算目的.
例: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解:∵,∴即
∴∴
材料二:在解决某些连等式问题时,通常可以引入参数“”,将连等式变成几个值为的等式,这样就可以通过适当变形解决问题.
例:若,且,求的值.
解:令则,,,∴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已知,求的值.
(2)已知,求的值.
(3)若,,,,且,求的值.
专题15.1 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
【典例1】阅读理解:
材料1:已知,求分式的值.
解:活用倒数,∵.
∴.
材料2: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解:由分母,可设,则.
∵对于任意上述等式成立,
∴解得
∴.
根据材料,解答下面问题:
(1)已知,则分式的值为 .
(2)已知,求分式的值 .
(3)已知,则分式的值为 .
【思路点拨】
(1)根据材料1,原式变形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根据材料1,原式变形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3)根据材料1和材料2,原式变形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题过程】
(1)解:∵


故答案为:;
(2)∵
∴,即:,

则:

故答案为:;
(3)
由分母,可设,
则:
对于任意上述等式成立,
∴,解得,,

又∵,即:

∴,
故答案为:.
1.(2022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实数x,y,z满足++=,且=11,则x+y+z的值为(  )
A.12 B.14 C. D.9
【思路点拨】
把两边加上3,变形可得,两边除以得到,则,从而得到的值.
【解题过程】
解:,

即,

而,


故选:C.
2.(2022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则的值为( )
A.-1 B. C.2 D.
【思路点拨】
观察所给算式可得,代入整理之后对算式进行通分即可.
【解题过程】
解:由可得:,



故原式.
故选:D.
3.(2022·福建·九年级统考竞赛)若正数a,b,c满足abc1,,则______.
【思路点拨】
计算,然后整体代入求解即可;或者把已知条件组成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代入计算即可.
【解题过程】
解:解法一:因为
所以,
解得.
故答案为:.
解法二:由,得,
因此,.
由此可得,.
所以
故答案为:.
4.(2022秋·上海徐汇·七年级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1)计算:
(2)
【思路点拨】
(1)先分解因式,再化简计算;(2)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分解因式,计算除法.
【解题过程】
解:(1)
(2)
5.(2022·广东深圳·统考一模)先化简:()÷,再从,,0,1中选出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思路点拨】
直接将括号里面进行加减运算,再利用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注意分式的有意义 .
【解题过程】
解:



当时,原式.
6.(2022春·重庆渝中·九年级重庆巴蜀中学校考自主招生)先化简,后求值:,其中x,y满足.
【思路点拨】
利用因式分解和整式运算法则逐步化简整式,再借助已知条件计算x,y的值,代入求解即可.
【解题过程】
解:原式
∵,
∴,
即,
∵,,
∴,,
解得:,,
将其代入,可得
原式.
7.(2023春·八年级单元测试)先阅读,再答题:


……
一般地,有.
(1)计算:;
(2)计算:.
【思路点拨】
(1)根据题目提供结论化简为,先进行同分母分式加减,再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即可求解;
(2)根据题目提供结论将原式变形为,逆用分配率得到,
再进行同分母分式加减,最后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化简即可求解.
【解题过程】
(1)解:

(2)

8.(2022秋·全国·七年级期末)求
【思路点拨】
对已知等式求倒数变形,整理求出的值,进而分别求出、、的值,从而确定x,y,z的值,即可求出x+y+z的值.
【解题过程】
解:∵,
∴,即,
∴,即,
∴,
∴,
∴.
9.(2022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且,求的值.
【思路点拨】
先根据已知,求得x=2z,y=z,之后再化简式子,化简之后将我们求到的值代入即可求到最后的答案.
【解题过程】
解:由,得,.
∴原式
将,代入得.
10.(2022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 为整数,且满足 ,求 的值.
【思路点拨】
根据平方差公式和约分法则把原式化简,根据取整法则解答即可.
【解题过程】
解:∵,
∴,
∴,
∴,
∴或,
∴或,
由,得,
由于 x,y 为整数,
当y=1时,x为整数-2,则x+y=-1;
当y=-1时,x为-,不是整数,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y=2时,x为整数-1,则x+y=1;
当y=-2时,x为-,不是整数,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x+y的值为0或±1.
11.(2022秋·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求的值.
【思路点拨】
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得到,进一步推出,由得到,进而推出,同理可得,
,由此代入所求式子中并化简得到,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解题过程】
解: ,








