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测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松江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测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松江二中 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段测一
高二 生物
考生注意:
1.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本试卷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题型全部为综合分析题。
3.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贴条形码并填写姓名、班级和考号。作答必须
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人体的内环境和自稳态(共 19 分)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上图中 b表示______(1分)系统,c表示______(1分)系统,以下可
直接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命活动过程有______(2分)。(本空用下列编
号选填)
①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②消化道中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③丙酮酸转化成乳酸 ④血红蛋白与 O2结合
⑤淋巴细胞识别细菌 ⑥体内激素运输
2.大多数机体细胞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而部分细胞还能与内环境
的其他组成部分进行物质交换,如 (2分)(用下列编号选
填)
①淋巴细胞 ②口腔上皮细胞
③红细胞 ④肌肉细胞 ⑤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
3.某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
后,会使血液 pH ,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
的 pH维持相对稳定。
请选出上面两空正确的选项( )(2分)
A.升高 NaHCO3 B.降低 NaHCO3
C.降低 H2CO3 D.升高 H2CO3
4.在“探究生物体维持 PH稳定机制”的实验过程中,待测的蒸馏水、缓冲
液和血浆都应保持相同的体积和温度,其目的是( )(2分)
A.保持自变量(实验变量)的一致 B. 保持因变量(反应变量)的
一致
C.保持无关变量的一致 D.消除无关变量
5.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是人体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物质
中,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2分)
A.葡萄糖 B.肝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6.右图显示了肝细胞所处内环境中的物
质交换,其中能正确代表氧气交换的箭
头编号是(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7.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
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什
么调节网络的作用下进行( )(2分)
A.神经—免疫 B.体液
C.神经—体液 D. 神经—内分
泌—免疫
8.右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
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正常情
况下液体①的渗透压和液体④
的渗透压大小______(填 “相
近”或“差异较大”)(1分)。若人体严重营养不良,则液体①的渗透压
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分)液体④的渗透压,从而
造成组织______。(1分)
二、人体的神经调节(共 12 分)
小明同学在厨房炒菜时,油星子不慎溅到手上,他立即缩回手,并感觉到
剧痛。缩手反射的示意图如下面左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9. 请 写 出 缩 手 反 射 的 反 射 弧 ( 用 左 图 中 序 号 及 箭 头 表
示): 。(2分)
10.当受到刺激时,左图中②处神经纤维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的原因是
。(2分)
11.如果左图中结构①被破坏,受到上述刺激时,效应器是否有反应
________,(填“无”或“有”) (1分)大脑是否有感觉________,(填
“无”或“有”)(1分)如果左图中结构④被破坏,受到上述刺激时,效应
器是否有反应________,(填“无”或“有”)(1 分)大脑是否有感觉
________。(填“无”或“有”)(1分)
12.上面右图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2
分)
A.该神经元可以独立完成最基本的神经反射活动
B.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C.②③④是突起,它们与①共同组成脑和脊髓的灰质区
D.长的突起外表包有髓鞘,可以减缓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13.脑内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都由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其中胶质
细胞无树突和轴突之分,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下列有关神经胶质细胞
和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2分)
A.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分化
B.神经胶质细胞只存在于周围神经系统
C.某些神经胶质细胞可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D.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形态、功能不同,所含的基因也不相同
三、人体的神经调节(共 11 分)
有些人在切辣椒时容易出现皮肤红肿的过敏现象,并伴有灼热感。研究发
现这与质膜上的一种膜蛋白 TRPV1有关,相关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14.据如图分析可知,TRPV1 的功能有 。(编号选填)(2
分)
①转运物质 ②催化反应 ③传递信息 ④调节生命活动
15.从功能上划分,神经元 A属于下列哪种神经元?( )(2分)
A.感觉 B.联络 C.运动 D.传出
16.神经冲动经过结构 b时会发生信号类型的转变,正确的是( )(2
分)
A.化学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D.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7.据如图所示,辣椒素或热刺激导致钙离子通过 (1分)方