同理可得:,


12.(2022·福建·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
(1)当,,时,求的值;
(2)当时,求的值.
【思路点拨】
(1)分别对x、y进行化简,然后求值即可;
(2)分别求出、、和值,然后代入化简即可.
【解题过程】
解:(1),
当时,
(2),


∵,

=1.
13.(2022·七年级单元测试)已知、、为实数,且满足下式:
①;
②.
求的值.
【思路点拨】
先对②式进行变形,主要是给等式左边每一大项一个1,再整理成两式积等于0的形式,讨论每个式子等于0的情况,最后可求出a+b+c的所有值.
【解题过程】
解:将②式因式分解变形如下:

即,
所以,
即.
所以或,
若,
则 ,
所以,
所以的值为0、1、.
14.(2023春·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为的各位数字之和,例.
(1)当时,求的最小值;
(2)当时,求的最小值;
(3)当时,求的最小值.
【思路点拨】
(1)设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则,要使最小,则为最大,然后求值即可;
(2)设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是,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为,根据(1)中的方法进行求值即可;
(3)设这个四位数的千位数字是,百位数字是,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是,参照(1)中的方法进行求解即可.
【解题过程】
解:(1)设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为,则,
要使的值最小,则则为最大;
, , 最小为;
(2))设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是,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为;
要使的值最小,即的值为最小,
, , ,
, ;
(3)设这个四位数的千位数字是,百位数字是,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是;
则,其值最小,
则, ,类似分析时符合题意,
的最小值为.
15.(2022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数学小组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若,均不为零,求的值.小明说:“考虑到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必须对字母,的正负作出讨论,又注意到,在问题中的平等性,可从一般角度考虑两个字母的取值情况.
解:①当两个字母,中有2个正,0个负时,
②当两个字母,中有1个正,1个负时,
③当两个字母,中有0个正,2个负时.
(1)根据小明的分析,求的值.
(2)若均不为零,且,求代数式的值.
【思路点拨】
(1)根据a,b,是非零实数,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两正零负;②一正一负时;③零正2负时;分情况讨论求值即可.
(2)根据a,b,c是非零实数,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分两正一负;②一正两负;分情况讨论求值即可.
【解题过程】
解:(1)①当中有2个正,0个负时,
原式;
②当中有1个正,1个负时,
原式;
③当中有0个正,2个负时,
原式;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0或2.
(2)∵,
∴,,,
不可能都为正或都为负,
∴.
①当中有两正一负时,
原式,
②当中有一正两负时,
原式.
综上所述的值为1或.
16.(2023春·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定义:如果一个分式能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称这个分式为“和谐分式”.如:,,则和都是“和谐分式”.
(1)下列分式中,不属于“和谐分式”的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2)将“和谐分式”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
(3)应用:先化简,并求取什么整数时,该式的值为整数.
【思路点拨】
(1)把给出的各式进行处理,根据和谐分式的定义判断;
(2)把分式先变形为,再写成整式与分式分子为常数的形式;
(3)先算除法,把分式转化成和谐分式,再确定x的值.
【解题过程】
解:(1)①;②;③;④;
∴①③④属于和谐分式,②不属于和谐分式;
故答案为:②;
(2)原式;
(3)原式

根据题意得:原式;
当原式的值为整数时,应该是2的因数,
∴或或或
解得:或或或,
∵且且且,
∴当时,该式的值为整数.
17.(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定义:若分式与分式的差等于它们的积,即,则称分式是分式的“关联分式”.
(1)已知分式,试说明是的“关联分式”;
(2)小聪在求分式的“关联分式”时,用了以下方法:
设的“关联分式”为,则,
∴,∴.
请你仿照小聪的方法求分式的“关联分式”.
(3)①观察(1)(2)的结果,寻找规律,直接写出分式的“关联分式”:______.
②若是的“关联分式”,则的值为______.
【思路点拨】
(1)根据“关联分式”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2)仿照小聪的方法进行求解即可;
(3)①根据解析(2)找规律求出的关联分式即可;
②根据关联分式分子,分母规律可知,,然后整理求出结果即可.
【解题过程】
(1)解:∵,

∴是的关联分式.
(2)解:设的关联分式是,则:,
∴,
∴,
∴.
(3)解:①根据解析(2)可知,的关联分式为:

故答案为:;
②∵是的“关联分式”,
∴,
由①得,
由②得:,
即,
把代入得:,
解得:.
故答案为:.
18.(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在分式中,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例如:这样的分式就是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例如:,这样的分式就是真分式.我们知道,假分数可以化为带分数.例如: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带分式”,即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例如:.
(1)参考上面的方法,将下列分式化为带分式:   .   .
(2)解分式方程:;
(3)当x取什么整数值时,分式的值为整数.
(4)一个三位数m,个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两倍,另一个两位数n.十位数字与m的百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与m的十位数字相同,若这个三位数的平方能整除这个两位数,求满足条件的三位数m.
【思路点拨】
(1)两式根据材料中的方法变形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利用材料中的方法变形化简方程即可求解;
(3)原式利用材料中的方法变形,即可确定出分式的值为整数时,整数x的值;
(4)设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然后表示出m,n的表达式,再计算,然后利用材料中的方法变形,进行讨论即可.
【解题过程】
解:(1)
(2)
∴x2-x-6=x2-4x+4,
∴3x=10,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3)
∴当x=0时,原式=2为整数;
(4)设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则个位数字为2x,n=10x+y,m=100x+10y+2x=102x+10y,
∵2x<10,
∴x<5,
∵是整数,
∴为整数,
∵0<x<5且x为整数,0<y<10且y为正整数,
当x=3,y=6时,为正整数,
∴m=366.
19.(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知识与方法上的类比是探索发展重要途径,是发现新问题、结论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利用整体思想解题,运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使不少依照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简便解决方法,常用的途径有:(1)整体观察;(2)整体设元;(3)整体代入;(4)整体求和等.
例1:分解因式
解:将“”看成一个整体,令
原式
例2:已知,求的值.
解:
请根据阅读材料利用整体思想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请你模仿例1尝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计算:______
(3)①已知,求的值;
②若,直接写出的值.
【思路点拨】
(1)将看成一个整体,令,代入计算即可;
(2)将看成一个整体,令,将看成一个整体,令,代入计算即可;
(3)①将代入求解即可;②将,代入中得到原式,再将代入,进一步得到原式,计算即可.
【解题过程】
(1)解:将看成一个整体,令,
则原式.
(2)解:将看成一个整体,令,将看成一个整体,令,
则原式

(3)解:①∵,


②∵,


2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我们常常会利用一些变形技巧来简化式子,解答问题.
材料一:在解决某些分式问题时,倒数法是常用的变形技巧之一,所谓倒数法,即把式子变成其倒数形式,从而运用约分化简,以达到计算目的.
例: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解:∵,∴即
∴∴
材料二:在解决某些连等式问题时,通常可以引入参数“”,将连等式变成几个值为的等式,这样就可以通过适当变形解决问题.
例:若,且,求的值.
解:令则,,,∴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已知,求的值.
(2)已知,求的值.
(3)若,,,,且,求的值.
【思路点拨】
(1)仿照材料一,取倒数,再约分,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即可;
(2)仿照材料二,设,则,,,代入所求式子即可;
(3)解法一:设,化简得:①,②,③,,相加变形可得x、y、z的代入中,可得k的值,从而得结论;
解法二:取倒数得:,拆项得,从而得,,代入已知可得结论.
【解题过程】
解:(1)∵,
∴,
∴,
∴.
(2)设,则,,,

(3)解法一:设,
∴①,②,③,
①+②+③得:,
④,
④-①得:,
④-②得:,
④-③得:,
∴,,代入中,得:,
,则,
∴,,,

解法二:∵,
∴,
∴,
∴,,
∴,,
将其代入中得:,,,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