式内流。一方面兴奋经传递到达 ,(1分)产生灼热感;另
一方面促进神经肽的释放,从而引起皮肤红肿,由此可知图中神经肽的功
能是 (编号选填)。(1分)
①具有镇痛的功效
②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变大
③抑制细胞新陈代谢
18.细胞中过多的钙离子对细胞有毒性。因此当过多的钙离子内流时,
TRPV1 会关闭,灼热感减小。下列选项不具有上述调节机制的是
( )(2分)
A.人体体温的逐渐降低抑制细胞中酶的活性
B.血糖浓度的降低抑制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C.鹿种群数量的减少抑制狼种群数量的增长
D.过量甲状腺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
四、人体的神经调节(共 7 分)
请根据以下三个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图甲是打喷嚏的结构示意图。打喷嚏是指鼻黏膜受到刺激后,机
体迅速做出反应的现象,有助于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资料二:某同学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感觉到疼
痛。
资料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三
军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
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9.人体通过 (1分)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会发生有规律
的反应,完成打喷嚏的结构基础是 。(1分)
20.自然状态下打喷嚏的过程属于 反射。(条件,非条件)
(1分)
21.资料二中的同学先感觉到疼痛和还是先缩手? 。(1分)
22.由资料三“士卒闻之,口皆出水”可知:对 (1分)产生
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
23.下列事例中,和上一题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2分)
A.鹦鹉学舌 B.红灯停绿灯行
C.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D.看图识字
五、人体的体液调节(共 13 分)
24.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
下实验。
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 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
水、血糖测定仪。
②实验步骤:
a.随机选取 10只大鼠作为甲组,另外 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随
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测量各组大鼠的 ,(1分)并进行数据统计。
c.丙组大鼠灌喂桑叶蒸馏水提取液 2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等
量 ,(1分)连续灌喂 4周。在这过程中,各组大鼠均饲喂普
通饲料,自由饮食。
d.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4周后(mmol/L)
甲 10 3.85 3.94
乙 10 19.46 19.00
丙 10 18.62 10.12
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
分)
25.右图表示人体维持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其中字母表示激素,数字表
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①人 体体 温
的恒定是机体
产热量与散热
量保持动态平
衡的结果。寒
冷刺激后,图
中 下 丘 脑 的
(2 分)中枢
兴奋,引起激
素 a 分 泌 增
多,促进垂体
分泌激素 b,
最终引起激素 c分泌增多。
26.在此过程中 c 的哪一项作用,可以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的恒定?
( )(2分)
A.促进生长发育
B.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得兴奋性
C.对下丘脑负反馈
D.提高细胞新陈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能/能量
27.在这个调节过程中,存在的调节有( )(多选)(2分)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分
级调节
28. 当 血 浆 渗 透 压 偏 高 时 , 机 体 可 以 通 过 下 丘 脑 合 成 分 泌
(1分)激素,作用于 (1分),对水的重吸收作用_____,
(1分)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
六、人体的体液调
节(共 11 分)
褪黑素是松果
体分泌的具有昼夜
节律的激素,其分
泌 规 律 如 图 1 所
示。褪黑素在调节
睡眠质量,生殖系
统的发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图 2为褪黑素调节生殖系统发育的作用
机制。
29.分析图 2,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作为效应器的是________;(1分)
长时间的光照会使褪黑素分泌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1分)褪
黑素对下丘脑的作用属于_____(分级/反馈)调节。(1分)
30.褪黑素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说明褪黑素的化学本质是
( )(2分)
A.还原糖 B.脂肪 C.蛋白质 D.固醇
31.松果体萎缩的中老年人每日仅需补充 0.1-5mg褪黑素就能明显改善睡
眠质量,说明褪黑素的作用具有的特点是( )(2分)
A.特异性 B.专一性 C.高效性 D.以上都有
32.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下列激素与性激素调控路径类
似的是( )(多选)(2分)
A.肾上腺素 B.甲状腺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 胰高
血糖素
33.结合图像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关于褪黑素推测合理的是( )
(多选)(2分)
A.褪黑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B.褪黑素的分泌会抑制性腺的功能
C.褪黑素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降解或灭活
D.青少年长期熬夜可能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使发育提前
七、神经体液调节(共 27 分)
多巴胺与成瘾:蔗糖等制成的甜品成瘾、可卡因等毒品的成瘾都与多
巴胺能神经元分泌的多巴胺有关,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均有分泌。图 1为可卡因作用机制示意图。
图 1
34.图 1中多巴胺所处的内环境是
( )(2分)
A.淋巴 B.组织液 C.
血浆 D.细胞内液
35.蔗糖的甜味引起
的兴奋会刺激多巴
胺分泌,人体摄入
后,血糖上升,此
时胰岛 B细胞分泌
的 _________ ( 填
激 素 名 称 ) ( 1
分)明显增多,该
激素通过_________(编号选填)(2分),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①促进肝糖原分解 ②促进肝糖原合成 ③促进脂肪分解
④促进糖转变为脂肪 ⑤促进糖转化为氨基酸 ⑥促进肌糖原合成
36.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 )(多选)(2分)
A.由突触前膜释放 B.引起静息电位的形成
C.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D.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37.正常状态下多巴胺不会被酶降解,据图 1分析,膜上有多巴胺受体的
神经元不会持续兴奋的原因是( )(2分)
A.多巴胺数量有限 B.多巴胺被酶降解 C.被前神经元摄取 D.
Na+离子内流
38.据图 1分析,“可卡因”使人产生“快感”的机理是( )(2分)
A.结构①的数量增加 B.结构②的数量增加
C.突触间隙多巴胺的浓度增加 D.增加多巴胺转运蛋白的数量
39.可卡因还会延长“愉悦感”的时间,如果多巴胺不会被酶降解,据图 1
分析,多巴胺回收过程可以用图 2中________(填“x”、“y”或“z”) (2
分)曲线表示。
40.影响人的某神经元兴奋与否的因素可能有( )(多选)(2分)
A.神经递质的种类 B.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类型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D.刺激的强度、频率和种类
41.人在睁眼状态下,单腿直立保持的时间通常比闭眼状态下长的主要原
因是( )(2分)
A.脑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的低级中枢
B.闭眼时人脑不参与人体平衡调节
C.一个是有意识的调节,一个是无意识的调节
D.睁眼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肌肉力量更强
如图是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代表
不同的调节方式,A~G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42.结构 C属于反射弧结构组成中的 。(1分)A、B两种细
胞中, (1分)细胞是 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细
胞,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细胞膜上存在能识别并结合该激素分子的特异
性 (1分)。
43.寒冷刺激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对 (1分)离
子的通透性增强,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填“由正变负”
或“由负变正”)(1分)
44.若碘在 F 中参与了某激素的合成,则 D 合成的相关激素的名称
是 。(1分)D通过 E控制 F的分泌活动体现了激素分泌
的 (1分)调节。
45.某人由于持续寒冷刺激而出现发高烧症状,在体温上升期人体的 F分
泌活动增强,该过程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在接下来的高温持续期,
人体产热量 (1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
量。
46.人体的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共同点不包括( )
(2分)
A.都是下丘脑作为调节中枢 B.都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C.都有负反馈调节的特点 D.感受器都在下丘脑上海市松江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测生物试卷答案
一、人体的内环境和自稳态
1.循环;泌尿;⑤⑥
2.①⑤
3.B
4.C
5.B
6.A
7.D
8.相近:小于:水肿
二、人体的神经调节
9.①→②→③→④→⑤
10.Na*内流
11.无:有:有:无
12.B
13.AC
三、人体的神经调节
14.①③④
15.A
16.B
17.协助扩散:大脑皮层:②
18.A
四、人体的神经调节
19.神经:反射弧
20.非条件
21.先缩手
22.语言文字
23.D
五、人体的体液调节
24.血糖浓度:蒸馏水: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有降血糖效果
25.体温调节
26.D
27.ABE
28.抗利尿:肾脏:增强
六、人体的体液调节
29.松果体:减少:反馈
30.C
31.C
32.BC
33.BCD
七、神经体液调节
34.B
35.胰岛素:②④⑤
36.ACD
37.C
38.C
39.z
40.ABCD
41.A
42.效应器:A:受体
43.Na*;由正变负
44.甲状腺激素:分级
45.等于
46.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